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了那個小村子,很美。
我在離開那座城市之前做了許許多多的功課,也和教育局的朋友聯絡過,他跟我說了許多他對支教的想法,所以最終,我選擇在這個小村子落腳。
這個村子里的人口并不多,也許是全部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子。
年長的人不會去計較他們的晚年到底能不能過得很好,但卻很害怕他們子女的下一代會不會有書可以讀。
畢竟經歷過得比別人要多許多,所以再也不想讓這一代的小孩子們也過和他們一樣的生活,一輩子生活在這里,永遠看不到外面的天空,生生世世的都在這個小村子里過活。
所以教育局的人會派來老師,但也僅僅只待很短的時間就離開了,并沒有人愿意留在這里。
這里太貧窮了,相對于大城市的繁華,這里荒涼,破舊,與那些城市簡直沒辦法比。
但我還是決定留在這里。
也許是我愛上了這里的偏遠與寧靜,也許是我愛上了這里獨有的風景,也許還有,我看到那些孩子看我的眼神里充滿了未知與迷茫。
反正太多太多讓我決定留下來的原因。
所以我在這里安了家。
這里的村民都很熱情,特意收拾出了一間沒有人住的空房子給我,又幫我收拾干凈,還送了我許許多多的菜。
我笑著看著外面的天空,哇藍哇藍的顏色,憧憬這未來的美好,笑了。
第二天到班級的時候,我看見了這里條件的簡陋。
課桌是壞了修修了壞,黑板是只有那么一塊完整,其他的都有了裂痕,就連教室,都是漏風的。
但還好現在是夏天,我又在來的路上買了許多的書和本子,勉強還可以應付一下,至于其他的,我還可以聯系我的朋友,反正我有錢,其他的不是問題。
我看著講臺下的一群寶貝,都那樣認真的看著我,眼里充滿著對知識的渴望,我一下子就有了信心。
之后的生活就在這樣平淡而又不那么平庸中度過了。
我每天努力的給我的寶貝們將我學過的那些知識,一邊和他們描述外面世界的美好,看著他們認認真真的模樣,我有了些許的成就感。
這些孩子都是父母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但卻都很懂事,從來不會給人添麻煩,有時候還能給我幫個小忙,我就更加喜歡他們了。
我自己雖然沒有孩子,但我一直幻想著也可以有一個或者幾個可愛的寶貝。
所以現在我把我著泛濫的母愛都用在他們身上了。
我會在課余時間我也會給他們做一些好吃的,給他們補充補充營養。
他們總是受寵若驚的看著我,而后虔誠的吃下去。
我看著他們就會想到我以前,街坊鄰居都是善良的人,偶爾也會幫幫我們母女,或者給我們送些吃的,讓我們生活不那么艱難。
那些老鄰居有的已經去世了,有的搬走了,但我還是會記得他們幫過我,幫過我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