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理解
- 真正的思想
- 愛靈示
- 2183字
- 2021-07-20 21:58:34
這里單獨說一下基本貫徹了整本書的概念,理解。這個理解有非常多的含義,這里我便不再多提。這里我想講兩個含義,一個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對于事物的理解。兩者之間其實也這不小的關系,先一個一個來看。
首先,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理解他人。這件事說起來,看起來很簡單,但真的去做,那就是非常難做到的。因為人會代入自己的感情,情緒,而對方的看法與你的不相符,也就導致關系產生隔閡。以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為例。
這通常發生在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兩個字來總結,那就是理解。以我的調查來看,全世界的青春期的孩子和自己父母之間的關系大多數都是有問題的。從根本上來講是不理解,孩子不理解自己的父母,而父母也同樣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各以各的想法行事,缺乏溝通。而缺少溝通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自尊心。在這段關系之間,和別的關系又有些區別。那就是父母自認為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事實上大部分也是如此,出發點當然是為了孩子的好。但方式錯了。而孩子這邊以煩躁為跳板,加劇了自己認為自己是對的的想法,簡單來講就是自大。通常你去問他們,他們會說,“自己的父母都理解自己,他們根本不會為我們考慮”。實則不然,父母在大多數上來講都是理解孩子的,與其說是理解,不如說了解。了解是知道孩子為什么這么做,這么想。但理解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深刻的把自己代入到對方的位置去感同身受。但現在的父母并沒有如此。我也不講廢話,在這段有問題的處理關系的情況下,兩方都有問題。孩子的問題是自大,不知天高地厚,因為自己的經歷和認知少,導致井底之蛙,涸澤而漁的想法。因為這種缺乏認知,所以導致行事出現問題,最后父母得去教育。但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出現問題,導致傷口越拉越大,也就成為了孩子口中的不理解。其實父母是了解的,只不過不理解,方式出現差錯。而因為認知出現問題,還有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的想法在他們面前已經不像以前那樣覺得父母什么都懂,而是慢慢覺得父母開始變得不完美。他們通常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因為認知有問題,在加上父母錯誤的教導方式,這就是孩子這方面的根本原因。而父母這邊。由于自己的出發點是對的,為了孩子的好,而這個恰恰也成為了父母的一個“借口”。我們隨處可見那些父母口口聲聲說自己都是為了孩子的好,最終導致很糟糕的結局,甚至孩子自殺的案例也會發生。沒錯,父母的確是為了孩子的好,但這不是他們采取錯誤的發生而間接傷害到孩子的理由。典型的我是為了你好,最后卻傷害了你。也就是因為錯誤的方式導致的。事實上大部分家長都不知道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從而誕生別人家的孩子。當然有著想法的家長都是少數不懂事理的父母。這里無意冒犯,但的確是事實。這種想法其實很簡單。都會有那種別人碗里的菜更香的想法吧,或者別人的房間好。這都是一種錯覺。人有兩個包裹,一個優點,一個缺點。父母因為天天看著自己的孩子,而因為焦慮和擔心,導致你看到的過多的是自己孩子不足的地方,缺點被你自己放大,而優點卻只字不提。而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由于缺少信息,你并不真正了解對方的孩子,所以在表面看來,你只能看到對方孩子的優點,從而自動忽略缺點,所以不管怎么看,別人家的孩子就是比你自家的好。典型的認知誤區。由于對自己孩子的擔心和關心,忽略了孩子的優點,只看著孩子的缺點,整天發愁該如何去教導。回到正題。父母因為關心和擔心,會導致情緒出現波動,更加會去激動。而一激動就會動怒,動怒就會導致孩子看到這一幕,從而放棄跟父母溝通,正天面對這父母的怒火,自然覺得煩躁,更加厭惡與自己的父母溝通。父母自然不會意識到這一點,導致這種方式繼續下去。這里講個額外的方法,正確的教導方式。首先就是父母自己得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有著一個真正想教好自己孩子的心,和會去行動的身體。這兩點非常重要。其次就是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的去了解自己孩子是什么性格,該去如何教導。不管是什么事,把你自己想想成孩子,試圖去理解理解自己的孩子。要有同理心。多去與自己的孩子溝通,用像同伴的感覺一樣去溝通。溝通多了,就多了理解,理解多了,你便會以一種不一樣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的不成熟。這些是總結,也是最好管教好自己孩子的方式。但不管方式怎么樣,絕對不能是錯的,也不管你的出發點和心是不是為了孩子,方式不能錯。要明白,對于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錢,不是成績。而是永遠的勝利。而這個勝利就是孩子的想法,思想。思想決定孩子的品行,行為舉止,還有觀念,只要培養好了想法,那其他的其實根本不需要去管,他自己會做好自己。而這個教育最好的時間點,其實就是小學的那段時間。這段時間孩子的學習壓力是最少的,而且他們的思維也慢慢的開始有了發展,這個時候別讓補習班占據了他們的生活,多帶他們去看看這個世界,培養讓他們真正成功的因素,讓他們真正的明白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聽父母的指導,為什么不能做一些事,這往往比你直接告訴他該怎么做好的多。
很多時候你自認為自己理解了對方,但實則不然。而如何驗證自己真正的理解了對方,就是你們之間不會出現裂縫。你理解了對方,這個舉動同時也會讓對方也理解你,這是必然的。所以別想那些旁門左道,想最根本的原因,然后斬草除根。這點同時可以放到任何一個與他人相處的關系之中。溝通是最好的辦法。但總是有許多因素阻止你去與他人溝通,比如自尊心。只要有了溝通,就會有理解,有了理解,那這就是一段永恒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