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為隴右王接風(fēng)洗塵!
得到這個消息之后,原本還在休息的李世民,頓時從大明宮之內(nèi)跑了出來,召開緊急朝事。
他一臉復(fù)雜,而被叫醒趕過來的諸多朝臣們,也都覺得異常難以置信。
他們默默地看著李世民的臉色,每個人都跟彼此對視,沒想到大唐剛剛傳到李世民手中不久,竟然就要面對如此之事!那張大象,很有可能是叛變了!
長孫無忌是唯一一個沒有議論此事的人,他站在最前面的位置,沉默不語,一言不發(fā)。
反觀其余的朝臣們,就連平日里那些支持林杰的朝廷大臣,在此時此刻,都開始瘋狂指責(zé)林杰!
其中,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房玄齡,當(dāng)即站了出來。
他的態(tài)度極其強勢,沉聲道:“陛下,異姓王不得私自募兵,此事自古以來,便是不成文的規(guī)矩?!?
“僅論此一條,張大象就應(yīng)當(dāng)被處死,并且株連九族。”
房玄齡面無表情道:“可是現(xiàn)在,您不僅沒有對張大象出手,反而遲遲拖著,您認(rèn)為他能夠擊敗東突厥之輩,任由他發(fā)展壯大自身的兵馬和勢力?!?
“您也看到了!”
房玄齡的表情變得異常難看,“他并沒有去攻打東突厥,反而帶著足足二十六萬大軍,向我們而來!”
“現(xiàn)在,我倒是要問問,我等應(yīng)當(dāng)如何是好!”房玄齡的眼睛一直盯著李世民,顯然很有要質(zhì)問李世民的意思。他的面色也變得極其難看。
所有人都有些心驚,估計是沒想到房玄齡竟然當(dāng)眾質(zhì)問李世民。
誰料,李世民面對這位玄武門之變的策劃者,并沒有感到憤怒,反而緊皺眉頭盯著他。
“那你認(rèn)為,朕當(dāng)如何?”
李世民看著房玄齡,朝廷之中的氣氛,簡直降到冰點!
房玄齡默默地站在原地,猶豫再三之后,面無表情道:“應(yīng)當(dāng)將那張大象立刻抓起來!”
“我們用他的家人威脅他單獨上朝,在暗中安排刀斧手,如此一來,自然能將其拿下!”
李世民沉默。
“陛下!”房玄齡有些著急,以他那沉穩(wěn)的性格,他都難免感到惶恐,“那可是二十六萬大軍!”
“一旦讓他們來到長安城,陛下的安危,可想而知!”
房玄齡顫聲道:“我等都聽聞過您跟張大象之間關(guān)于他能否單獨拿下東突厥的賭約,但是事已至此,難道陛下還看不出來那張大象的狼子野心?”
“陛下,趕快出手吧!”
正當(dāng)所有人都感到惶恐不已時,一名大臣走進(jìn)廟堂之內(nèi),跪倒在地,“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馬上就說道:“陛下,武都郡諜子來信,說那張大象離開武都郡時,武都郡五十萬百姓出城相送!”
“人流幾乎一眼難以望盡,百姓們嚎啕大哭,有的幾乎要哭瞎了眼?!?
“……”李世民沉默不語。
朝廷之中的大臣們,臉色劇變!
房玄齡更是顫聲道:“陛下,此人功高震主至此,簡直要成為天下民心所向,陛下應(yīng)當(dāng)盡快將其殺之,不能再猶豫不決了!”
凌煙閣功臣尉遲恭,同樣站了出來,面無表情道:“陛下,那廝招攬的兵馬,必然是來自武都郡以及四周之兵源,這些人都是普通庶民罷了,并未經(jīng)歷過任何戰(zhàn)事。”
“只需要給老臣十萬精兵,老臣便能將其二十六萬兵馬大破之!”
凌煙閣功臣李靖同樣挺身而出,沉聲道:“陛下,老臣這些日子以來,刻意跟那張大象走得較為接近,老臣可以明確告訴陛下,那張大象性情瘋癲,他只要敢做的事,他就不會顧慮后果!”
“陛下,老臣也愿意拿三萬精兵,迎戰(zhàn)此人!”
房玄齡、李靖、尉遲恭,分別身為梁國公、衛(wèi)國公、鄂國公。
后二人都是精通武術(shù)之輩,從小到大就練武,更是征戰(zhàn)沙場多年,他們二人站出來,朝中諸多大臣都吐出一口濁氣。而那房玄齡,更是精通權(quán)術(shù)陽謀之輩,讓他輔佐二人,定然能擊敗張大象!
現(xiàn)在,就等李世民的命令!
大家的心情都很緊張。
李世民看不出絲毫的緊張之色,其實他的內(nèi)心也很緊張。
一旦真的出兵征討張大象,那就是徹徹底底將張大象視為叛軍,要將其剿滅,故而跟張大象撕破臉皮。
可想而知,事情會發(fā)展到怎樣的地步。
以那張大象的能耐,李世民不相信他有二十六萬兵馬,還打不過李靖、尉遲恭二人。
縱然后兩者都是朝中老將,征戰(zhàn)沙場多年,在李世民看來,他們也不可能拿得下頡利可汗的頭顱。
李世民一臉平靜,最后說道:“朕聽了兩個消息?!?
“你們稱那張大象要行叛亂之事,并未出兵征討東突厥?!?
“而張大象則發(fā)來信件,自稱他已再次屠戮東突厥十萬精兵,并且活捉新一任可汗疊羅支?!?
李世民盯著眾人道:“朕推測,是爾等在背后議論張大象,并且抓了張大象的家人,他才會無比憤怒,帶著二十六萬大軍前來長安,討要一個說法!”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跟彼此對視,一副難以想象之色。
“陛下啊!”房玄齡簡直不敢想象李世民竟然說出如此天真的話。
他瞪大了眼睛,一臉肝膽欲裂之色,“一旦您推斷失策,可想而知,我等將面臨殺身之禍啊陛下!”
房玄齡恐懼萬分道:“您豈能將自己的性命置身于那廝的一封信件?”
“陛下!”尉遲恭也跪倒在地。
李靖亦是如此。
所有的朝中大臣們,全部跪倒在地,驚恐地望著李世民,希望李世民能夠改變策略。
李世民放眼朝中大臣,沒有任何人可擊敗東突厥,唯獨那張大象,竟然拿下頡利可汗的頭顱。
如果殺掉張大象,他會非常不舍。
解決東突厥之事,是李世民心里最大的愿望。
而且除了東突厥之外,眼下的大唐看上去歌舞平生,實際上內(nèi)憂不少,外患也極多。
就拿高句麗那個位置上來說,李世民死前曾說過,高句麗不除,后世必為大患。
而高句麗這個位置,后來出現(xiàn)了遼、金、清三個王朝,都是從那里入關(guān)打進(jìn)中原。
不得不說,李世民的目光真的長遠(yuǎn)。
所以,面對群臣紛擾,李世民沉默不語。
最終,李世民當(dāng)著所有人的面站了起來,語氣平淡道:“大開長安城,為隴右王接風(fēng)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