……
七月初一,西街路口,新開了一間茶樓,取名為“聞香下馬”。
“品茶嘞,品茶,今日蔽號新開張,所有新老顧客都進來品一下我們的新茶,大熱天喝上一杯茶,清熱解暑嘞……”
掌柜馬三童站在茶樓門口,大聲吆喝著向路過的行人招攬生意,頓時引起路人側(cè)目。
這個時代,茶樓生意一向慘淡,主要還是這煮茶工藝實在太過繁瑣,加上這味道實在怪異,很少有人光顧。
所以,即便路人對這“聞香下馬”的牌號感到新奇,一時半會兒也沒有人主動進入品茶。
馬三童見沒人光顧生意,卻是絲毫不氣餒,繼續(xù)吆喝道:“今日我們少東家說了,凡是前百個客人,
第一杯茶一律免費,趕緊的吧,一盞茶時間,耽誤不了諸位的行程,都來嘗嘗吧!”
聽到有免費的茶喝,登時一些行人躍躍欲試,紛紛踏入茶樓,眨眼功夫就將小小的茶樓給擠滿了,可謂是座無虛席。
而就在這時,一位身著白色華衣,手持折扇的富貴公子哥,也經(jīng)過了茶樓。
“聞香下馬?有意思,真是有意思啊。”
公子哥看到這茶樓牌坊,頓時來了興致。
“那我們就去這茶樓品下這茶是不是浪得虛名如何?”
公子哥當即要步入茶樓,可邊上兩名下人卻連忙勸阻。
“七公子,您貴為千金之軀,豈可光顧這庶民之地?”
白衣公子聞言,給了下人一個冷色:“本公子今日好不容易出趟府游玩,為什么不讓盡興?你們?nèi)粲X得這里不適合本公子,就直接回去吧。”
話畢,他興致盎然地步入茶樓。
“客來了,快快有請!”
負責接待的茶博士,一見到白衣公子,自是知道他身份高貴,忙招呼他到了一桌無人的桌前。
白衣公子落座后,對茶博士笑道:“你們這茶樓名字起的好啊,敢問是誰起的名?”
茶博士回道:“自是我們少東家,請公子稍等,小的立刻給您備茶。”
“嗯……”
白衣公子搖著折扇向茶樓內(nèi)張望一眼,隨即對坐在兩側(cè)下人說道:“這茶樓的少東家會做生意,瞧瞧,整個金陵城誰家茶樓有這么多人的?”
一名下人回道:“公子說笑了,這免費的茶誰不愿意喝呢?要是收錢的話,怕是根本沒幾個人啊。”
白衣公子點點頭:“也對,不過,要真是好茶,以后定會生意興隆,姑且看看吧。”
“茶來了~”
不一會兒,茶博士拎著一壺沏好的茶壺來到三人跟前,給白衣公子他們每人滿上一杯。
“這……”
見到茶盞中呈現(xiàn)碧綠清澈的模樣,白衣公子三人頓時有些失態(tài)。
“這就是你們這里的新茶?”
白衣公子不確定地問茶博士。
茶博士肯定地回道:“公子勿怪,這是我們少東家新研制的茶水,保準比您之前喝的要甘甜許多!”
白衣公子點點頭,隨后端起茶杯,感受撲鼻的茶香,隨后緩緩飲上一口。
“好茶!”白衣公子登時眼前一亮,望著茶盞中漂浮的茶葉,忍不住贊嘆一聲,“本公子活了二十三年,還是第一次喝到如此甘甜的茶水,好,好啊!”
說著,又喝上一口。
而有相同感受的,又何止白衣公子一人,隔壁桌的幾名公子也是滿意地點頭稱贊。
就連白衣公子兩個下人,也是對這新茶贊不絕口。
白衣公子滿意之極,嘴里那股甘甜交錯的滋味比他以前喝過的所謂“濃茶”要強的多。
“白活了,即便是父親,怕也沒喝過這等好茶!”
兩杯茶下腹,白衣公子不住哀嘆。
就在此時,身后一桌的聲音傳入耳畔。
“這茶跟往年賣的不一樣啊。”
“的確,不想茶藝如此簡單,味道卻遠勝之前那些茶。”
“這到底是怎么做的?”
“管這些做什么,現(xiàn)在該去問問,哪里能買到這樣的茶葉,運回長安,怕是能大賺一筆。”
“是啊,這樣的茶,至少能賣兩貫一斤!”
“要是在茶樓出售,又不止這個價了。”
白衣公子聞言,嘴角泛起一絲輕蔑。
從他們交流的話語中,可以判斷這些人是長安來的茶商。
每年這個時節(jié),關中地區(qū)都會來一批采購茶葉的商人,只是這兩年江南一代不太平,來的人少了而已。
但來的少,并不代表沒人來收茶,恰恰相反,那些有膽識和遠見的,趁機大肆低價購入茶葉,運回長安大賺一筆。
長安可是群集了整個大胤王朝六成以上士族階級,手中最不缺的就是錢,這些茶商無論買多少茶葉,只要能安全運到關中,定能賺的盆滿缽滿。
眼下,他們又嗅到了這茶水的不同凡響,決心收購一批茶葉回去販賣。
“把你們掌柜的喊來!”
一名茶商從懷中摸出掛著十文錢的繩子,遞給茶博士。
茶博士收了賞錢,立馬招呼來了馬三童。
“掌柜的?您這茶不錯,敢問哪里可以買到?”
“客是指什么?如果想要買幾罐回去自己品嘗,蔽號就有。”
“我們是京師來的茶商,當然是要大量購買,掌柜的,你說吧,哪里有賣這種茶的?只管說來,這賞錢是少不了你的。”
“幾位客是打算做這新茶生意啊?簡單,現(xiàn)在整個金陵城只有我們少東家手里有這新茶,你大可前去他府邸跟他交涉。”
“那么敢問你們少東家府邸在何處?”
馬三童如實告知了劉羽住處后,那倆茶商立馬丟下五十文錢,然后徑直離開了茶樓。
白衣公子見人離去,拿起折扇,將茶盞中的茶一口喝干,直接起身說道:“走,咱也去這位少東家家中走動走動。”
話畢,一展折扇,跟著那倆茶商走出了茶樓。
而此時,劉府門前,早就圍滿了前來交涉的茶商,大多是從北地而來,在品過劉羽的新茶后,都有意向跟他做這樁買賣。
王沖、韓正看著簇擁的人群,一邊維系秩序,一邊命王慶再去請幾個打手充當門面,防止發(fā)生騷亂惹出事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