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譯序
生存之美與毀滅之美,以及“天人五衰”

通觀日本近現代作家,不難看出兩個特點:一是不大關心社會和政治,并自視為清高之舉,導致“私小說”盛行;二是不少人不想活著而情愿自殺,其中包括一代才子芥川龍之介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而自殺本身也大多出于難以擺上桌面的一己之因,往往使世人不勝惋惜,一時唏噓不已。

但凡事總有例外。大凡年紀稍長之人,大概還會記得上個世紀在東瀛京城上演的一場血淋淋的鬧劇——一個頭纏寫有“七生報國”字樣的白布、身著仿佛拿破侖時代戎裝的漢子,領著三個同樣裝束的男子沖入自衛隊東部方面總監部,把總監綁得結結實實,又打傷幾名試圖搭救長官的士兵,而后走上陽臺,面對院子里集合起來的自衛隊隊員發表了一通充滿火藥味的講演,最后大喊“天皇陛下萬歲”而切腹自殺。此人便是三島由紀夫。

村上春樹在《尋羊冒險記》中曾記下其自殺的時間:一九七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九七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那個奇特的下午我至今仍記得真真切切……下午兩點,休息室的電視上翻來覆去推出三島由紀夫的形象。音量調節器出了毛病,聲音幾乎聽不清。反正都跟我們無關,我們吃罷熱狗,又各喝一杯咖啡。一個學生騎在椅背上擰了一會兒音量調節鈕,之后作罷,跳下椅子不知去了哪里。”顯然,這一事件在村上心里并未激起多大反響,熱狗照樣吃,咖啡照樣喝。這恐怕也是參加過“全共斗”等學潮運動的“左翼”青年較為普遍的態度。而一般日本人則不然。是的,盡管人們對三島生前勢如天風海濤的文學才華無不刮目相看,但對其死法則大多認為是一種倒行逆施的畸形表演,是時代錯誤,是對民主主義的反動,是作家品質的極度退化造成的歇斯底里。不過總的說來,當時很少有人這樣公開談論,甚至視公開談論三島事件為一種禁忌。

日本尚且如此,我國更不必說。不妨認為,提起三島由紀夫,當年不少國人印象中他只是個狂熱鼓吹復活軍國主義的反動分子,而并不清楚他同時也是曾一度睥睨日本文壇的著名作家。其《豐饒之海》四部曲(《春雪》《奔馬》《曉寺》《天人五衰》)似曾作為批判軍國主義的反面教材翻譯并內部發行過,而一度未正式將其作為作家介紹給一般讀者。經過幾十年的翻云覆雨,歷史畢竟進入了冷靜審視的歲月。今天,我們可以不必一味受制于批判意識,亦不必迷惑于其頭上一度有過的耀眼光環,而盡可理性地面對其作品本身。從字里行間窺視作家內在的心態,跟蹤其藝術歷程的軌跡,體悟其中沉淀的日本傳統美學的風韻與情致。

這里談他的三篇小說。《潮騷》為中篇,《金閣寺》和《天人五衰》是長篇。其實三島是個多產作家,十五歲開始寫詩,十六歲發表小說,至四十五歲自殺,作品接踵而出,全集達三十五卷之多。其中有長篇二十一部、短篇八十余部、劇本三十三部,以及大量隨筆。

三島受日本古典文學和近代浪漫派影響較深,崇尚藝術至上主義和唯美主義。如果說《金閣寺》集中體現的是他所癡迷的“毀滅之美”,《潮騷》則謳歌的是生存之美。同樣是美,卻分屬相距遼遠的兩極:一邊躍動著煉獄之火,一邊流溢著“伊甸園”之光;一邊是精雕細刻的人工極致,一邊是陽光海灘的原始芳香;一邊憧憬著金閣寺在熊熊大火中焚毀的瞬間輝煌,一邊在少女健美豐盈的胴體上寄托著玫瑰色的夢鄉。

不是么?《潮騷》中,到處是亮麗的陽光和青翠的松林,到處是生命脹鼓鼓的活力和青春熱辣辣的氣息。星光下的海灘上,小伙子同心愛的少女不期而遇,那令人想起“海灣盈盈起伏的湛藍色波紋”的少女胸部使得小伙子陷入幸福的迷亂。雨中哨所里,打盹醒來的小伙子忽然見到少女那珠圓玉潤的裸體,那胸前猶如一對淘氣的小動物般的乳房。當兩人擁抱在一起時,感覺到的卻仍是一派玉潔冰清的氛圍。這里,排除一切思想,鄙夷一切學問。從東京回鄉度暑假的女大學生急欲得到年輕漁夫的愛戀而終究無法如愿,能說會道的安夫注定要在情場競爭中一敗涂地。作者所謳歌的生存之美,是強健的體魄、淳樸的性格、堅定的意志、虔誠的信仰。這里沒有扭捏作態的風騷,沒有故弄玄虛的斯文,沒有怨天尤人的感傷,沒有晨風夕月的抒情。一切顯得淋漓酣暢,渾然天就,野趣盎然。

