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喀秋莎》
- 開局被送往莫斯科戰場
- 孤舟看落葉
- 2001字
- 2021-08-02 16:57:15
這時伊萬走了過來,先是拍了拍李煜的肩膀,又自來熟的一把摟住了他。
“李,走去喝酒!”
李煜因為原身的記憶,其實是知道聯盟軍隊是可以喝酒的,但多少還是有些不了解,畢竟聯盟主席的禁酒令才下達沒多久,這也太明目張膽了。
這是趕緊開口問道:“伊萬,禁酒令不是都發下來了嘛?”
這話一出伊萬又是大笑出聲,然后拍了拍胸口道:“什么禁酒令,我們只認彼得大帝的飲酒令!”
然后又大聲對身邊人喊道:“是不是啊,兄弟們?”
又是一陣大笑。
笑過后還不忘諷刺道:“誰不知道主席也是個酒鬼,他先自己把酒禁了再說什么禁酒令吧?!?
之后又介紹了李煜所在114師關于飲酒的規定。
原來114師執行其他命令是執行的一絲不茍,獨獨對禁酒令當做沒有看到,還專門設立了相關規定。
戰時每人每天供應100克伏特加,非戰時每星期200克伏特加。
這讓李煜大呼稀奇,同時想起前世看小視頻時,被人科普俄國人特別特別能喝酒,當時還覺著不可能所有人都愛喝酒,肯定又是個公知。
現在想來,也并無道理,畢竟這馬上要上戰場的軍列都能喝酒,更何況其他呢。
之后李煜又問起之前伊萬所說的彼得大帝飲酒令的事情。
原來在彼得大帝時期,伏特加的加工售賣被收為國有,而為了財政收入,彼得大帝更是帶頭喝酒,大力提倡喝酒。
所以后來這件事被戲稱為“飲酒令”。
說完這個事情,伊萬帶著李煜來到眾人身邊。
“跟我來,給你這個外國人看點好玩的。”
李煜其實并不想看什么好玩的,但伊萬太熱情,而且李煜也不是個容易拒絕別人的人,所以乖乖跟了上去。
走過去一瞧,原來這些人拿出了一個金屬桶,然后一個個把之前打的熱水裝進了金屬方形桶里,等裝到一半的時候便停了下來。
伊萬介紹道:“那個金屬桶是亞力的,他的父親是個鐵匠,專門給亞力兌酒。哈哈哈,他的行軍包里只放這個桶,其他的東西都是我們幫他裝起來的?!?
李煜這時才知道原來他們打算用水兌酒,更是被那個叫亞力和他的父親的瘋狂鎮住了。
這喝酒喝的不要命了!
而旁邊的伊萬則是沒有注意到李煜的表情繼續介紹道:“師部發下來的伏特加有四十度,加一半的水應該就有20度了,等會加點冰進去,舒服!”
李煜歪頭問號。
???
冰?你們上車的時候還帶冰上來了?
伊萬沒解釋。
就見剛才蹲在金屬桶旁邊的幾個人開始猜拳,最后輸的那個人,跟著亞力往后方車廂走,伊萬帶著李煜跟了上去。
到了車廂后方大門處,兩人停了下來,亞力從口袋里掏出鑰匙,將門打開。
門外還是漆黑一片,但通過頭頂的稍微發亮的月亮判斷不是在隧道內。
“瓦吉姆該你了?!?
亞力對那個猜拳輸的男人道。
瓦吉姆點了點頭,便大步走過去,從門口探出半邊身子,好似抓到什么雙手抓穩后,便一個引體向上下半身向上蕩了上去。
李煜整個人都傻了,這是什么操作?
“他們上來那會兒給飯盒裝了水,放在車頂了?!?
伊萬笑呵呵的,想來是喜歡看外鄉人沒見識是樣子。
李煜對這個操作很服氣。
沒一會兩個飯盒被抓著從外往門里探,亞力上前取了下來,然后就見瓦吉姆有一個翻身跳進了車廂。
李煜大呼牛逼。
又跟著幾人來到車廂內,發現一人已經拿著金屬桶在搖晃了。
一位穿著廚師帽的軍人推著推車從李煜身邊經過,看著他不以為然的表情,這種事情應該是時有發生的。
伊萬看到其他人已經聚集在一起了,整個人都變得興奮起來,拉著不知所措的李煜就往里走。
也許是揮發后的酒精味道太過上頭,李煜發現車廂里的所有人都顯的很興奮,其中包括連隊政委也是如此。
身后的亞力更是激動,這么一會兒的功夫,已經跑到人群中央搶下了自己的金屬桶。
“嗚哦~”
“歐吼~”
看到亞力舉起金屬桶,好似汽油桶里進了火星兒,老兵們起哄的聲音此起彼伏。
正當李煜納悶時,亞力抱著金屬桶便開始了夸張而又魔性的舞蹈。
伴隨著老兵們的起哄聲,亞力扭動著粗腰,舒展著身軀,一時間顯得相當合拍,不顯突兀。
而這節車廂內的聲音傳到其他車廂里,一時間軍列上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
李煜內斂的性格讓他在眾人之間顯得格格不入,特別是當伊萬將“表演道具”傳到他手里時,這讓他一時間相當的窘迫。
但又推不掉,因為在他之前的幾人也都表演了各自的才藝,就連伊萬也是一展歌喉,唱了一首他們名族的歌謠。
“李,再給我們展示一下你的鐵牙吧!”
“唔哈哈哈哈……”
眾人的起哄聲更是將李煜架在了臺上,一時間不知道該做些什么,這時他想起前世一首相當熟悉的歌謠。
《喀秋莎》!
不過他不會俄語版,不過這沒有關系,漢語版他多少記著一點。
“咳咳咳!”
李煜先是大聲的清了清嗓子,等眾人安靜下來后,氣沉丹田。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沉著嗓,讓氣與胸腔共鳴,一時間也是有了些美聲的味道。
果然哪怕是平行世界,這首歌也沒有消失,周圍起哄的眾人也是不由自主的跟著哼唱。
而接下來的一句歌詞,讓所有人都記起了她本來都樣子。
“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一時間眾人的歌聲越來越大,越唱越遠。
……
歌聲蓋過軍列蒸汽機的聲音,一路飄蕩,驚醒了覓食的松鼠,嚇跑了山頂的餓狼,吸引了窗前祈禱的喀秋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