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中芯國際之三劍客

  • 重芯開始的人生
  • 小魚小二
  • 2492字
  • 2021-06-30 23:08:13

“陳老,我有個事情還得需要您幫助”

“什么事,只要我這個老頭子能辦到都行。”

EUV光刻機的事情已經搞定,只等他們后面論證結束,向上匯報了,陳老可不會把余江技術占為己有。

“是這樣,陳老,我跟我的同學還設計了一款手機芯片,但是人手還有些不夠,而且外國人我也不是很放心,所以想在咱們國內找找這方面的人才。”

聽到這里,陳老很是高興,這小家伙覺悟高啊。

“小江啊,你這個想法是對的,

至于你說的人才這方面對我這老頭子來說完全沒問題,你先說說你的芯片吧。”

余江就等著陳老這句話了,有陳老在后面背書,前期人才方面就好辦多了。

“我們設計的這款芯片采用28納米制造工藝,雙核心,ARM架構,性能方面超越目前世面上所有的芯片……………”

一堆專業知識說的余江口干舌燥,拿起桌上的水喝了一大口。

而陳老讓他聊聊芯片是想給他挑挑刺,畢竟余江在光刻機領域已經取得這么高的成就,又去弄什么手機芯片,在他看來有些不務正業。

許老真的很看重他,可聽完沒想到他在芯片這塊也做到了世界領先水品。

“快,小江給我看看你們設計思路”

“不好意思了陳老,這是我們團隊設計的成果,有保密協議,所以………”

“好吧,保密協議是對的,你剛才說的團隊是?”

“就是我跟一幫同學設計出來的”

到這里余江撒了個慌,沒辦法,又是光刻機,又是芯片,這要讓人知道是他一個人搞出來的,那還不把他當外星人研究了。

畢竟余江才大三,接觸電腦才多久,許多專業人士一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到他這里輕而易舉,而且還都是頂尖技術。

“28納米啊,真是了不起啊,雖然我不知道手機芯片的市場規模,但是你這個事業要是做起來前景不小。”

“不光是手機芯片,事業一但做起來,我還會跨入到其他行業,電腦,汽車,家電等等……”

“那就不得了,你這是準備要跟高通,英特爾打擂臺了,看來咱們國產芯片以后就指望你了”

“陳老,您客氣了”

有眼光,有技術,還是個愛國青年,這樣的人陳老不得不喜歡。

“不過有些可惜了,中心的制程工藝只有65納米,你只能找外資企業代工了。”

“啊,中心只有65納米的制成工藝”

聽到陳老的話,余江有些難以置信,后世他可是知道臺積電,三星,中心,都是7納米的玩家,怎么現在差距那么大,他查到的資料,臺積電已經進入到28納米了,只是良品率不高。

“中心現在情況很復雜,這也不怪他們,外人也沒法評價”

聽到陳老這么說,余江想起了后世關于中芯的報道,結束了這次的微電子之旅。

中心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3日根據開曼群島法例注冊成立,

2004年3月18日于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中心的故事極其復雜,而說到中心國際必須的說說中心國際打天下時期的創始人張京,守天下時期的邱慈,以及當代掌舵人梁孟,這三把利劍。

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每隔18-24個月就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隨之提升一倍——摩爾定律。

