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們真的想要求娶我,我也不會讓松兒叫別人父親,松兒的性子不像他的父親,溫和之中帶著針,他是真正的性情溫和之人。我若是改嫁他人的話,那家人固然會待我很好,可會真的待松兒很好。我又不是民間那些活不下去,必須改嫁的女子,我可不希望我的兒子受這樣的委屈”。
“你若是真想守在公主府,不想松兒受委屈的話,我就將你的意思告訴你的皇嫂,讓她以后不必再為你的婚事著急了。等到宮外的那些官眷進宮請安的時候,若是有人在提你改嫁之事,就告訴她們,你的的決定。松兒那個孩子的性子的確是不像他的父親,溫和的,不像你們夫妻兩個生養出來的孩子一樣”。
淑樂公主和隆慶帝在書房之中說話,說到宮門快要下鎖的時候,淑樂公主才乘著自己的馬車離開皇宮。本想直接回自己的公主府,想了想讓車夫去薛家,薛松今天去瞧他的祖母去了,并沒有跟著她一起進攻。淑樂公主答應薛蟠要好好的照顧薛母,本想將薛母接到公主府來一起過日子,薛母不想到公主府去只想守在薛家。一是舍不得依附于她的那些女子,另外一個也不想面對兒子成為駙馬之后的住所,她總覺得,就是這個公主府阻截了她和她兒子之間的溫情。薛蟠曾經住過的院子,薛母每日都讓人細細的打掃著,時不時的到那里坐上一坐,薛松偶爾也會到薛家去住幾天,寬慰,寬慰薛母的心。今天淑樂公主進宮,薛松就沒有跟著母親一塊兒進宮去,淑樂公主到薛家時,薛松正在與薛母說笑。
薛松長得很像薛潘,但心情卻與薛蟠完全不同,他是一個真正的溫和之人,不像他的父親溫和的外表之下,更多的是一顆寧靜的心。隆慶帝也因為薛松的性格兒,放下了對外甥的警惕之心,淑樂公主也有意無意的往自己的兒子在這方面教。她知道自己的哥哥實際上是很不喜歡自己的這個駙馬的,讓她嫁給他,更多的是相中了他的身份,與自己的這個哥哥真正談心的越久,淑樂公主越發自己知道,自己其實才是一個小孩子。原本以為,自己的那些小心思能夠成功隱瞞了下來,后來才發現,自己的哥哥不愧是坐在九五之尊椅上的男子,自己的那點小心思,他從來就沒有放在心上面,論聰明的話,她的確是比這個哥哥要聰明得多,但她的哥哥才是坐在龍椅之上的男子。她在后宮之中被人教養著,更多的是在擔著皇族公主的身份的責任,但皇帝哥哥,更多的卻是在擔著身為帝王的責任,在這一點上,她永遠比不上自己的這個哥哥。
淑樂公主在薛家吃完晚飯之后,就帶著兒子回了公主府,母子兩個坐在馬車上閑聊了起來。薛松開口道。“母親,今天姑姑來找祖母,林家姑姑也來了,她們三個將我哄到屋外去,在屋子里面談起外頭的傳言,姑姑說起母親另嫁他人的事情。林家姑姑還有祖母,雖然不相信母親你會另嫁他人,但姑姑卻說,若是舅舅和舅母真的逼著母親另嫁他人的話,母親躲不過,可如何是好”?
薛寶釵和她的丈夫在年前回到了京城,她的夫君這幾年為官不錯,隆慶帝看在淑樂公主的份上,就將她的夫君給調到了京城里面來。他們夫妻兩個都是有自己念頭的人,這些年在外頭過得也是相當的不錯,婦唱婦隨,恩愛一場。夫妻兩個本就聰慧,又有著出了公主做底牌,很快就立下了根基了。薛寶釵也是個很會做人的人,與京中的女眷很快就說到了一起去。京中的權貴皆知,淑樂公主的手上握著薛蟠所有的商鋪的來源,眼饞淑樂公主這個身份,和她手上握著的產業的人比比皆是,不少人在我皇后的面前去說媒,有的人則是真心的想要求娶淑樂公主,敬佩她的為人,并不單戀薛家的那份產業。薛蟠雖然已離世了,但他有個兒子在這個世上,還有母親在這個世上,淑樂公主若是想再出嫁的話,那些想迎娶淑樂公主卻不貪戀薛家財產的人,想著淑樂公主大可以將所有的財產留到自己第一個兒子薛松。皇后和淑樂公主,這幾年的感情有些生疏了,皇后娘娘也想著借著這個由頭,讓淑樂公主重新續上自己的感情。畢竟是養在自己宮里這么多年的孩子,皇后也不想看著她以后孤苦一生,都讓淑樂公主給拒絕了。那些人眼看著在皇后的跟前走不通這條路,便將主意打到了薛寶釵的身上。薛寶釵歷來是個八面玲瓏式的人物,如今她的丈夫在這個京城站穩了腳跟,自然不希望淑樂公主也嫁他人。如果淑樂公主另嫁他人的話,她的這個侄子在這個世上怎么辦。是跟著母親還是留在薛家,薛寶釵最不想看到的事情是,侄兒跟著母親到別人家里面去。侄兒是哥哥留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血脈,若是母親改嫁,薛松這個孩子的身份就有些尷尬了。
“你這個親姑姑啊,這么多年了,現在還是那個樣子,你的父親雖然不在了,但母親絕對不會改嫁。你還記得母親曾經跟你說過什么嗎,我曾經跟你說過,你父親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待我真正好的人。我已經遇見過了,何須再遇見他人。那些人到底打的是什么樣的主意,母親豈能會不知道,我從小在皇室之中成長起來,最煩的就是這些爾虞我詐的事情。就算有些人并不是貪著你父親的這份產業而來的,我與那些人心里也不能真正的合到一起去。駙馬豈是那么好當的,你父親那樣的人,當了駙馬尚且要戰戰兢兢,謹言慎行,小心的過頭。外頭的那些人,莫不是真的以為我是個再嫁之女,就可以在我面前耀武揚威來著。與其這樣,母親還不如守著你好好的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