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5章 蕭綱:魚懸甘餌

公元549年,正月,建康。

兩次短暫的戰斗之后,臺城外面進入了麻桿打狼兩頭怕的局面。援軍眾將忌憚于侯景的戰斗力,在沒有統一指揮的情況下誰都不愿意冒風險單獨行動。而援軍不動,侯景就抓不到破綻,叛軍在人數上又處于劣勢,所以也不敢主動出擊。

援軍主帥柳仲禮依舊每天高臺置酒,吃喝玩樂,其他人天天沒啥事做,開始縱兵去四處劫掠百姓,日子過得也不算乏味。

對比起來,侯景可沒那么瀟灑,他畢竟得兼顧兩頭,北邊要盯著臺城,南邊要防備援軍。

而臺城里面的蕭衍和蕭綱更是郁悶,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來了救兵,但不知為什么大家好像都在外圈看熱鬧,根本沒人過來救駕。

雙方就這樣僵持了十幾天,最后還是侯景先抗不住了。

因為他又碰到了最棘手的問題:沒糧了。

侯景突襲建康的時候根本沒想到會耗時這么久,他去年就出現過糧草短缺的問題,最后是靠著四處打劫才得到補充。當時叛軍從周邊百姓家中搶到了很多糧食,足夠支撐一年以上,所以侯景就沒再關心這個事兒。

但好巧不巧,他把搶來的糧食都存放在了東府城,而青溪之戰結束后,援軍雖然沒繼續攻打東府城,但也沒退回去,還是屯扎在秦淮河北、青溪東岸,卡在了東府城跟叛軍大部隊中間。這相當于直接切斷了侯景的后勤補給線,糧食運不出來了。

沒飯吃可是大問題,如果不趕緊解決的話,士氣很快就會崩掉。而打通糧道的難度又太大,畢竟援軍堆了好幾萬人在那里,直接去打的話根本打不動。更何況自從上次差點兒被柳仲禮捅死之后,侯景有了心理陰影,不太敢過河主動出擊了。

出去搶也搶不到,周邊百姓早就被輪番洗劫過好多遍,家里啥都沒有了。

侯景無計可施,天天愁得不得了。

這時候王偉腦洞大開,給他出了個主意。他讓侯景去跟蕭衍和談。

侯景有點兒暈。和談?談啥?咋談?我把臺城圍了三個多月,連放火帶放水,各種陰招兒都用盡了,話也說絕了,還立了個新皇帝出來,蕭衍估計吃了我都不解恨,他會跟我和談?

王偉道:“眼下這個局面,由不得他不同意,因為困難的不光是咱們,臺城里面也好不到哪里去。蕭衍本以為堅持到援軍過來自己就贏了,但萬萬沒想到援軍居然會在邊上看熱鬧不管他,我猜現在蕭衍已經認命等死了。如果這時候咱們再讓他看到一線生機,他必定會上鉤。”

侯景還是沒懂:“就算蕭衍同意和談,那下一步咋辦,和談之后要不要罷兵?費了這么大力氣才把蕭衍困在臺城,如果再把他放出來那不就前功盡棄了么?咱們現在闖的這個禍比天都大,你說蕭衍會不記仇,打死我都不信。”

王偉道:“和談只是緩兵之計,咱們當然不能罷兵。眼下臺城急切之間打不下來,外面的援軍越來越多,咱們又吃了上頓沒下頓,再不用點兒計謀就死定了。您想想,一旦開始談判,援軍那邊就不能打咱們了不是?咱們是不是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把東府城的糧運出來了?等咱們休息好了,趁著蕭衍松懈的時候突然發難,肯定能一舉成功。”

侯景大喜,心說還是讀書人鬼點子多。他當即讓王偉準備好一封求和的書信,派任約和于子悅送到臺城下面。

信首先到了太子蕭綱手里,內容也很簡單,侯景說咱們打來打去其實都是一場誤會,要不大家坐下來聊一聊吧,只要雙方能達成和平協議,他馬上就下令退兵,大家還是照常過日子,就當啥都沒發生。

幸福來得太突然,蕭綱簡直有點兒不太自己的眼睛。

王偉分析得沒錯,這段時間臺城里面的確快撐到極限了。只不過跟侯景的情況不一樣,臺城現在的問題并不是缺糧。

實際上,現在城里的糧食還非常充足。

南梁的文武百官都很重視吃飯問題,生怕挨餓,在臺城關門之前,所有人開足馬力一共往城里搬了四十萬斛糧食。當時的一斛相當于六十公斤,四十萬斛就是兩萬四千噸,正常情況下足夠十萬人吃一年半以上。