換言之,根據摩爾定律,同樣價格的電子產品性能,會在18-24個月翻一倍。

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種上成百上千萬個晶體管。

摩爾定律標示著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至少在50多年內,該定律都被認為可靠。

但人類的工藝是有極限的,摩爾定律也不可能一直延續。

2001年,當時的芯片制成工藝是130納米,我們那時候用的奔騰3處理器,就是130納米工藝。

2004年,是90納米元年,那一年奔騰4采用了90納米制程工藝,性能進一步提升。

而當時能達到90納米制成工藝的廠家有很多,比如英特爾,英飛凌,德州儀器,IBM,以及聯電和臺積電。

8年后,2012年制程工藝發展到22納米,此時英特爾,聯電,聯發科,格芯,三星等,世界上依舊有很多廠家可以達到22納米的半導體制程工藝。

但從22納米開始,成了一個分水嶺。

當制程工藝進入14納米時,聯電(臺灣省聯華電子)止步于此。

“聯電”和“臺積電”,曾被譽為世界芯片制造雙雄,這兩家公司,占據全球60%以上的芯片制造份額。

聯電,更是曾經的老大,但是聯電的制程工藝就止步于14納米了。

2017年,工藝步入10納米,英特爾倒在了10納米,曾經的英特爾芯片制程獨步天下,臺積電三星等都是跟在屁股后面追趕的。

但是當工藝進入10納米后,英特爾的10納米芯片只能在低端型號機器上使用,英特爾主力的I5和I7處理器,由于良率問題而遲遲無法交貨。

而在7納米領域,英特爾更是至今無法突破,而美國另一家芯片代工巨頭“格芯”,也是在7納米處倒下的。

格芯宣布放棄7納米,格芯是美國軍方2016-2023年的合作伙伴,美國軍方和航太工業所需要的芯片等都是包給格芯代工的。

但是因為7納米研發成本和難度太大,格芯最終決定放棄7納米。

于是這才出現了漂亮國政府將“臺積電”納入美軍合作伙伴中,并且準備和臺積電簽署2024年后與漂亮國政府的芯片代工伙伴協議。

因為7納米技術,臺積電被漂亮國政府視為“自己人”,而為了長期供貨漂亮國,臺積電也宣布了120億美元的赴美建廠計劃。

漂亮國自己的代工老大英特爾倒在10納米,格芯倒在7納米,而進入更難的5納米,只剩下三星和臺積電。

但三星5納米年初才首發,離量產和高良率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之前提過芯片代工,首發,試產,正式量產,這三階段一個比一個重要。

三星在14納米的良率比不上臺積電,在10納米的效能比不上臺積電,在7納米的研發制程比不上臺積電。

你只有達到正式量產且高良率的時候,才能談成功,目前臺積電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有能力量產5納米的代工廠。

縱觀整個芯片工藝制程的發展之路,真的是斑斑血淚,即便強大如IBM,英特爾,格芯等國外大廠也是說倒下就倒下,說放棄就放棄。

這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程,不成功是大概率的,而成功則需要真正意義上的用命殺出來。則需要真正意義上的用命殺出一條血路。

而后世,中心是唯一一家能拿得出手的半導體代工企業。

而在更進一步的7納米領域(性能比14納米提高20%,耗能降低50%),中心仍然挑戰重重,2020年底試產,但離量產還比較遠。

至于跟進一步的5納米領域,則苦于沒有EUV光刻機成了設想,沒辦法EUV光刻機就是進入5納米之后領域的鑰匙。

但這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后世世界上只剩三家7納米的玩家了,一家臺積電,一家三星,一家中心。

后世中心這二十年的發展路充滿坎坷,除了技術研發的不易外,更伴隨著和老冤家臺積電的恩恩怨怨。

中心這二十年發展史上有三位重要人物,張京,邱慈,梁孟。

張如打下了江山,邱慈穩住了江山,而梁孟則是壯大了江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宫市| 盐城市| 台中县| 罗田县| 曲阳县| 高安市| 南漳县| 牡丹江市| 偃师市| 高淳县| 巍山| 孟村| 星子县| 兴城市| 米林县| 西青区| 崇州市| 白沙| 双桥区| 忻州市| 临沭县| 乐山市| 葵青区| 奉化市| 新化县| 中西区| 新巴尔虎左旗| 沭阳县| 侯马市| 建阳市| 汝南县| 西昌市| 东城区| 江华| 巴林右旗| 潜山县| 安阳市| 黔西县| 绥阳县| 翁源县| 桐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