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會巨人舉國銷兵器 識螺舟宛渠贈寶劍

統一六國后,始皇帝更加忙碌了。他規定自己,每天最少批閱120斤奏章,盡量及時解決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事務。

這天,始皇帝批閱到老將王翦的辭呈:

陛下:

現四海歸一,海內平定,我大秦帝國已不再需要老臣與老臣之子上陣拼殺了,特申請解甲歸田。

蒙皇帝陛下恩賜,臣家中廣有良田美池,生計無憂。謝陛下!

望陛下保重龍體,祝陛下萬壽無疆!

老臣王翦敬上

始皇帝閱完,對身旁的宦官道:“傳王翦、王賁。”

王翦、王賁走進咸陽宮書房,對始皇帝躬身行禮道:“參見陛下。”

始皇帝道:“免禮,賜座。”

王翦、王賁道:“謝座。”說完,兩人坐下。

始皇帝舉著王翦的辭呈道:“老將軍為什么要離朕而去?”

王翦道:“如今天下一統,老臣已成無用之人了。”

始皇帝道:“你二人為大秦帝國的統一立下赫赫戰功,如何說是無用之人?如今雖不打仗了,但你們還可做文官。告訴朕,你們想做什么官。”

王翦道:“我二人只會打仗,不懂治理國家,當不了文官。治理國家的重任還是讓有德有才者擔之吧。”

始皇帝道:“你二人便是有德有才之人。你們不能拋棄朕,拋棄大秦帝國。”

王翦道:“老臣舉家絕不拋棄陛下,更不會拋棄大秦帝國。我二人實在不懂治理國家。請陛下恩準我們回老家去吧。”

始皇帝道:“朕不準。”

王翦道:“陛下,我們大秦帝國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否則易生亂。陛下強留我二人,令我二人尸位素餐,只會亂了大秦帝國的規矩,壞了大秦帝國的風氣。陛下理應恩準我二人回故里養老。”

始皇帝道:“那老將軍回家休養,王賁將軍留下。”

王賁道:“臣的見識不如我翁甚矣!臣自少年時便隨翁在軍營中度日。除了兵書,臣什么書也沒讀過。對于治理國家,臣一竅不通。請陛下允許臣與我翁一起回家。”

始皇帝道:“那王離總可以留下來吧?”

王賁道:“小兒尚未加冠,不能為國家做什么貢獻。”

始皇帝道:“讓他到蒙恬身邊當個副職,乘早磨練。”

王翦道:“尊令。臣等告退。”說完,站起身。王賁也隨之站起,二人后退幾步,轉身離去。

王翦、王賁回家后,第二天便攜著家眷,離開咸陽城,回老家頻陽去了。王賁的兒子王離去了蒙恬軍營當副將。

老丞相王綰也上辭呈請退。始皇帝予以批準,提拔李斯當了丞相。

李斯比王綰能干多了。始皇帝逐漸將一些不涉及政治、軍事,以及一些不太重要的雜務交給李斯處理。

帝國初建時遇到的各種問題漸漸理清頭緒后,始皇帝覺得他有必要去各地巡視一番。一方面去實地看看大秦統治下的六國現在是什么樣子;另一方面就是乘機震懾一下六國的老貴族們,讓他們死了復辟的心思。

始皇帝將巡視的第一站選在邊塞之地隴西。

隴西是秦的發祥地,與戎、狄、夷相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目前李信率領3萬秦軍駐守在那里。

當始皇帝一行人走到北地的時候,忽然看到不遠處站著十二個巨人。他們身高約五丈,腳上穿的鞋子如普通成年男子那么大。他們都穿著夷狄服裝。

“不好。遇到妖怪了。”不知誰顫音小聲說了句。

始皇帝調轉馬頭道:“快跑。”

一行人轉身策馬揚鞭而去。誰知,沒跑多遠,就發現巨人居然在前面等著他們。大家傻眼了。勒住馬停下。

巨人一步跨到他們面前。始皇帝仰頭看向巨人的臉。看不清。他們太高了,比五層樓還高出許多。在巨人面前,始皇帝覺得自己像一只螞蟻。

他沒有說話。心想,既然跑不掉,就只能隨機應變了。天若要亡我,今天就逃不出這群妖怪的手掌心。

一個巨人伸出右手,彎下腰,一把將始皇帝抓起,然后放到他巨大的左手掌心。

文武等從人一片驚呼。始皇帝鎮定自若地站在巨人手掌心,向巨人的臉看去,看見他們長得和自己差不多,只是各個器官都放大了許多倍。

始皇帝對他露出笑容道:“請問你們是神仙嗎?”

