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韓威之死
書名: 大秦:別裝了,先生你就是仙人作者名: 夏至莫至本章字數: 2040字更新時間: 2021-08-26 22:09:28
“怪就怪寡人不夠心狠手辣,也看錯了你們這幫人。士可殺不可辱!果然生來是韓國的國君,死后也照樣是韓國的國君!”
說完,韓威就立刻拔出旁邊侍衛的劍,沒來得及眾人反應,就自刎于眾人面前。
一國之君,終在最后,做了回英雄。
韓澈看到這一舉動,怕眾人一時心軟,不愿意服從自己,立馬就說:“現在人命關天,韓國國君已經死了,秦國人也說要攻打我們,如果我們現在還是群龍無首,就只能坐以待斃。那韓國就真的成為階下囚了!”
“奉韓澈為王!”頓時間不知道是誰先開了口,這樣的口號聲又喊了起來,而韓澈也就成功的登上了韓國的國君。
“大王,那韓威的尸體怎么辦?”
人群中有一人發問,韓澈想了想,終于還是有些心軟了。
“既然他死于洛橋之下,怎么說他也是韓國的一國之君,不過都是以前的事兒了。做人不能趕盡殺絕,這九百兩也是從這里挖出來的,那就把韓威的尸體掩埋在這兒吧。”
韓澈覺得自己已經仁至義盡了,起碼給他留了個葬身之處,而且韓威在韓國的做派,也沒有誰是真正支持他。
就算像他說的,是為了國家,趨于人下,這韓國蕓蕓愚昧眾生,又有幾個人知道韓威真正在想什么呢?
韓澈露出一抹得逞的笑容,這件事真是天賜良機,他現在成功上位,竟然已經當上了一國之君,這是之前做夢都想不到的事。
談笑之間,已經沒幾個人記得韓威,以前為韓國做過什么,眾人只是處理好韓威的尸體之后,就打道回朝了。
這韓澈本就是是朝中大臣,對于治國之道也是一知半解,眼下看著秦軍八成真的要對韓國發動戰爭,韓澈也是連夜召集了所有重臣,商議如何應對。
甚至還聽到了要求和的聲音,但是剛上位的他怎么可能同意這樣的意見,他現在正準備新官上任三把火呢!
他們一時半會兒也只能得出先加強兵力,加強防御之類的計策。
話說自從韓威被埋了之后,洛橋附近的秦國探子們就把韓威自刎的這件事兒快馬加鞭的回去告訴了嬴政。
“區區埋個九百兩,就把韓國弄得四分五裂。”嬴政對此表示詫異,而自己本身就想攻打韓國的計劃,又被這韓威自刎一事搞得像是推波助瀾,這是嬴政最想看到的結果。
嬴政不由得唏噓,雖然韓國一直對他們秦國唯唯諾諾,但是幾次相處之下,嬴政感覺地出來,這韓威也是個愛子民的好君主,最后竟然落得這般下場,讓亂臣賊子上了位。
看來防人還是要防自家,嬴政通過這件事,似乎對朝廷的掌控更加深諳此道了。
秦祥林和王翦也聽聞此事,覺得這時候就是攻打韓國的最佳時機。
于是一場密謀吞并韓國的計劃悄悄誕生了。
這一日,嬴政還是和往常一樣,邀請了重臣參加七日宴。
飯后,嬴政就趕忙和大臣們商議起攻韓這件事,眾人都各執一詞。
對此,嬴政首先擔心的問題就是如果秦國攻韓,那其他五國會不會出手援助韓國。
李斯對此說出:“大王,臣認為,其他諸侯國不敢輕舉妄動,我秦國實力太過于強大,其他國家完全不敢與其抗衡。”
李斯說著,還看了一眼王翦:“在此之前,早就和其他國家開戰過,譬如李信大將軍和秦大人就曾率領南軍殲滅匈奴,而不久前更是由王將軍領兵,差點滅了信都,其他人必定深知秦國的強大。”
李斯通過舉例,想要讓嬴政正視自己的家國實力,確實是不容小覷的,更何況還有能文能武的將士們坐鎮,豈能成為魚肉?
“自己本身的實力就已經被秦國遭受過重創,這時候再去幫助韓國,無疑是找死的行為。而且七國之前本身也有過矛盾,所以大家伙都不敢去幫助一個小小的韓國而惹怒秦國。”
“愛卿所言極是。”
秦祥林也補充到:“更何況韓威才自刎與洛橋下,韓國本就處于四分五裂的階段,此時我秦國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韓國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有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是七個國家之中領土面積最小的一個。雖然韓國被多個國家包圍,但和我秦國是接壤最多了,沒有多余的發展空間,但是它與多國接壤。一旦韓國被攻下,其他幾個接壤國也是唇亡齒寒,岌岌可危。”
還有人補充到:“大王,據臣所致其他五國也是處在內憂外患之中。實力強大的趙國已經多次和秦國開展過大規模戰爭,尤其是王翦大將軍的信都之戰,面對秦國三十萬大軍的碾壓,損失了非常多的兵馬,根本就沒有軍力在與秦國抗衡。”
“是啊大王!比如曾經主張聯合抗秦的燕國,由于距離韓國實在太遠,雖然渴望幫助趙國,但是兵馬支援可能還沒有到達,恐怕韓國就已經被吾大秦所消滅了。具有一定實力的楚國,卻因為君主的去世,而一度陷入混亂之中,新上任的楚幽王也是沒有作為和威信,沒有任何大臣信服他。”
“四戰之地,但其境內物產十分豐富,農業也十分發達,鐵礦儲量也十分豐富,俗話說:天下之劍韓為眾,得韓國者得半個天下啊。”
“還有就是韓國的地理位置十分矛盾,對于強國來講,是非常有意義的軍事寶地,可是對于弱小國家來講,無疑是一個天坑,所以即使幫助了韓國,自己也沒有什么好處。”
眾人這些說辭,讓嬴政的滅韓之舉更是信心滿滿。
“既然大家都認為此舉可行,那寡人想聽聽眾愛卿的想法,如何攻韓。”
大家沉默了一會,有人先開口:“大王可直接派兵直入,攻下韓國。”
嬴政擺擺手說道:“這是個方法,可未免太過于草率,雖說打仗傷亡流血是兵家常事,但秦軍的每一個將士,寡人一個也不想讓他們犧牲,吾應盡到傷亡損失最小化才是最佳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