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7章 侯景:軟硬兼施

公元548年,十一月,建康。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侯景苦攻臺城不下,建康周邊的老百姓開始倒霉了。

侯景剛進入建康的時候,因為前面一路都異常順利,基本沒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導致他有些膨脹,覺得南朝這邊菜雞遍地,打臺城不過就是簡單收個尾的事兒,很輕松就能搞定。而且他還有當皇帝的野心,有意想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救世主的形象,因此軍紀還算嚴格,部下也不敢去隨意侵擾百姓。

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尾這么不好收。

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一樣,羊侃就像是上天提前給侯景安排好的對手,在南朝這邊苦等了他二十年,身負的使命就是把他擋在臺城之外。

只要羊侃還活著,侯景就只能遠遠地看著臺城的城墻發愁,始終想不出破城的辦法。

難道自己要跟大哥高歡一樣,最終都止步在一座小城之下?

時間在一天一天地過去,侯景也一天比一天焦慮。

皇帝蕭衍和太子蕭綱雖然被困在臺城里面出不去,但還有三個皇子留在外面。六皇子邵陵王蕭綸作為討伐侯景的兵馬大元帥,現在已經在建康周邊晃悠三個來月了,就算再磨蹭,現在應該也已經集結了不少兵馬,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殺回來。

此外,七皇子湘東王蕭繹坐鎮荊州,八皇子武陵王蕭紀坐鎮益州,手里都掌控著相當強的軍事力量,再加上合州刺史鄱陽王蕭范、西豫州刺史裴之高、衡州刺史韋粲、司州刺史柳仲禮、以及剛被東魏趕回來的前豫州刺史羊鴉仁等幾個重量級人物,哪個都不是吃素的。

別看侯景現在在建康城里占盡優勢,一旦外面的這些部隊一擁而上搞群毆,他手下這點兒兵馬根本沒有勝算。

臺城遲遲打不下來,外面的威脅又越來越近,叛軍前期占據的優勢正在一點一點兒地喪失掉。

這一點不光侯景自己知道,他手下的將士們也知道。

侯景也知道他的將士們知道。

所以他現在每天發愁的,就是如何維持住叛軍的士氣,讓隊伍不崩盤。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也擺在了侯景的面前。

叛軍的軍糧快吃光了。

侯景從壽陽過來的時候,本來就是抱著孤軍深入速戰速決的打法,隨軍并沒有帶多少軍糧,也沒有安排任何后勤。當然他的運氣也足夠好,突襲戰術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軍糧并沒有成為大問題。

等到了建康之后,雖然都城糧倉里的糧食基本都被搬進了臺城,但外圍幾個衛城里還有不少儲備,尤其是長江邊上的石頭城里還有一個備用糧倉,所以開始一段時間叛軍的吃飯問題并不大,侯景對這方面也沒太上心。

他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臺城居然打了這么久愣是沒打下來。

叛軍這邊每天人吃馬喂消耗量極大,備用糧倉畢竟只是應急用的,里面的糧食眼看就要見底兒了。

正常情況下,建康城作為首都,外面每天都會有糧食源源不斷的送過來,但現在打成這個樣子,也沒人再敢賺這個錢。

如果再不解決糧食問題,不用等到勤王的軍隊過來,叛軍這邊自己就崩了。

侯景左思右想實在沒辦法,無奈之下只能回歸本性,選擇了最野蠻的方式。

他讓叛軍士兵出去搶。

表面的任務是搜集糧草,但實際上已經默許士兵們可以隨意搶掠。

放任部隊四處搶掠是古代戰爭中激勵部隊士氣的有效手段,可以讓士兵們覺得自己從戰爭中得到了實質性的收益,從而提高士氣和戰斗意愿。

因為搶到的金銀財寶都是自己的,如果運氣好碰到幾個大戶,直接就發財了。

這種方式的負面影響也很明顯,就是會嚴重影響部隊的名聲,失去民眾的支持,長遠來看弊大于利。

但現在侯景已經顧不得長遠了,火燒眉毛先管眼前吧。

叛軍士兵們得到許可之后,野蠻的一面立刻暴露出來,開始紅著眼睛在建康周邊瘋狂掃蕩。沒來得及逃走的建康百姓算是遭遇了滅頂之災,家中的糧食被搶得一干二凈,金銀積蓄被洗劫一空,子女妻妾也被掠入軍營。

建康百姓是侯景之亂的第一批受害者。由于糧食都被叛軍搶走,百姓饑寒交迫,有一多半人被活活餓死。侯景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他下令把剩下那些沒餓死的老百姓統統都趕到臺城外面,開始搞土建。

