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笛成離開碧山,開車上了快車道,在浮玉縣效進入高速公路主干道,以一百公里的時速朝著東方飛馳。
中午時分,金笛成進入休息區,給車輛加油,吃午餐,順便向工作人員詢問路況。
這時,從高速路上駛下來一輛黑色小汽車,三名戴著墨鏡筆挺西裝的中年人從車上下來,走進休息區,其中一人臉朝向金笛成,冷峻的神情讓金笛成不自覺的周身起了一種寒意。
金笛成已然用過餐,便付了帳,離開休息區,繼續上路。
開出一段路程,金笛成從后視鏡中發現那輛黑色的小汽車一直不遠不近的跟在后面,不由得警覺起來,雖然他不知他們的用意,但自認沒有得罪過什么人,那么他們的跟蹤,又是為了什么呢?
傍晚時份,金笛成進入了東海地界,他把車開下高速,上了環城線。他發現黑色小汽車沒有再跟上來,暗暗松了口氣。
約半小時后,金笛成來到東海市南效的一片丘陵地帶,這里遍布著數千棟別墅,是東海市高收入人群的居住小區。金笛成來到別墅群東面人工湖西側的一山嘴處,靠近一棟院第朝東的府邸。
鐵柵欄門前,一位和金笛成年齡相仿的青年男子,西裝筆挺的等在那兒,見車子靠近,便迎了上來,和金笛成照面,笑說:“金兄,別來無恙!”
金笛成也笑說:“譚兄,打攏了。”
譚兄說:“咱們學友,客氣的話就別說了,旅途勞頓,快把車開進來吧!”
金笛成便把車開進了院子,停在車棚里。
時路燈亮起,兩人朝房子走去,金笛成說:“學長的宅第真是大氣,這半年應是發財了。”
譚默說:“金兄乃我們中公認的大才子,成就肯定比我們任何人都要大。”
“但山野小城,哪里比得了東海的繁榮!”
“金兄就應該遵從導師的建議,留在東海。”
“那可不是我所愿。”
兩人進到客廳坐下,茶幾上已經泡好了茶,水果和點心。譚默喊:“碧君,咱們的大才子到了!”
“來了!”如鶯語般動人的聲音響起,一位個子不高,略胖但容顏清麗的女子款款的走了出來,朝金笛成行禮:“大才子好!”
金笛成忙起身還禮:“嫂子好。”
女子掩嘴“咯咯”而笑。
金笛成看時,驚呼:“你是,蘇碧君學妹?”
蘇碧君說:“是呀,學兄!”
“啊,你們……”
譚默“哈哈”而笑:“我的大才子呀!忘了跟你說,我和碧君正準備發請帖,擇日完婚呢!”
金笛成高興的說:“這可太好了,學長幾年的苦苦追求,終于打動了我們的蘇學妹,抱得美人歸,恭喜恭喜。”
三人落座。譚默說:“也別說我,這半年過去了,大才子可得心屬?”
金笛成想起林雪硯,笑說:“有呀!”
譚默指著他,說:“快點招認,又是哪位學妹,能俘獲到我們冷面郎君的心?”
“不是學妹。”
“啊!那肯定也是一個大美人,或者是才高八斗,絕冠三軍的學霸。”
金笛成笑而不答。
譚默說:“什么時候帶她來東海,讓我和碧君也見識見識?”
“那肯定會的。”
晚餐后,洗浴完畢,蘇碧君進房休息,金笛成和譚默身披睡衣,繼續在客廳中嘮嗑。
譚默說:“昨天晚上接到信息,得知你來東海調研,我和碧君很是高興。自學成以來,咱們都忙于各自的事業,很少聯系,難得在一起,今得相聚,這可真是求都求不來的。”
金笛成說:“此次出門,時間倉促,也沒準備像樣的禮物給學兄。我雖在東海求學三年,但是對東海的環境,還是不甚了解,學長長年在東海,對東海的建設,各行各業都了如指掌,往后的調研,還有勞學長的支持。”
“這個好說。”譚默說,“不過請問學兄,你身在政府部門工作,這次調研,是部門立項還是個人意愿?”
“這有區別嗎?”
“區別可大了,學兄!如果是個人意愿,我做東,帶你深入港口,樓區,廠房,商廈,學校,甚或政府部門等等等等,一定讓你掌握第一手資料。如果是部門立項嗎,你大可不必認真,該吃吃,該喝喝,不要怕花錢,盡可以玩遍整個東海,然后在網上下載一些有關介紹東海的文件,總結編寫,就可以交差了。”
“這,不好吧?”
“學兄你傻呀!如果是個人意愿,那是對你的前程,有可能會評升更好的職稱,要認真對待。但是部門立項,那只是一個敷衍,沒人拿你的研究去當一回事,你的上級只是要借這個調研,從上面申請資金,所以分派你們出來,只是掩人耳目,只要資金到位了,任務也就完成了。所以我說學兄你不用當真,這也是你單位上給你的福利,你可以好好利用,把這次出行所花的經費詳細記錄,單位會給你報銷。至于研究報告,寫寫就好了。”
“可是,我肩負著碧山未來城市發展建設的責任,可不能敷衍了事。”
“那我且問你,碧山的地理環境,人文,氣候,以及發展機遇,和東海有得比嗎?”
“無法相比。”
“這就對了。東海之所以發展得這么好,是因為面向大海,有優良的深水港口,同時交通便利,航空,鐵路,高速公路網聯接全國,各行各業,包括外國資本巨頭都選擇在此落地生根。現在東海的貨物吞吐量,在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碧山一個內地的小城,沒有任何地理和經濟上的優勢,想學東海的經驗,不是笑話嗎?”
金笛成無言。
“其實,碧山不用學習,它現在的發展就很好。它完全可以依照現在的模式,因地制宜,提升旅游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吸收客流量,而無需學習別人。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優勢,別人的經驗是學不來的,搞不好還會弄得一地雞毛,只有看到自己的長處,發揮各自的潛能,才能做得更好。”
金笛成沉吟說:“學長的話也不無道理。”
“所以我說你該吃吃,該喝喝。有時候,作為下屬,又不能指責上級的決定。至于有些人的官僚作風,上瞞下欺,陰奉陽違,你大可以睜一口眼閉一只眼,不必較真。”譚默說,“如果你真的想此次東海之行有所收獲,還不如了解東海的需求,把碧山的物產打到東海來,讓東海了解碧山,或吸引更多東海人去碧山度假,這才是長遠發展之策。”
金笛成站起來,朝譚默深深一揖:“學長見識博遠,小弟受教了。”
譚默回禮,笑說:“你我同學,說什么受教。我只是從小生于商宦之家,見多了爾虞我詐,更知道官場的一些秘聞罷了。明天我休息,咱們兄弟一起去領略東海的無限風光。”
“謝過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