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諸葛亮在說完這句話后翻身下床,順手從床邊拿起了他的扇子,開始了他的上午。
陽光也透過窗戶照了進來,將屋內渲染了一片金色。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伴著山風正好,可這山風一起便傳來野花的幽香。
諸葛亮輕輕一嗅,不禁大為贊嘆,轉身對門外的童子說:“酒,我的酒呢?古人說得好,飲酒之際在于晨。這早晨不喝酒,渾身都沒有力氣。”
“先生,這酒要不咱待會再喝,昨天的那三個人又來了。”
“我不管,你就告訴他們我不在。真是的,一大清早的也不讓人喝酒。”
“可,可是先生,我看他們的誠意很足,還是見上一面為好。再說了,人多了喝酒也熱鬧。”
“好吧好吧,把他們叫進來。”諸葛亮無奈的說,只好起身走到會客廳。
一進會客廳,他便看到有三個人坐在椅子上。中間的那個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左側的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右側的人面如重棗,唇如涂脂。他不免心中一聲贊嘆,心想這三人的來歷定不一般。
于是他走上前來,端莊的坐在三人面前,手里自顧自地搖起扇子。童子見狀,慌忙給四人倒上一杯酒,然后走了出去。
諸葛亮一口飲盡,頓時臉上有些紅暈,對三人說:“不知三位貴客,來這兒偏遠地方干什么?”
“先生有所不知,在下姓劉名備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后,旁邊二人乃是與我結拜的義弟。我們這番前來不為別的,只望先生能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劉兄,你說笑了。在下不過是一介愚笨村夫,又哪能助你一臂之力。要說種地除草,在下也算精通,可你此次前來也并為這些。”
“先生,你難道不知當今天下是什么局面嗎?如今生靈涂炭,百姓人人自危。我懷有光復漢室、平定天下的理想,還望先生能和我一起在這亂世中大放光彩。”
“光復漢室?平定天下?可笑,可笑,說得那么大義凜然干什么!到頭來不過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這亂世之中人心可誅啊!”
“在下絕非先生想的那樣的人,不為一己私利,只求天下無亂。”
“大哥,莫要跟他廢話。他若再不答應,我一斧子劈過去,量他敢說一個不字。”坐在劉備左側的人站起身來,怒目圓睜的說。
“翼德,休得無禮,先生豈是你能怠慢的嗎?”劉備一拍桌子,對著張飛怒罵道。
“云長,你倒為我說點話。大哥不辭勞累來請他出山,他卻這般對待大哥,我這么做有什么錯!”張飛不滿地對劉備右側的人說。
云長語重心長的說,“大哥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我們還是別多話了。”
“可,可是……”翼德狠狠啐了一口就此做罷。
“先生,你的意下如何?”劉備又看向了諸葛亮,臉上充滿著希望。
“我怎能不敢答應?三人前來逼迫我出山,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又怎敢有推辭之理?”
“先生又說笑了,劉備就此謝過。還望等先生出山那天,能真正感受到我的誠意。”劉備鞠身一拜,拉起身旁二人就要往門外走。
“今日之事何須明日為,我昨日夜觀天象,這出山之日因趁早而行。今日也算黃道吉日,不如帶我一起走?”
“在下正有此意。”
“稍微等我一下,容我和童子道個別。”諸葛亮說罷,走出門外去尋童子去了。
只見童子坐在水井邊,眼神空洞的看著遠方,百無聊賴的樣子。諸葛亮走上前來,摸著童子的頭,笑呵呵地對他說:“童子啊!今日我便要出山,你愿意和我一起嗎?”
“不了,先生,我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哦,是什么事呢?”
“希望在將來的一天,我的功名會讓你知曉。”
“我也在盼望著那一天。”
此時又是一陣山風刮過,諸葛亮和劉備三人的身影遠遠離去草屋,只剩下童子在那兒孤獨地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