巨人喉頭發出一陣聲響,始皇帝聽不懂。他又問道:“請問你們從哪里來?”

巨人喉頭又發出一陣聲響,始皇帝還是聽不懂。

他又問道:“請問你們要到哪里去?”巨人喉頭仍然發出一陣聲響,始皇帝仍然聽不懂。

他再問道:“請問你們叫什么名字?”巨人們互相一陣嘀咕。然后,那個托著始皇帝的巨人將始皇帝輕輕放回他的馬上。

始皇帝的隨從們提到嗓子眼的心這才放回胸膛。所有人都明白了,巨人不會傷害他們。那個提放始皇帝的巨人將一張黃色的紙放到始皇帝手上后,巨人們邁開大步,飛也似地走了。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

所有人都從馬上下來,圍到始皇帝身邊看他手上的那張黃紙。只見紙上有一串串曲里拐彎,似乎即將飛起來的紅色的字。

始皇帝問李斯道:“丞相知道這些字是什么意思嗎?”

李斯搖搖頭道:“臣不知道。臣沒見過這樣的字。”

趙高道:“這應該不是普通的字。可能是符。”

眾人紛紛附和。

始皇帝道:“既如此,那回去問巫師。我們按原計劃繼續前進。”

始皇帝巡隴西回咸陽后,立即傳巫師來前殿辨認那張巨人送給他的黃紙上的字。

白眉白須白發老巫師見了那些字符,非常吃驚。問始皇帝道:“皇上,這符從何而來?”

始皇帝道:“朕巡視隴西時,遇十二巨人,他們所贈。”

巫師道:“恭喜皇上。”

始皇帝道:“喜從何來?”

巫師道:“這是上古神符。擁有此符者百病不生,百毒不侵。”

始皇帝道:“何以見得?”

巫師道:“聽我師傅說,我師祖曾保有一張這樣的神符。可惜傳到我師公的時候,神符忽然消失不見了。”

始皇帝道:“被偷了?”

巫師道:“不是。紙還在,上面的符沒了。”

始皇帝道:“是被人調換了吧?”

巫師道:“不是。紙上還能看到一點符的印跡。所以我師公憑記憶,順著殘留的印跡將符重新描了出來。但發現描出來的符沒有神力。不久我師公就歸天了。”

始皇帝道:“你見過你師公描的那張神符?”

巫師道:“我師傅給我看過。”

始皇帝道:“它現在在哪?可否拿來一觀?”

巫師道:“我師傅歸天時,我讓它陪我師傅去了。”

始皇帝道:“你師祖的神符從何而來?”

巫師道:“聽我師傅說,是因為我師祖用醫術救了一方黔首。而且他一生用草藥活人無數。某天夜里,這張神符忽然出現在家里的桌上。我師祖看后,知道它來歷非常,就將他放在家里的正梁上。從此,家里無人生病,個個高壽,尤其是我師祖。”

始皇帝道:“那符怎么會消失呢?”

巫師道:“可能是年代久遠的緣故。也可能是我師公不好道的緣故。”

始皇帝道:“我該將此符置于何處?”

巫師道:“如果皇帝想保自己無病無災,就放寢宮正梁上。”

始皇帝道:“我想保大秦千秋萬代,該放哪里?”

巫師道:“那就放宮殿正門最高處。”

始皇帝道:“宮殿正門最高處也不夠高。”

李斯道:“不如在宮殿正門前加做一個高閣,將神符置高閣正梁上。”

始皇帝道:“不好。不如鑄十二金巨人置于宮殿正門前,將神符置于巨人頭頂。一來表示對巨人贈我神符的感激之情,一為請巨人守護我大秦帝國。眾卿以為如何?”

馮劫道:“金從何來?”

