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我必須描繪的一個人。他曾帶給我不可言說的感受,那是我十六歲時,刻在骨子里的歡喜。
軍訓時我聽過好友提起過他,“我們班里有個人長得像馬可誒,就演殺阡陌的那個!”她生性活潑灑脫,按捺不住性子,帶些地方口音,當眾叫了聲:“小馬可兒!”
然后被回之以“有病?!”而告終。他那時有些稚嫩的高冷,這是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我倒是有些心疼我那朋友,過火的熱情被一個傲嬌的狗狗啃食了。
第二次的遇見,就要從我的同桌開始說起了。同桌小巧,一米五的個子,不足八十斤的體重,一頭齊耳棕褐色短發,不緊不慢的步調……個人覺得,她長相算是一般,但與人相處時,仗義不失禮貌,瘋瘋癲癲的又不失認真優雅,嗯~很是容易招花引蝶。這不,他的同桌也是她的追求者之一。明示暗示的,我很爽快地同他同桌換了位置。然后的然后,就是遇見他啦!
我故作鎮靜,無所事事地對他說,“有字帖嗎?”
他抬了抬頭,不確定的張望一番,又低了下去。
我朝向他又重復了剛才的話。
雙眼皮,杏仁眼,白皮膚,高鼻梁,薄嘴唇……一系列的元素組成了一個集合,在我腦袋中描摹著。他與銀幕中的馬可確有相似,卻不盡相同。或許,她們高估了他的顏值。
“你是在跟我說話?”他的聲音不算好聽,帶著些疑惑。
“嗯,字帖借我練練。”
“我們的不一樣。”
“沒事,我不在意。”
他點了點頭,不情愿地將字帖拿出。
換位置這事兒反復如常,我與他也就抬頭不見低頭見了。
有一次,班里舉行晚會。音樂聲不時響起,連綿不絕。教室里的燈開了三個關了三個,氣氛感十足。隔壁班在進行地理考試,地理老師幾次氣沖沖地提醒這一件事。
“隔壁班在考試,麻煩你們把音樂聲關小點兒可以嗎?”
“隔壁班在考試,能不能把聲音關小點兒?”
……
“把音樂聲關小點!”
我感受著隔壁班的無奈,也感受著地理老師的無奈,可可可上學期間的音樂聲屬實讓人心花怒放,實在是對不起啦!
他問我一道物理題,我看了半天也不確定,就去問物理班長。她解釋一番說了句,“大致是這樣!”
然后我照著葫蘆畫瓢,講給他聽,講著講著又把自己講懵了,最后來一句,“你懂了嗎?”
他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這幅光景,我實在是……
“他喵的你懂啥了,我自己都沒整明白,要不你明白了說給我聽聽!”
他搖搖頭,不好意思地沖我笑了笑,我也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