這是他新的攻城戰術,簡單地說就是在臺城的東西兩側各堆一個土山。

與當初高歡攻打玉璧時候修的土山不一樣,侯景的這兩個土山是貼著臺城的外城墻堆起來的,主要作用不是用來占據制高點搞火力壓制,而是打算直接沿著土山登城。這樣做主要是因為侯景現在的人力資源沒辦法跟高歡相比,如果平地起土山的話,土方量太大,時間上也等不及,而如果貼著城墻修,工程量可以減半,修成之后還可以直接用來登城,更簡單更有效。

侯景之所以能夠這樣做,也是跟當前的具體條件有關,建康畢竟位于平原地區,臺城周邊的地勢遠沒有玉璧險要,外面只有一條不太大的護城河。反正都要修土山了,順手把護城河填上也不費多大事兒。

叛軍士兵人數有限,如果都放下武器去背土的話,部隊的戰斗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侯景決定抓建康周邊的老百姓過來干活。

建康民眾一直生活在天子腳下,其中名門望族世家大戶數不勝數,結果這回不分貴賤,全被叛軍抓過去當民工用。行動稍微慢一點兒的,就會招來一頓亂揍,打死了也沒人管;身體不好干不了活兒的更慘,直接被拖到臺城外面砍死用尸體人肉填山,順便殺雞駭猴。

繁華的建康城幾乎一夜之間就從天堂變成地獄,百姓嚎哭之聲驚天動地。眾人迫于侯景的淫威,誰都不敢逃跑,很快就湊夠了幾萬人,開始沒日沒夜地負土堆山。

城里的羊侃一看不好,侯景這是要不計成本硬上了。臺城的城墻雖高,但寬度不太夠,擺不開人,只有城樓里能安排守軍。而這次侯景選擇的地點是在兩個城樓之間,如果土山真的修起來,叛軍乘著土山蜂擁而入,還真不好抵擋。

好在土山的工程量太大,一旦確定之后就不好改位置。羊侃跟太子蕭綱等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在城里對應的地點也修兩座土山,通過土山加大城墻上的可用面積,便于組織隊伍抵抗叛軍的進攻。

于是臺城兩側跟搞軍備競賽一樣日夜不停地開工,墻里墻外四座土山也像雨后春筍般一天比一天長高。

公平地說,臺城里面修土山的難度要比外面大很多。首先,守城的任務還很重,為了保持戰斗力,不能把部隊都派過來干活。其次,城里里能動用的土木資源也跟外面沒法比。

但現在這種情況下,困難再多也得想辦法克服。缺少干活的人,就讓朝廷里的公卿大臣全上陣;缺少土木資源,就直接拆宮殿挖地基。整個臺城里只有皇帝蕭衍不用動手,剩下的人,只要沒有守城任務,統統要下工地干活。

太子蕭綱也很給力,他帶著世子宣城王蕭大器,親自挽起袖子拿著鐵鍬鏟土往山上送,在他的帶領下,全城軍民齊心協力,前半段的工程進度勉強跟叛軍持平。

但到了后半段就不行了。因為土山要想不垮,傾斜度一定不能太大,土方量基本跟高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后期土山高度每增加一點點,土方量都要增加非常非常多。外面的侯景可以不管老百姓死活,從四面八方運土過來,城里可沒有這個條件。

眼看就要追不上叛軍那邊土山的增長速度,眾人商量了一下,決定不堆土了,而是把土山的頂面修結實,然后在上面用木頭搭樓。木頭畢竟比土要結實,可以近乎直上直下地搭建。為了維持穩定性,一層一層的木頭之間還鋪了厚厚的毛氈。

經過夜以繼日的不懈努力,最后總算搶在叛軍之前把木樓架設完畢。木樓的高度將近四丈,頂層跟城墻平齊。

這時城外叛軍的土山也已經堆到了差不多的高度,內外土山加上中間窄窄的城墻,在臺城東西兩側各形成了一個幾十丈高的空中戰場。

很快,烏央烏央的叛軍士兵順著土山開始了新一輪的攻城作戰。

左衛將軍柳津負責守衛東土山,太府卿韋黯負責守衛西土山,羊侃居中指揮。兩千多名挑選出來的精銳士兵身披重鎧,堅守土山陣地,跟叛軍展開了白刃肉搏。

侯景那邊下了死命令,叛軍們也都了解侯景的作風,知道后退更沒活路,因此都不要命地往上沖,攻勢一波接一波,晝夜不停。

面對持續不斷的進攻壓力,臺城守軍也在頑強支撐,雖然傷亡很大,但依舊沒給叛軍可乘之機。雙方從十一月又打到了十二月,臺城還是堅如磐石。

可惜天有不測風云,已經入冬的季節,建康一帶卻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臺城里的兩座土山被大雨沖刷之后,出現了嚴重的沉降,漸漸開始承受不住木樓和上面士兵的重量了。