李斯道:“現如今太平無事,可盡收天下之兵器,聚之咸陽,銷以為十二金巨人。”

始皇道:“如丞相議。”

楊端和道:“神符放巨人頭頂,被人盜去怎么辦?”

巫師道:“神符有通神。其他人盜去沒用。”

馮劫道:“巨人那么高,誰上得去?再說可在鑄造的時候將符放在巨人的頭里面。如此萬無一失了。”

李斯道:“這辦法好。”

始皇帝問巫師道:“朕遇到的巨人是神仙嗎?”

巫師道:“應該是。”

始皇帝道:“真有神仙啊?”

巫師道:“具有超常能力者皆可謂之神仙。”

始皇帝道:“如何能再遇見他們?”

巫師道:“仙緣可遇不可求。”

忽然外面傳來嘈雜聲。前殿的人都覺得奇怪。誰這么大膽?敢在宮外喧嘩。

始皇帝正要叫侍立一旁的趙高出去查看。只見一宦官急急忙忙走進來道:“皇上,天上有一只大船正向我們駛來。”

始皇帝站起身道:“天上有一只大船?”

宦官道:“是。”

始皇帝將神咒收進袖里,對眾人道:“走,出去看看。”

眾人隨始皇帝來到宮門外的臺階上,只見前方上空一只大螺舟正朝他們駛來。舟上站著一個頭發長得跟羽毛似的巨人。他比上次在隴西遇到的巨人要矮一些。

始皇帝問巫師道:“他是神仙嗎?他是要到我們這里來嗎?他到我們這里來干嗎?”

巫師道:“他一身瑞氣,應該是神仙。臣不知道他的來意。不過肯定沒有惡意。”

眨眼,螺舟已到咸陽宮前的上空。眾人屏息而觀。螺舟緩緩下降,降到與宮頂一般高的的時候,螺舟停在空中不動了。

羽人拿著一只錦袋從螺舟上跨了下來。站在臺階上的人都仰面看他。

巫師走上一步對羽人拱手道:“不知神仙到此有何教喻?”

羽人道:“我專為贈始皇帝寶劍而來。”羽人說完,將那個錦袋遞到始皇帝面前。

始皇帝伸出雙手,接過錦袋道:“謝神仙!”

錦袋好沉啊。站在始皇帝身邊的楊端和立即從始皇帝手中接過錦袋,將之抱在胸前。

這羽人居然能聽懂他們的語言,還能與他們交流,真是太神奇了。眾人臉上皆露出笑容。

巫師道:“不知神仙來自何方?”

羽人道:“我乃宛渠之民。”

巫師道:“請問宛渠在哪里?”

羽人道:“在咸池日沒之所,去軒轅之丘十萬里。”

始皇帝側過身體對羽人拱手道:“請神仙進宮一敘。”

羽人道:“你們屋子太矮,容不下我。”

李斯道:“神仙的螺舟能在水里行走嗎?”

羽人道:“能。它不叫螺舟,叫‘淪波舟’。它不僅可以在水面上行走,就是沉到海底水也不會浸入,而且照樣可以走得很快,”

李斯道:“宛渠之民長得都像你這樣嗎?”

羽人道:“長相差不多。只是高矮不等。大多數人比我高,他們差不多有你們所說的十丈高。”

馮劫道:“請問神仙高壽?”

羽人道:“不知道。我曾親眼看到天地分開。我們以你們的一萬歲為一日。”

聞聽此語,除巫師外,眾人皆露出不信之色,彼此看了一眼。

羽人接道:“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銅,鑄大鼎時,臣望其國有金火氣動,奔而往視,三鼎已成;又見冀州有異氣,知應有圣人生,行而看視,果有慶都生堯;又見赤云入于酆鎬,走而注視,果有丹雀瑞昌之符。”

巫師道:“如此說來,神仙不僅不死,還能日行萬里,還有千里眼,順風耳。”

羽人道:“宛渠之民皆能躡虛卻行,日游萬里。我們年少時喜見八方之事,及其老朽,則坐見天地之外事。”

李斯道:“神仙既能日游萬里,為何還要乘此淪波舟呢?”