《潮騷》發表于一九五四年,獲首屆新潮社文學獎。發表當初便引起截然不同的反響。有人認為是“近乎十全十美的杰作”;有人則指出是對古希臘神話的“簡單模仿”,甚至是“中學生讀物”。一九七五年《潮騷》被搬上銀幕,男女主人公分別由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扮演,作品因此有了進一步的影響。

相比之下,三島更注重發掘“毀滅之美”,主要體現在《金閣寺》中。

金閣寺盡管金碧輝煌,美輪美奐,堪稱“世上最美的存在”,但奇怪的是,它從不給人以輕松愉悅之感,從不喚起吟風弄月的閑情逸致,從不肯把一線陽光投向主人公幽暗的心田。莫如說到處充滿凄風苦雨,到處徘徊著影影綽綽的幽靈,到處預示毀滅的殺機與伏線。這部長篇取材于一九五〇年七月實際發生的縱火事件(現在的金閣寺是一九五五年修復的)。生來為口吃苦惱的青年溝口從貧窮的鄉下來到金閣寺出家以后,終日沉迷于金閣之美,幻想在戰火中與金閣同歸于盡的壯烈場面。然而戰爭的結束使這一愿望永遠化為泡影。絕望之余,毅然將金閣付諸一炬。前面的《潮騷》到處躍動的是生的誘惑,青春的光影;這部《金閣寺》則通篇鼓涌著死的魅力,毀滅的壯觀,集中炫示了三島的所謂“毀滅之美”。

《金閣寺》發表于一九五六年,獲讀賣文學獎,是三島最有代表性的長篇。日本文學評論界大多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文學作品,甚至可以說是抒情詩,是戰后文學的紀念碑,足可作為小說創作的教材。但也有人認為是“心理小說”“觀念小說”。的確,文中連篇累牘的心理刻畫和對某種觀念的冗長詮釋,幾乎淹沒了主人公作為血肉之軀的人性光輝,窒息了男男女女日常性喘息,使他們淪為早已精心設計好的劇情的傀儡演員。不過,即使作為“觀念小說”也是比較成功的。文中傳遞的信息,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追求和美學追求,預示了其十幾年后自行中斷生命的結局。

也巧,莫言也讀過《金閣寺》,讀后說的一段話可謂不同凡響:“我認為《金閣寺》簡直可以當成三島的情感自傳。溝口的卑怯的心理活動應該是三島結婚前反復體驗過的。我認為如果硬說金閣是一個象征,那么我猜想金閣其實是一個出身高貴、可望而不可即的女人的象征……金閣在烈火中的顫抖和噼啪爆響,就是三島心中的女人在情欲高潮中的抽搐和呻吟。”(《三島由紀夫猜想》)

這里所說的“毀滅之美”,中國讀者聽起來或許覺得有些別扭。其實這并非三島美學以至日本美學的專利,不妨說,中國文學中相關表達絕不少見。古詩詞中的“菊殘猶有傲霜枝”“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小說中的“黛玉葬花”,說的便是同花團錦簇形成強烈反差的另一種凄婉之美、寂滅之美,亦可稱為“毀滅之美”。這方面的豪言壯語亮節烈行可謂比比皆是,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士可殺不可辱”“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記得小時夜讀《三國》,讀到巴郡老將嚴顏被俘,面對張飛的喝斥,凜然大叫“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久久為之激動不已。這種場面當然是一種美,就是說死也可抵達審美境界。

