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顆糖一直被她握在手里,握得緊緊的,生怕飛了。
放學回到家,她第一件事就是攤開她的小手,把糖給媽媽看,媽媽笑了,一定又是老師獎勵的,她常常放學會帶些吃的回來,有時是個大蘋果,有時是香蕉,有時是一塊德芙,有時是餅干,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幾顆糖。這都是老師的獎勵,或是作業做的完美,或是考試考的出色,也或是課堂上表現好。
但是這一顆糖似乎意義非同一般。
她小心翼翼地把那顆糖放在書桌上,然后開始做作業,偶爾還會摸摸那顆糖。
燈光下,她的身影略顯單薄,每天的作業都會在四個以上,有時會多達八個到九個,往往作業多時會做到十一點,即便是再多的作業也要達到老師要求的對、端、潔。媽媽看到她時不時甩甩手,捶捶腰的情景總會生出一些莫名的沖動:奶奶的,不讀書會咋地?
突然,她不安地翻動著書桌的書,“糖呢?我的糖呢?”她最終在地上找到了那一顆糖。
她問媽媽她做完作業可以吃那顆糖嗎?媽媽看看時間已經九點了,對她說晚上吃糖對牙齒不好,還是明早上學路上吃吧!她乖乖的答應了。
她沉沉的睡著了,那顆糖還被她緊緊抓在手里,媽媽輕輕的掰開她的小手,想看看那是一顆怎樣的糖,像被施了魔法一樣讓小女孩把它當成了寶貝。
它是紫色的,還帶著小花,花叢中赫然坐著“徐福記”三個字,媽媽突然就想起那個胖胖的老頭來,這是一枚硬硬的水果糖,超市里都能買到,可為什么會讓一個孩子如此這般呢?
早上,她準備上學時又拿出那顆糖,問媽媽可以吃了嗎?媽媽說吃吧,她歡快地跑了,過了幾分鐘她又跑回來,把糖遞到媽媽嘴邊說媽媽你吃吧!這糖是昨天英語交流課上那個高級外教獎勵我的,因為我和他對話非常流利,聽說得到他獎勵的糖果,吃了英語會學得更好,媽媽不是一直想學英語嗎?我想讓你學得更好。媽媽這才想起昨天老師通過校信通告知:學校有重大的英語交流會,請給孩子穿校服。媽媽把糖撥開放在了她的嘴里,說她都攥了一夜了,媽媽怎么忍心吃呢?
爸爸催促的聲音在村口爆響:你跑回去干什么?快點快點,我還要上班呢。她含著那顆糖向爸爸跑去,神采奕奕。
媽媽目送她到村口的拐彎處,嘴里喃喃自語:這哪里是一顆糖啊!分明就炮彈,這該死的外教!
20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