羽人道:“一恐宛渠下雨,我出來時宛渠陰霧彌漫;二防你們這里下雨,故乘舟而來。”

楊瑞和道:“宛渠也有霧有雨啊,那也有白天、黑夜之分嗎?”

羽人道:“有。不過,我們夜晚燃石以繼日光,如同白晝。”

楊瑞和道:“石頭也能燃燒?”

羽人道:“它不是你們這里的那種石頭。此石出自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則碎,狀如粟,一粒輝映一堂。昔宛渠民向炎帝獻此石,炎帝用此火,始熟食。或有投其石于溪澗中,則沸沫流于數十里,名其水為焦淵。”

楊瑞和道:“神仙能否賜與我們幾粒那樣的石頭?”

羽人道:“我只帶了贈給始皇帝的寶劍。”

馮劫道:“神仙因何贈始皇帝寶劍?”

羽人道:“始皇帝結束了中原幾百年的戰亂,讓我們的耳根得以清靜,所以我奉我主之命,將我們新鑄的二十把寶劍贈送給他。”

李斯道:“神仙還會來嗎?”

羽人道:“也許來,也許不來。如再來,我一定帶幾粒燃山石給你們。寶劍已送到,告辭!”說完,羽人向始皇帝一拱手,轉身跨上淪波舟。

螺槳啟動,淪波舟上升一段距離后便斜向前,箭一般飛去。

始皇帝望著迅速遠去的淪波舟道:“信有神人也。”

又轉頭對楊端和道:“將軍,快把劍拿出來看看。”

楊端和打開錦袋,飛快地數了一下,高興道:“真有二十把寶劍。”

始皇帝從里面拿出一把,將劍抽出劍鞘,立見寒光四射。

“真是寶劍!”始皇帝贊道。說著,他走下臺階,走向一棵大樹,揮劍向樹葉掃去。

劍刃過處,落葉紛紛;始皇帝又將劍刃插入泥土,劍如入水面;始皇帝又走向前,將劍尖抵住巨石。始皇帝漸漸加力,劍尖沒入巨石。始皇帝用盡全力推劍,劍身漸漸沒入巨石,同時劍身出現弧狀。始皇帝將劍抽離巨石,劍身立即恢復原狀。

“真是好劍!”眾人紛紛贊嘆。

始皇帝將手上的寶劍插入劍鞘,然后解下身上的佩劍遞給楊端和道:“將軍,將此劍連同錦袋內的寶劍全部送去武庫收藏。朕從此就佩帶這把仙人贈送的寶劍了。”

李斯道:“陛下得仙人所贈,真是洪福齊天。”

眾人紛紛道:“陛下洪福齊天!”

宦官幫始皇帝將寶劍系到腰下的劍囊中。

始皇帝道:“朕得神仙連番眷顧,必是神仙慮中國之平安。丞相,即刻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陽,銷以為十二金巨人,置此咸陽宮門前,保我中原大地從此無兵戈之虞,無戰攻之患。”

李斯道:“尊令。”

始皇帝又對馮劫道:“御史,立即修建一座寬敞的宮殿。殿前要能停靠神仙的淪波舟。”

馮劫道:“尊令。”

始皇帝道:“通令全國,讓全國的能工巧匠都到咸陽來建造宮殿。”

制令一下,全國各地的匠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向咸陽。

大宮殿地址定在渭南上林苑中。計劃先做前殿阿房,東西寬五百步,南北長五十丈,上可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在南山之頂建樓闕,在空中架設通道,自阿房渡渭,直連咸陽,以象征天極閣道越過銀河直通營室(二十八星宿之北方七宿之一)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岫岩| 丰都县| 任丘市| 开鲁县| 稻城县| 大名县| 定南县| 荣昌县| 香格里拉县| 乌拉特中旗| 宜春市| 丹凤县| 南乐县| 黄骅市| 阿城市| 朔州市| 赞皇县| 巴里| 永州市| 锦州市| 柳州市| 黔西| 永仁县| 东山县| 稻城县| 宝坻区| 游戏| 海丰县| 田林县| 贵德县| 托克托县| 东阳市| 进贤县| 宁国市| 福州市| 化德县| 镇巴县| 阳山县| 庐江县| 巴林右旗| 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