不過總的說來,日本傳統文藝美學的確有更注重表現毀滅之美的傾向。兩相比較,中國文學藝術側重于塑造富有生命力的典型,如在傲霜斗雪的松竹梅“歲寒三友”身上不知消耗了古代多少文人墨客的心血與才華。其所烘托的堅毅之美、頑強之美、傲岸之美,表現出中國文人獨特的心理風貌、人文精神和審美價值取向。而對于生命力脆弱者則大多不以為然,遂有“曇花一現”“水性楊花”“輕薄桃花”“煙消云散”之譏。日本文學則不同,就其最有代表性的詩歌形式和歌俳句而言,大量吟詠的更是“三日即落”的櫻花、飄零無寄的紅葉、轉瞬即逝的晨露等物。起初受中國文學影響,欣賞最多的是梅花,如《萬葉集》。但不久即為櫻花所取代,從《古今和歌集》至今莫不如是。誠然,櫻花美則美矣,但在日本人眼中,美就美在開了三天五日便一股腦兒落去,痛痛快快來個自我毀滅,故有“花數櫻花,人唯武士”之說。總之,美就美在其流轉不居,見好就收,以此寄托他們對人生和世事的體悟和感受,進而沉淀為一種審美心理定式。一位日本游客第一次目睹中國人窮盡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畢生精力建造的莫高窟和萬里長城,不由感嘆日本民族絕對不是修得起萬里長城的民族。就是說,日本人不喜歡干這種甚至幾代人都看不出個究竟的活計,忍受不了在本人有生之年無法從中體味生存變化之美和衰頹毀滅之美的寂寞。

這樣看來,所謂“毀滅之美”并非三島一人的突發奇想,而在深層次上植根于日本文藝美學的傳統之中。實際上三島也受日本古典文學的傳統影響較深。這本來無可厚非,問題是他最后竟走火入魔,弄出一幕匪夷所思的場景。

前面說過,《潮騷》表現生存之美,《金閣寺》則突出“毀滅之美”。讀者或許要問,二者體現在同一作家身上豈不自相矛盾?偏愛毀滅之美的人如何會欣賞生存之美?其實不然。三島表現這兩極之美的目的卻是一個——反社會、反時代、反潮流,乃是射向同一靶心的兩支箭。《潮騷》中,用古風猶存的孤島漁村,用健康的體魄和純真的天性,用自然的海潮之聲,來對現代都市、現代社會所講究的學識、理性與進步加以蔑視和嘲弄;《金閣寺》顯然通篇長滿毒牙,其對戰時的一往情深,對戰后一切所懷有的偏見和深惡痛絕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以致非要眼前出現毀滅場面才痛快才舒心,偏要來個“向里向外,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逢父母殺父母……”。順便提一下,作者似乎將主人公的縱火動機歸咎于這段禪語,這顯然有失公道。佛家向以慈悲為懷,這段禪語無非是要人擯除我執,以求進入物我兩忘、了無滯礙的境界。不過我想,三島畢竟是一代文豪,不至于不解個中真諦,只不過引用時別有用心罷了。事實上,日本戰后隨著西方形形色色的思潮蜂擁而至,原有的價值觀大多土崩瓦解,不少人陷入精神危機之中。因此對三島的逆反意識,恐怕也不宜僅僅以“反動”二字蔽之無余。

自不待言,三島由紀夫的文藝美學,并不限于生存之美和毀滅之美。例如《天人五衰》的“衰”,毀滅固然毀滅了,卻很難讓人和美聯系起來。《天人五衰》是《豐饒之海》四部系列長篇的最后一部。佛教中的所謂天人,類似基督教中的天使,乃超自然存在,但并未超越死亡。“五衰”即臨近死亡之時的五種異象。有小五衰與大五衰之別。小五衰為“樂聲不起,身光微暗,浴水著身,著境不舍,身虛眼瞬”;大五衰為“衣服垢穢,頭上花萎,腋下汗流,身體臭穢,不樂本座”。但這部長篇小說并未具體描寫“五衰”異象,而主要表達作者對死亡、對生死輪回的探索,以及探索未果的絕望。如果說《潮騷》中的生存之美、肉體之美是天人生涯的盛期或頂峰,那么《金閣寺》中的毀滅之美則是天人內心撕裂的困惑和痛楚,而《天人五衰》無疑是天人的凄慘結局。不難看出,天人即作者三島由紀夫本人,是其本人的寫照。實際上《天人五衰》也是他的絕筆之作,手稿交付編輯當天便剖腹自殺而死。

