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皇駕崩前一夜,我知道了,為什么他從來眼中沒有我。
也就是蠢弱皇弟暴斃的那一夜前,父皇蒼白的面色,冷漠的看著我,仿佛我不是他的兒子一樣。
“朕知道你所做的一切”
我絲毫不意外
“朕知道時,為時已晚,朝中唯你的勢力一方獨大。朕也無可奈何”
我聽著,內心猶如螞蟻撕咬一般。
“朕看著你從小無憂無慮,便認定你一生都是如此,可朕錯了”老皇帝長嘆一口氣
“朕以為你對這個位置沒有想法,以為是你母妃與那野心勃勃的太傅在旁邊誘導你”
“都是朕以為,罷了,你以后好自為之吧”老皇帝揮揮手
出來后,我的心上像是壓了一塊烏云。
過了一天,皇弟死了,父皇氣急攻心也去了。
遺詔也被我改了,我坐上去了。
我體驗到了揮手即天下的感覺,的確讓人貪戀。
讓我忘卻了我如何踩著尸山,喝著冷血的感覺。
久而久之,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后宮的麻雀。
使我越來越不開心,我想起了母后的警告,皇弟的問題,父皇的漠視。
我好壓抑,我好痛苦,我好累。
我想起我年幼,父皇還是太子時,帶著我與母妃前去寺廟祈福,青山垂釣。
沒有折子,沒有猜忌,沒有暗箭。
我好像明白了,我錯過了父皇給的珍寶。
年幼時,母妃就與太傅常常教導我,皇位有多好,想做什么都行,吃什么都可以,還有身邊數不盡的鶯鶯燕燕。
現在,我才清楚,不是做什么都行,吃什么都可以就怕里面有毒,身邊的鶯鶯燕燕也會嘰嘰喳喳吵得人心煩。
我用了半年時間,在佛堂前數下自己的罪過,不求寬恕,只為讓自己清醒。
是的,我發現我錯了,我的一意孤行,這些錯誤使我這輩子心不會安定下來。
懺悔有用嗎?朕不清楚,但朕必須肩負起一個國家的安危興衰,至少不能敗在朕手上。
此番恍然大悟后,朕下令偷偷建立了一座皇廟,里面供奉著因朕而死的忠臣,兄弟。
其中最為深刻的便是這位趙尚書,朕私下有許多產業,皇莊,博坊。只因朕是皇帝不可插手,所以趙尚書代為出手
本如此隱秘之事,還是可還是被有心之人利用,趙尚書招兵買馬,結黨營私通敵叛國,被扣上這些帽子,朕想徹查,可是趙尚書擺手,早已預料,朕懂。
下令,誅九族。
背后的勢力也已浮現,朕順著趙尚書用命換的的密函順利鏟除在京作亂的敵國密探及朝堂上的奸細。
朕不忍,留下了趙尚書最后一血脈,年幼的趙裕。
讓奶媽帶著他潛逃西域,盼他平安健康的長大,不會再經歷這樣的是是非非。
也算是了結了朕的一個遺憾。
當年父皇給的禮物,朕不懂,朕棄之
現在,朕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