水也沒問題,臺城的地勢不高,隨便打個井就行。

但因為事出緊急,眾人光想著糧食和水了,忘了準備其他必要的生活物質,尤其是木柴、草料和食鹽。

木柴是用來做飯的,這個其實還好,因為臺城里的宮殿基本都是木制結構,大不了拆幾個當柴火燒。

草料稍微有點兒麻煩,為了保證馬匹不被餓死,城里各處的草席都被收上來磨碎了當飼料。到后來草席吃沒了,只好用糧食喂馬,好在糧食足夠多,分點兒給馬吃也無所謂。

只有鹽是最要命的,因為這個東西沒有替代品。士兵們長期無鹽可吃,開始全身痙攣浮腫,一大片一大片地病倒。后來幸虧在御廚房里發現一點兒海邊運過來的干苔,有點兒咸味,守城的士兵靠著這些干苔才勉強支撐下來。但干苔數量有限,不是誰都能分到,城里大部分人還是因為缺鹽而病死。更嚴重的是,由于死亡人數太多無法處理,臺城的大街上橫尸滿路,引發了更大的瘟疫,整體死亡率接近百分之九十,昔日富麗堂皇的宮城儼然已經變成了一座人間煉獄。

在這種近乎絕境狀況下,突然得到對方的和談請求,蕭綱自然是跟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當時就想同意。不過這個事情太大,他自己不敢做主,于是趕緊去找老爸蕭衍商量。

蕭衍不同意。他把蕭綱痛斥一頓,表示寧死也不會跟侯景妥協。

蕭衍活了八十六歲,當了四十八年皇帝,一輩子順風順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糟心過。讓他放下當朝皇帝的臉面,低聲下氣地去跟一個叛賊和談,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另一方面,蕭衍的頭腦還比較清醒,他覺得侯景這個求和的舉動有些出乎常理,背后很可能有陰謀。

但蕭綱是真熬不住了,就算侯景拋過來的是一個赤裸裸的誘餌,他也決定先吃了再說。火燒眉毛先顧眼前,再拖上幾天估計臺城里的人就死光了。他生怕耽誤久了侯景那邊反悔,于是在蕭衍面前再三苦求,非讓蕭衍同意不可。

在蕭綱的軟磨硬泡之下,蕭衍猶豫了很久,最后還是拗不過兒子,只好揮了揮手道:“算了我不管了,你自己想談就談吧。不過你可要考慮清楚,千萬別成為千古笑柄。”

蕭綱如蒙大赦一般,哪還管得上蕭衍的后半句話。他當即回復侯景說歡迎和談,而且朝廷這邊也不設限,只要侯景肯退兵,啥條件都可以談。

侯景其實并沒想要什么條件,只要雙方能進入停戰狀態,他可以趁機把糧運出來就行。但為了假戲真做提高可信度,還是得像模像樣地提點兒要求,于是他請朝廷把江右四州,也就是南豫州、西豫州、合州和光州割讓給他。

但侯景也很狡猾,他深知如果就是這點兒條件的話,蕭衍那邊肯定會同意,那時候自己就沒有回旋的余地了,而他是絕對不可能離開臺城的。為了留個伏筆,必須得提一個有難度的條件作為以后拖延時間的借口。

他要求宣城王蕭大器親自護送他過江。

這實際就是想要拿蕭大器當人質。

蕭大器是蕭綱的長子,也就是未來的皇太子,身份極其重要。對一個正常的朝廷而言,這個要求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果然,蕭衍也覺得這個要求太過份,雙方一頓討價還價之后,改讓石城公蕭大款出城為質,其他條件則全盤接受。

蕭大款是蕭綱的第三個兒子,地位比蕭大器要差很多。侯景很不情愿地同意了。

二月十三日,雙方派出代表在臺城的西華門外歃血為盟,算是正式簽訂了罷兵條約。

簽約之后,蕭綱詔令各路援軍不得妄動,讓侯景趕緊收拾收拾離開臺城渡江北上。

蕭綱眼巴巴地盼著侯景走,沒想到侯景不僅不走,甚至連臺城外面那一圈圍墻都沒撤,叛軍開始修整各種兵甲器仗,同時抓緊時間去東府城運糧。而外面的援軍收到詔書,知道朝廷已經跟侯景議和,都不敢再出兵了,眼睜睜看著叛軍大搖大擺地把糧食從東府城運到了石頭城。