不妨說,理解三島或打開三島文學的鑰匙,就是其自殺的原因。讓我再次引用莫言同一篇文章中的話:當他寫完《天人五衰》之后,“他也必須死了。他已經騎在了老虎的背上,如果不死就會落下笑柄……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文學,因為小說,并不是因為他對天皇有多么忠誠。三島努力想把自己扮演成一個威武的、有著遠大政治理想和崇高信仰的角色,實則是想借此來吸引淺薄的評論家和好起哄的民眾的目光。骨子里是想用這樣的非文學的手段,為他的最后一部長篇做廣告,一個極其成功、代價高昂的廣告。從他的頭顱落地那一刻起,一道血光就把他的全部的文字和整個的人生照亮了。從此三島和三島的文學就永垂不朽了”。同是作家的村上春樹大概也看透了這點,所以才借助《尋羊冒險記》主人公表示不屑:熱狗照吃,咖啡照喝,“反正跟我們無關”。當然,莫言關于三島死因的說法只是一種“猜想”。猜想另有許多,例如一位英國記者寫的《美與暴烈:三島由紀夫的生與死》就以大量篇幅就此做了考證。我于二〇〇七年為之寫了一篇書評,具體內容請參閱附錄Ⅰ。

說兩句不完全是題外的題外話。《天人五衰》大約是一九九四年在日本翻譯的。當時我在位于佐世保的長崎縣立大學任教,住在學校附近一座獨門獨院日式平房里。兩間榻榻米和室用來躺躺歪歪,一間西式房間作書房。書房朝南,面對和房子占地面積差不多大小的院子——我就在那里翻譯《天人五衰》。情節神神道道,立意神神道道,文字神神道道。說實話,譯得我很煩,甚至有些氣惱:好端端的日子何苦非譯什么五衰不可呢!或者,感覺和村上春樹相似。村上曾說他“太宰治讀不來,三島由紀夫也讀不來。身體無論如何也進不了那樣的小說,感覺上好像腳插進號碼不合適的鞋”。區別在于,村上的腳可以解脫。而我呢,哪怕號碼再不合適也不能不插進去,畢竟我已答應了人家的約稿。煩悶,氣惱,無奈。每當這時候我就不由得眼望窗外。窗外靠南側院墻那里有一棵一人高的百日紅(紫薇),日語稱“猿滑り(さるすべり)”,意思是“猴子滑下來”——百日紅樹干光滑,即使善爬的猴子也搭不住爪從樹上滑落。樹形倒是有模有樣。夏天綠影婆娑,秋日花枝招展,粉里透紫的花朵一會兒開了,一會兒落了。猴子滑下來沒見到,見到的是小松鼠,正所謂賊眉鼠眼,流星一般忽上忽下,倏然帶走了《天人五衰》帶給我的煩躁和郁悶。也有時轉去隔壁和室,獨自坐在檐下木廊里看著輕吻草坪的一抹夕暉,看著狗尾草尖若即若離的白粉蝶或紅腦袋蜻蜓,偶爾聽得院子西南角那棵栗子樹傳來毛栗落地的孤獨的聲響,隨即涌起一縷縹緲的鄉愁、一分繾綣的情思、一絲莫名的憂傷。而后如夢初醒似的折回書房桌前對付三島。我便是在如此交替之間譯完了《天人五衰》。

最后,還是要交代幾句作家的簡況。三島由紀夫,本名平岡公威,一九二五年生于東京一個官僚家庭(父親為農林省水產局局長),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后入大藏省銀行局供職,不到一年便辭職從事專業創作。一九六八年組織右翼團體“盾會”,自任隊長,一九七〇年剖腹自殺。三島少年得志,中學時代即開始創作。藝術上崇尚唯美主義,作品力求詞藻華麗,工于古典筆法。主要作品有《愛的饑渴》《禁色》《假面的告白》《潮騷》《金閣寺》《憂國》和包括《天人五衰》在內的《豐饒之海》四部曲,以及劇本《火宅》《鹿鳴館》、戲劇集《近代能樂集》等。三島在國際上也頗有影響,曾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甚至被譽為“日本最偉大的小說家”“國際天才”。即使在這個意義上,將其作品譯介過來也是有意義的事。

拉拉雜雜寫了這么多,夠饒舌的了,果然人老話多。再不打住,讀者一定打住了。抱歉抱歉!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三日修改
時青島半街黃杏梔子飄香

二〇二一年三月三日再次修改
時青島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林| 宜君县| 新绛县| 曲松县| 城市| 斗六市| 津市市| 会同县| 广宗县| 延川县| 深州市| 中山市| 祁连县| 潼南县| 商河县| 姜堰市| 崇信县| 襄城县| 五寨县| 广州市| 锡林郭勒盟| 奎屯市| 香格里拉县| 彩票| 营口市| 唐河县| 互助| 咸丰县| 错那县| 永宁县| 手游| 盐山县| 池州市| 汶川县| 乌兰浩特市| 盖州市| 新平| 阜新| 武功县| 祥云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