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重新排了位置。
三人一桌,我坐中間。
左邊的女孩長相俊俏,初見有種小家碧玉之感。杏狀眼瞼,高挺鼻梁,櫻桃小口,白皙膚澤……似出水芙蓉,如碧水澈涓。
她戴著一幅矯正視力的黑色眼眶,灰色修身棉服的袖口上一幅可愛的護袖,說話有些靦腆害羞,留有客氣的余地,似乎不太想與生人親近。
右邊的男孩性子有些孤傲,至少言行中展露無遺。第一印象是瘦高,第二印象是留有棱角。我不知道那冷酷的外表下是否有做作的成分,因為他走起路來就像腳底踩著絲滑的浮云。
而我的新生活,就要從這兒開始了。什么樣的感受呢?我也說不清。好像就是有排斥,卻又被吸引;有厭惡,卻又不少喜歡。我始終不能有什么高度來看淡生死離別,只知道遇見,不僅是經歷,還是一種幸運。
得知旁邊女孩數學考115,我頓時生出驚羨之情,這對數學七十分的我既是鼓勵,也是打擊。直到……
“我們班數學第二名——玹玥。”
我呆了,同桌也呆了。
“你數學不是挺好嘛?你說不好你考了124?”
“我不知道啊?!”當時的我一臉侘異。我是怎么都沒想到我考那么高。
回想那時的艱難困苦,我不禁為自己加把勁!初中數學優等到高中原班級第一次考試的七十分,我喪失了信心,包括那與生俱來的優越感。
可我玹玥生來就不是會低頭認輸的人啊!收拾好行裝——拿好數學題目和草稿紙,帶著一顆虔誠學習數學的心,和一張如中國長城墻體厚的臉皮,不會就問,舉一反三。實在是看得出別人不耐煩的心,就自己賭氣看課本看答案解析,學著類比,最好能夠理解。
一題一題,一張一張……我沒有想到的是最后是我的數學得到近五十分的進步,這足比讓我相信,沒有什么努力做不到的事兒。
后面老師念名單時我又大吃一驚。之前坐我后面稱自己地理不好的同學是班級第一,另外一個毛筆字封神的是班級第四……然后我……我呢?屈居第五,然后決心超過他們的第五。
兩個同桌十名開外,莫名的,驕傲與虛假充斥著內心。直到很久之后的一次考試,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做“滿招損,謙得益。”
兩個同桌。一個叫阮玲兒,一個叫寧志遠。我同阮玲兒是漸進式,同寧志遠是波浪式。阮玲兒慢慢成為了我好朋友,互相理解,相互包容。而寧志遠呢?我與他有時像摯友,無話不談;有時如仇人,見面就掐。他喜歡上課睡覺,有時還滿滿的理由占我桌位。我喜歡冬天吹風,他要睡覺自然受不了這凜冽。然后那窗戶,明明開關很費力,卻被我和他來來回回推了幾十次!他書多放一點在我桌上也沒問題,可可可,他占我空還那么理直氣壯,這著實讓人惱火!每次我和他講道理他總拉阮玲兒,而她還很同意他的看法。而我沒有辦法,只能將回憶和現實對比,再緩緩向天地間吐出一口濁氣。
所謂新意,不就當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