蕭綱急得要命,心說人質也送了,血酒也喝了,你總不能不守約吧?他派人去催侯景趕緊動身。

結果侯景說不行啊,船還沒準備好呢。

蕭綱說好,我派人幫你準備船,你快點兒哈。

過了幾天,侯景還是沒動靜,蕭綱又派人去催。

侯景說我剛知道南康王蕭會理和湘譚侯蕭退的部隊過來了,現在駐扎在北邊的白下城(建康西北長江邊的衛城)附近的馬昂洲,天天虎視眈眈地盯著我,你得讓他們退到建康南邊去,要不我害怕。

蕭綱說沒問題,他當即下令讓蕭會理和蕭退離開馬昂洲,移軍西南方向江潭苑,然后又去催。

侯景說不行,永安侯蕭確前不久剛隔著柵欄罵了我一頓,說他不管朝廷跟不跟我議和,他是一定要干掉我。他這么兇,我哪里敢走啊。要我退兵,除非你把他調到臺城里面去。

蕭綱說這也沒問題。他以蕭衍的名義下旨去征蕭確入朝。

沒想到蕭確拖延著不想去。

蕭確是個聰明人,一眼就看出來侯景是在耍花樣,現在朝廷很明顯已經上當了,自己可不能硬生生往火坑里跳。所以他找各種理由推脫搪塞,打算跑到南邊去避禍。

可惜他老爸邵陵王蕭綸不支持他。

蕭綸現在已經變成了忠臣孝子,一心只想著蕭衍和朝廷的安全,管不了別的了。他見蕭確不愿意接旨,生怕因此破壞了朝廷跟侯景的盟約,趕緊把兒子叫過苦口婆心地勸道:“臺城被圍了這么久,你皇上爺爺性命憂危,咱們不管是作為臣子還是作為晚輩,都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朝廷跟侯景議和,無非是想讓侯景快點離開,后面的事情再做打算。現在侯景說只要你進城他就走,你不趕緊動身還磨蹭個啥?”

蕭確見蕭綸的眼淚都下來了,也有點兒于心不忍,只好耐心地解釋:“老爸你別被侯景騙了啊,現在盟約已經簽了好多天了,侯景不解圍不退兵,天天在那里準備糧草修繕甲仗,他想干啥難道你看不出來么?而且我進不進城,跟他退不退兵有啥關系?這明顯就是個借口而已。”

蕭綸聽不進去,他覺得蕭確就是貪生怕死。既然你小子膽敢抗旨,連老爸我的話都聽不進去,那就沒什么可說的了。他氣得渾身發抖,轉身對站在邊上的前譙州刺史趙伯超道:“老趙你趕緊替我把這個逆子砍了,拎著他的腦袋進城復旨!”

趙伯超是個老油條,他不敢抗命,也不敢直接動手,只好抽刀低頭斜著眼睛對蕭確道:“侯爺您還是考慮一下,我認識您,這把刀可不認識您。”

蕭確見蕭綸震怒,知道再不聽話他真能砍了自己,沒辦法只好含淚跟著使者進入臺城。

值得一提的是,蕭確這次進城順便還帶了幾百個雞蛋,這是蕭綸送給老父親蕭衍的一片心意。

蕭衍本來已經吃素很多年,被圍在臺城的這三個月里因為實在沒有蔬菜可吃,才開始勉強吃幾個雞蛋,不過也是有上頓沒下頓的。看到當初那個不成器的兒子竟然如此記掛自己,蕭衍一邊吃著雞蛋,一邊老淚橫流。

結果不出蕭確所料,他進城之后侯景還是賴著不走。侯景這次的借口是擔心自己出發之后被援軍抄了后路,而且石城公蕭大款的級別不夠,完全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后來侯景干脆派人把蕭大款送回臺城,堅持要求讓蕭大器出來。

侯景的要求越來越得寸進尺,幾乎所有人都看出來這次和談明顯就是個騙局。蕭綱也感覺到情況不太對勁,但他心中還是抱著一絲不切實際的幻想,舍不得跟侯景再次決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光泽县| 买车| 通江县| 乌拉特后旗| 南岸区| 蓝田县| 聂拉木县| 凤山市| 合阳县| 沾益县| 合作市| 旺苍县| 广德县| 康平县| 连州市| 淅川县| 鄂托克旗| 边坝县| 舞钢市| 和静县| 兴国县| 碌曲县| 米林县| 当涂县| 永川市| 万宁市| 伊宁市| 镇安县| 饶河县| 寿光市| 合江县| 岗巴县| 连江县| 芦溪县| 扶沟县| 舞钢市| 义马市| 浮梁县| 海门市|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