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定了鬧鐘,但沒起得來,八點多左右我才起來慢吞吞的去洗頭。
洗了頭,我們在思索到底要不要續房,思慮再三,權衡利弊,想了我們的錢包,最終還是決定續房。
一出門,有太陽,天氣不錯。
我們坐地鐵去了武侯祠,一出地鐵站,J說她在成都讀書的同學推薦她吃這邊的兔頭。
于是她就買了一個兔頭,我買了一個兔前腿,味道很好,這味道總覺得有點熟悉,但又想不起來。
我們到了一座門前,走進去,本以為要門票的,但是沒有,我們就直接穿過一些古式門,其中一座門前有兩個石獅子。
石獅子被欄桿圍著,它的身上已經有很多青苔了,都是風吹雨打日曬的痕跡,我莫名心軟。
到了里面,有些仿古建筑,有個“武侯祠美術館”,不過關著的。我們就拍了些照片,看店鋪。
有一個小草屋,門匾(也說不上是門匾,就一塊木板)上寫著“三顧茅廬”,門外圍著一根線,門里不知是古箏還是古琴,也有可能是模型的東西。J站在門口,我給她拍了幾張照片。
草屋旁邊是賣“黃老五”(一種花生酥的糖),J去嘗了一下據說很好吃,一百塊錢三盒。本來想買的,想了想錢包,還是放棄了。
我們去了一條路,走過去是一條街,糖畫、糖人、民俗畫、編織包、腐乳、手工皂、香包等等東西,跟磁器口有點像,不過這里小一點)。
我們一路逛過去,有點累了,打算歇一會兒,在一個長廊坐了會兒,又慢慢走著。
長廊這兒,沿路墻上都是罩著玻璃的浮雕,有侍女、護衛、白虎、男主人、女主人等等。感覺這些浮雕上男主人的浮雕上的官帽像是宋朝的,帽子兩邊長長的二指寬條條。
慢慢走了一會兒,從另一條路我們又回到了剛剛來時的壩子里,逛了逛一個店,主要是賣書、書法教程、毛筆、團扇之類的。
J在試毛筆那兒,寫了幾個字,我們才終于走了出去。
在這個門口有不少做石榴汁現榨的,十五塊一瓶,用一個特質的手工工具壓剝好的石榴出汁兒,感覺好多個石榴才能有那么一小瓶(大概三百毫升),而且石榴的汁也沒壓干凈,看得我難受。
我們準備下午去J特別想去的“國色天鄉”(是一個游樂園,J的高中好友推薦的)。
地鐵,到了南熏大道下,本想著坐公交車去的,我倆看見地鐵站這外頭有一輛中型貨車,里面放著藍色的“哈羅”共享單車,有兩個人正在往下搬單車,一人在車廂門口往下放,一人在車廂門口處接著,然后把單車整整齊齊地放在路邊。
心里一想,總有些懷念從前,懷念那些在馬路上騎車飛行的感覺,就像鳥兒在廣闊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是自由的,是心無旁騖的,什么都沒想的腦子和心,就這樣的快樂,仿佛都是很久很久以前了,久到記憶已經模糊了,只依稀記得那樣騎車的快樂,單純而美好。
這樣想來,我好多年沒騎自行車了,也算不上好多年吧,有個六年左右。
我騎的這種自行車需要信譽積分650可免押金直接三天免費騎(不過一次只能在兩個小時以內),我652剛好可以。
不過J不行,她積分不夠,只好交了一點錢。
這自行車我剛一上手,騎得歪七扭八的,騎都沒法兒騎走,又踩了兩腳,才逐漸穩下來。
跟著“某某地圖”的路線,我們找路去“國色天鄉”。
又是路過一天不太清澈的小河時,小河旁邊有不少人坐在那兒聊天打麻將,這樣的生活節奏,真的很舒適。
看得我們都累了,就停下來吃了點昨天買的鴨脖、豬肉脯,吃了些又開始找路。
到一個有坡的地方時,這里有兩條路。一條坡上,一條平路,地圖只說直走,沒說往哪一條路走。
我騎著車先去平路看了下,騎出去一百米左右路就不通了。
我們就只好和汽車肩并肩,在坡路上的邊邊小心翼翼地騎著。
上坡時,看見平路路邊有一塊牌子“此路不通請繞行”,欲哭無淚。
坡不長,上了坡又下了坡,再騎了沒一會兒就到了“國色天鄉”。
我們停了車進去“國色天鄉”門口的美食街,打算先逛一逛美食街(就是一個廣場上一圈一圈的美食攤子)。
我吃了魷魚須串、面筋,買了瓶水,J吃了肉串等等。
廣場邊緣,聲音很大,說是什么高雅文化藝術普及,就是一個書法家在寫字,主持人在賣字兩三百左右一副。
圍觀了一會兒,我們去“國色天鄉”樂園(游樂園)售票處,一看營業時間到下午六點就結束了,而現在已經下午五點過幾分了。
我們倆躊躇了一會兒,還是走了。
這次我們打算去稍微近一點點的地鐵站,是鳳溪河站,還是決定騎共享單車去。
路上看到一排大臉譜,J停下來要拍照,拍了些照片,我感覺自己拍照技術還能看,至少能拍出大長腿的效果來。
心里默默高興,騎車騎了一會兒,看到了鳳溪河地鐵站,我還舍不得停下來,非得騎到地鐵站門口才把單車停下鎖起來。
我們坐上地鐵,去了春熙路。
下了地鐵,隨意選擇了一個出口,出去是很多小鋪子,賣衣服、美甲的居多,美甲都是四五十,比較便宜。
我們逛了兩圈,看見一個抓娃娃機的店鋪,不同娃娃機里有不同娃娃,小的大的各種款,還有鑰匙扣。
我對娃娃這些不是很感冒,小的時候(5到10歲的樣子)比較喜歡,后來就莫名不喜歡了。
J跟我這種糙漢子不一樣,她是富有少女心、喜歡娃娃的女孩子。
我們走到春熙路街上,看到一個賣啤酒冰淇淋的,二十塊一個,J買了一個,我嘗了一口,挺好吃的。
我們看見一個很大的大熊貓(雕塑)趴在樓上,像是要爬上去;看見一個一百米左右長的彩色板立那兒,很多人在那兒拍照,包括J也去了,各種姿勢都有,一個青年男子作思考的樣子,一個胖小孩兒作金雞獨立等等樣子。
我差點笑出來。
我這樣一眼看過去,只覺得好平啊,很少出現在重慶那種一樓出去是一樓、三樓樓出去也是一樓的情況,視野開闊,這樣的夜景除了地形地勢上的差別,我感覺跟重慶解放碑類似,除了解放碑有個“解放碑”之外。
看微博上說,重慶這幾天的人也是相當多,解放碑肯定逃不脫。
晚九點左右,我們決定坐地鐵回去了。到西河站點門口,我們又是騎自行車回去的,不過一不小心騎過頭了。折騰了一會兒才回去。
到房間里,感覺右膝蓋隱隱作痛,不過不強烈,對我沒什么明顯的影響。
寫了會兒日記,玩了會兒手機就凌晨一點了,我也有點困,倒頭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