雨停之后沒多久,四丈高的木樓轟然垮塌。

侯景一看機會來了,當即下令全力進攻,不管死多少人,一定要把臺城拿下來。強令之下,大量叛軍拼死爬上了臺城的城墻,然后用吊索把人往城下運。

看著叛軍源源不斷地從城墻上下到城里,眾人都嚇得心驚膽戰,覺得這次真的完了。

羊侃還保持著冷靜。他見情況十萬火急,當即親自帶隊射殺進城的叛軍,然后命人抓緊時間準備燃油火把,在叛軍可能落腳的地方點起一道火墻,阻止敵人落地。

好在原來的木樓上的木頭和毛氈可以直接拿來點火用。

羊侃的神箭加上熊熊烈火,第一批試圖進城的叛軍很快就被包圓了。后面的叛軍見狀也不敢再上前送死,只好暫時先躲起來,想等著火滅了再說。

結果等火滅了之后,叛軍們發現面前赫然出現了兩個新的環形城墻,跟原來的城墻一起形成了兩個甕城。現在再從城墻上下去只是進到了甕城里,變成守軍的活動箭靶子。

這兩個新城墻是羊侃趁著叛軍攻勢減弱的時候,組織人搶修出來的。

侯景氣暈了。這么好的機會愣是沒抓住,還有沒有天理了?

也罷,既然攻城這么費勁,但我就搞攻心戰,從內部瓦解你。

搶掠燒殺之后,現在南梁的官員和平民都不可能支持侯景了。但還有一個群體他能夠爭取,那就是奴婢階層。

奴婢算是當時社會的最底層,南北兩朝都有,地位低于良人(平民)和隸戶(官府和貴族家中從事非生產性雜役的人)。奴婢的來源有兩種,要么是對外戰爭獲得的俘虜,要么是國內的犯人及其子女妻妾。南梁對外戰爭不算多,所以奴婢的主要來源是后者。

作為最受壓迫的階層,奴婢們的生活極其悲慘,不僅自己終生為奴,朝不保夕,子孫后代也不能擺脫身份烙印。

臺城里很多官員的家中就有很多奴婢,這些人在修土山搞基建過程中也是干活的主力。如果能把這些奴婢爭取到叛軍這邊,肯定能大大削弱城里的抵抗能力。

而且,臺城里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羊侃一樣意志堅定,圍城的這段時間以來里面時不時的也有人偷偷往外跑,其中大部分就是各家的家奴。

侯景當即下令赦免這些人原來的奴婢身份,統統變成良人(平民)。

這些人里有個人原來是朱異的家奴,侯景得知之后如獲至寶,當即把此人封為儀同三司。

此時南梁已經用十八班官制取代了傳統的九品官制,儀同三司是第十七班之首,相當于原來的從一品,僅次于第十八班的丞相和三公等人,地位相當高。上來就給這個帽子,說明侯景這次的確舍得下本錢。

為了體現誠意,除了官職之外,侯景還把從朱異家里搜出來的所有金銀財寶都賞給了這個家奴。

這個家奴可算是中了大獎了,他對侯景感恩涕零,當天就按照侯景的要求,騎著高頭大馬,穿著綾羅綢緞跑到臺城下面大罵原來的主人朱異,說朱異你個笨蛋,你吭哧吭哧在朝廷里干了十五年,才當上中領軍(第十四班,相當于正三品)。你看看我,剛到侯王這里就當上儀同三司了。比你大三級哎,氣死你。

罵完朱異,這個家奴又開始煽動臺城里的其他家奴反水,說兄弟們,只要你們肯出來棄暗投明,侯王絕對不會虧待你們,我就是你們最好的榜樣。

這些家奴們常年處于被壓迫剝削的地位,愛國意識相對比較淡薄,被忽悠了幾句之后,暗地里都動了心,不少人大著膽子偷偷翻城投降。侯景也很夠意思,對投奔過來的家奴們都加以重賞,把他們安排在自己的部隊里效力。

這下形成了正反饋,臺城里的家奴爭相出逃,攔都攔不住。三天不到的時間里,一共跑出來好幾千人。

侯景這次廢奴運動搞得相當成功,不僅嚴重削弱了臺城里面的有生力量,還有效解決了自己的兵源問題,投降過來的家奴們因為獲得了身份和認可,忠誠度也非常高。

對于這種社會矛盾導致的問題,羊侃也沒轍。

雙方力量此消彼長,形勢變得對臺城更加不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调兵山市| 香格里拉县| 藁城市| 青海省| 满城县| 房山区| 北辰区| 合作市| 深圳市| 双鸭山市| 子长县| 南溪县| 宁津县| 古交市| 于田县| 延川县| 连云港市| 新晃| 泉州市| 丹寨县| 浮梁县| 临高县| 金平| 上蔡县| 屏东市| 个旧市| 莲花县| 宁国市| 安陆市| 蕉岭县| 华坪县| 平凉市| 呼伦贝尔市| 临朐县| 岳阳县| 罗甸县| 湖南省| 三门县| 绍兴县|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