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了,不說了,我要去云南辦案子了。媳婦,你別拉我了!”孟虎對與自己依依不舍的呂曼曼說道。
于曼曼撒嬌說道:“你個沒良心的,別忘了在云南給我帶點玉石雕刻給我!”
大宋西南邊陲之地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這里經常發生,各種惡性爭斗事件,常常出現人員傷亡案件,各種地方勢力暗流涌動,益州發生一件引發兩國沖突的玉石案。
所以開封府衙門臨時抽調人員,前去益州,曼曼的老公孟虎,也在這批選調生名額之中。
益州自西漢設置,是中國西南重要的軍事重鎮。這里自古風云人才輩出,物產豐盈,離天府之國四川又近,是很多隱士與江湖豪杰重要集聚地。
朝廷重視,對吐蕃的關系與軍事建設,對益州十分關心,皇帝派身邊龍武軍云鵬,神武軍康定和益州節度使孫達建設城防,在這里經營益州。
之后,在孫達上書建議:“圣上,明鑒,臣懇請在益州進行,開埠通商,發展益州人文、經濟,使得百姓安居樂業。”
不久收到回復,大宋皇帝準奏!孫達激動地說:“感恩皇恩浩蕩!太好了,太好了!”
之后益州在朝廷委派的孫達管理下,稱為西南第一州,風景十分熱鬧,城市繁榮。
然而,敵國也盡數派奸細抵達益州,暗裝商人,實則為打探益州布防圖與駐軍圖,企圖顛覆大宋基業,奪取西南邊陲各鎮。南詔與大宋相交以來,大局為和平為主,但是局部戰爭不斷,商貿沖突激烈。
南詔國大將軍張子健的親信在與益州商人爭利中死去,張子健懷恨在心,多次慫恿南詔帝李景龍說到:“大宋富裕,是富裕之地,應該盡早收歸我手”,入侵大宋。
劉飛虎等群臣皆曰:“萬萬不可,大宋仁慈,照顧邊界貿易,大宋強盛,萬萬不可惹起戰火”,幸得李景龍是一代明君,聽從南詔大臣劉飛虎等人箴言,重視宋南關系。
張將軍看明的不行,就自己派人悄悄地潛伏到益州。張子健的探子毛順龍,在益州開茶館,白日營業,在各色各樣喝茶人口中打探益州信息,晚上繪制城防圖,購置兵器,為日后響應李將軍起兵做準備。
時間飛逝,毛順龍準備十余年后,見時機已然成熟,便飛鴿傳書張子龍:“七月八,大肆舉兵,益州盡在掌握。”七月七深夜,張子龍在軍營訓話,集結各路兵馬,準備發兵益州。
就在深夜丑時,擂鼓三聲,準備出兵之時,哨兵飛報,陛下駕到。剎那間,眾將士,下馬棄械,南詔帝李景龍,不怒自威,訓斥完張子龍后,派左右綁下張子龍。
下詔書寫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南宋兩國永為友邦,嚴禁任何人挑起爭端是非,以免圖靈生態”,張子龍手下的眾將士本就不愿戰爭,聽此詔書,都歡呼雀躍,高呼萬歲。
原來,南詔帝李景龍英明神武,對朝中之事盡在掌控,南詔與大宋邊境之事也多有耳聞。一次與近臣在宮內閑聊的時候,從愛卿劉飛虎口中得知:“近年來,南趙邊境的紅寶石生意最近很是火爆,有大量的紅寶石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大宋黑市,又有大量的黑木石、銀子從大宋的暗道遠遠不斷在南詔的暗市被劉飛虎的部將查獲,這些事情有些反常”而大宋開封府也審理了幾件因爭奪紅寶石而發生的械斗案件,足智多謀的包大人,并未將其看出一件簡單的獨立事件。而是,命令王朝馬漢,南下南詔。秘密查詢線索。
王朝馬漢拿到開封府尹的親筆文書,與南詔的使臣東俊接頭,在南詔內部發現了許多反宋的漢人與南詔軍隊相勾結的證據。這些,都震驚了汴京城。
李景龍私下最愛微服私訪,聽聞此事,就扮作玉石商史老板,走訪邊境,路經毛順龍的茶店,歇腳喝茶之時,毛順龍得知史老板販賣玉石,就主動與其攀談,并將其請進后院,向其展示自己囤積的紅玉石,李景龍甚是吃驚,詢問玉石來自何處,毛順龍說:“史老板,咱們在商言商,玉石來源你切莫過問,這里涉及的人員過于復雜。”
就要發怒的南帝,想起包大人送過來的親筆信中寫道:“南詔圣君,對所見所聞不易動怒,一切與大宋從長計議”便輕輕點頭道:“毛老板說的對,我就是商人而已,只是店里急需這般上等美玉,價錢不是問題,你有多少存貨?”誰知毛順龍哈哈一笑:“莫道你一個人,即便幾十個人,我這里的紅寶石也是應有盡有啊!”李景龍從毛順龍處購得部分紅玉石,并預訂了五車存貨。想起:“這紅玉石是南詔特產,存世極少,即便在南詔皇室也不可多得。”
李景龍心里有些發慌,密詔極具勘測經驗的大宋大理寺官員與開封府王朝馬漢一同巡查自己境內的紅寶石為何人所壟斷。
大理寺官員與王朝、馬漢飛哥傳書開封府,在公孫策先生根據西南山水布局猜測,進行的隔空排兵布陣下,找到毛順龍的秘密下落。
李景龍速速派人打探毛順龍的消息,一探才知,原來毛順龍的主子張子龍將多年搜刮的南詔玉石派下人在邊境出售,所得銀兩大肆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的勢力,享受奢靡生活,張子龍平日就生活奢靡,鋪張浪費,民間怨聲載道。
南詔帝雖早有耳聞,但苦于找不到證據,這次可算是在大宋的幫助之下,收集到完備的證據。
這次事件安置后,宋南兩國的情義更加深厚,大宋派專職人員幫助南詔訓練地形勘測以及地圖繪制。使得南詔國內,一些藩鎮割據勢力的氣焰,大大被削弱。
而大宋益州節度使孫達,也聽從包大人的安排,把兩年前也發現毛順龍茶館頻頻運輸紅玉石的異動機密文案,上傳南詔朝廷。
在大宋的協助下,在包大人收集整理的蛛絲馬跡與證據使得南詔朝廷早做準備,阻止了一場有害兩國的戰役。
之后大宋與南充數十年沒有戰事,馬放南山,軍民商一片祥和安樂。平叛謀亂后的南詔朝廷政治更加清明,南帝李景龍更為臣民愛戴,而益州節度使孫達也詔入長安,擢升二品輔國大將軍………
幾個月后,協助辦案的開封府衙門五十名衙役,都回來了。
呂曼曼在家里給丈夫接風洗塵,燒了一大桌子飯菜。
“老公,你這次去益州,立什么功沒有啊?!”曼曼問到。
“咋沒有,我好好很著隊伍沒出事,不就是最大的功勞嗎?!嘻嘻嘻”
“你啊你,哈哈哈…”呂曼曼也很著傻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