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價時空:波段操作精解
- 凌波
- 631字
- 2021-08-05 14:48:15
4.1 頭部K線形態
股價頭部的形成往往不需要很長時間,相比底部的形成時間,頭部要快得多。在頭部區域,主力把“養套殺”的手段發揮得淋漓盡致,通過頂部的快速大幅波動使散戶套牢,再通過連續殺跌,使散戶被迫在低位割肉。
在上升趨勢運行途中,由于存在著賺錢效應,市場不斷吸引大量散戶進場。新進場的人相信指數還會創出新高,高點之后還有更高點。非理性的投資熱情將股價推向頂峰。
當市場的樂觀情緒達到最高潮時,似乎所有人都在賺錢,但先知先覺的主力開始覺察到買盤力量不足以繼續支撐這樣的上漲,開始率先拋出股票。大多數人在這時還抱有幻想,認為牛市還沒有結束,而事實上,牛市就在希望中破滅。
老手有應對市場反轉的策略,他們操作起來游刃有余,因為他們在與主力的拼殺中掌握了技巧。但是,快速的下跌會令新進市場的交易者措手不及,他們沒經歷過這樣的下跌,因為牛市中不會有這樣猛烈的拋盤,他們就像夜晚看見燈光的羚羊一樣,變得手足無措。
在形成頂部的過程中,市場參與者的群體心理會通過共振形成一些有規律的價格形態。從經驗來看,頭部反轉形態是比較容易識別的,也是比較可靠的。有人認為賣點的選擇決定了賠率(盈虧比)的大小,那么對頭部形態的識別和應對就是其中的關鍵。
不管是散戶的群體心理作用,還是主力為了自己出貨方便而畫出的最有利于自己的圖形,從客觀上來講,價格走勢都會經常形成幾種經典的頭部反轉形態。這些形態包括:倒V字形、雙重頂、三重頂、頭肩頂、圓形頂和碟形頂等。在本章我們將對這些頂部反轉價格形態進行一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