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竹苑在人氣上更勝從前,但進賬比以前遜色不少。大家跟我談感情,我自然沒法跟大家談錢。其實吧,以前竹苑的會費雖然收得高,我卻換成好壺、好茶、好點心,變著花地給大家還了回去。現在沒什么高額的客單,但經營成本也比以前少了許多,比較之下,真實收入可能差別并不大。
“如果我有這么個茶樓,可能也就對婚姻沒什么想法了。”凌悅玩弄著手里的茶杯說。
“不,還是別干服務行業,別人休息的時候你最忙,一點自己的生活都沒有。天天算不完的帳煩死你!我這是把自己放逐到正常生活之外,不是好事。”想到自己不僅要想怎么賺錢,還得想怎么把賺了錢換成人情讓自己賺更多的錢。覺得服務業的本質就是沒事找事。
對上凌悅仍然滿是羨慕的目光,總覺得在她眼里,可能我只是在謙虛地炫耀自己的成果。這種時候的社交技巧,就是把她認為是麻煩的東西說得好像自己很羨慕一樣……
“自己一個人的確是自由,想做什么做什么,但說不上來為什么,無論我現在有多少東西,都很難擁有安全感……”我這話說得半真半假,安全感我很缺乏,但和自己是否是一個人并沒什么關系。
“的確,有時候吧,覺得能自己自由自在多好!能不考慮婚姻、家庭該多好!但我得闌尾炎那次,幸虧有韓宇龍陪我。就最終打敗了一切對自我的渴望。能有家人,還是很重要的。”凌悅說。“現在咱們還年輕,一個人什么都能干,不覺得多個人有什么區別。但真到有事情的時候,自己一個人面對總好像點可憐呢。”
我給凌悅添了點茶,覺得她說得的確有道理。
第二天,我和凌悅在小城里隨意轉了轉,凌悅表示如果韓宇龍對她不好,她就要來投奔我這個小姑子。我自然是表示隨時歡迎,甚至還有點期盼韓宇龍對她不好了!
第三天,仿佛是聽到了我倆在嚼他的舌根,韓宇龍竟然自己開車過來了!打著來看看我的名義,“順便”把凌悅接回家。
“你這也太黏糊了吧!這才兩天不見就受不了了?”我翻著白眼調侃韓宇龍。
他一向有點痞氣,沒想到如今會這么依賴一個人。
“誰知道你這禍害會給我家悅兒灌什么迷魂湯,萬一她跑了,你哥我以后怎么辦?這好不容易抓到個還算肉頭的。”說著,韓宇龍憐愛地捏了捏凌悅的臉。
“‘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親’的道理我懂,我當著嫂子都只說你的好話,死命給你捧臭腳!”我的白眼都快翻抽筋了,卻依然無法表達我對韓宇龍十分之一的鄙視,這個見色忘義的!
“得了,我也是想著你們倆玩得差不多了,讓你大老遠地送她回去也不現實,我自己來接一趟,興許還能刷刷好感度。”韓宇龍得了便宜,油嘴滑舌地賣起乖來。“你這里我也沒來過,來看看你正好,你也是青年女企業家了,我也得給你慶祝慶祝,千里迢迢來請你吃飯,是不是很有誠意?”
于是我也沒客氣,讓韓宇龍請了我頓海園的大餐……
逛過了小城、吃過了飯,韓宇龍帶著凌悅走了。看著他們遠去,嘴角抑制不住地微笑起來。
這個原本放蕩不羈的花花公子,變化如此之大,讓我有點驚訝又有點陌生,更多的還是發自內心的快樂和祝福。
我們從小一起長大,如今我落得一身情傷,但韓宇龍覓得佳人,也算是連同我的份一起幸福了。
我懷著對過去的執念不愿改變什么,留在原地舔舐自己的傷口。但身邊的人依然在各自的生活道路上前行,遇到新的人,開啟新的生活。于是我們越來越遠,總有一天,我可能連他們的背影都無法再望見。
人和人之間,不過就是互相陪著走一段,有得走得長一點,路上聊得盡興點;有得走得短一點,相隔距離遠一點。最終,都會在某個岔路口走向不同的方向,遇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風景。
這一路,韓宇龍陪我走得夠遠了。如今他有了凌悅,他們會順著另一條路一起走下去。我們在路口揮別,感激彼此的陪伴,祝福彼此的未來。
我也應該從地上站起來,藏好自己的傷疤,繼續前進了。
前樓又傳來一陣讓人感覺很過癮的笑聲,這是過去竹苑里不會有的那么直爽的歡樂氣氛。
不僅僅是尤燁離開了我,吳琛離開了我;也不僅僅是竹苑離開了我,珠珠和雪兒以及這個小城都離開了我。其實所有我所依賴和熟悉的生活,都在不斷離我而去。
也許,竹苑現在這樣也不錯……畢竟連這個世道都已經和之前截然不同了,那些回不去的,就是再也回不去了。
琢磨了數日,我決定約上海園的王總一起聊聊,抱團取暖興許是當下的良策。
“竹苑現在的人群逐漸文藝化、年輕化了,雖然還是比較小眾,但我琢磨著是不是能給海園引引流?”
“當然可以,就是看咱們用什么樣的方式合作?”王總迷著眼睛說。
我是實打實地想做對竹苑和海園都好的事情,我連王師傅都推薦給了海園,王總跟我說話還是一副怕吃虧的生意人樣,讓我心里不怎么高興。
“王總,這些年我也從您身上學了不少事情,對您一直是心懷敬意的。但唐晚晚本不是個生意人。眼下只是覺得大家應該同仇敵愾,并沒有過多的算計。”
王總僵了一下,瞇著的眼睛彎了起來,變成了一副哄孩子的表情。
“唐丫頭,你這樣做生意還沒賠個精光,真是大家寵著你啊!”
“我倒覺得就是因為我對誰都一片赤誠,您們也就不稀罕跟我一般見識了吧。”我注視著王總的雙眸,沒有一絲閃躲。
“但是王某談錢的時候可不談心。”王總的眼眸犀利了起來。
“曾經您提過竹苑和海園可以一起做禮盒,如今做禮盒怕是沒市場了,但是我覺得咱們可以開發一些點心盲盒。所有盲盒都貼海園的標簽,在竹苑里供應,在竹苑進行拍攝的自媒體都能幫著露出和代銷,所有盲盒里附一張海園堂食的優惠券,給海園引流,推動海園的轉型。”
“唐小姐說得不錯,但王某覺得,好像我們海園拿不到什么既得利益啊。如果引流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海園不就只是給竹苑做嫁衣了嗎?”王總說。
“竹苑可以先預付半年的點心訂購費。若是未來產生了額外的訂購,每件銷售的產品再多給海園返10%的利潤點。”
“唐小姐,你做過測算了嗎?你這樣做竹苑的收支能持平嗎?”
“我沒做過測算,我說過我不是生意人,我只是覺得這樣對彼此都好。竹苑現在沒有廚房了,但茶樓總歸是需要些點心小食的,與其從別處買,不如從海園買,還能吃上王師傅做得點心我也心安。”
“哎,我也不知道該說你什么好。”王總嘆了口氣。“點心盲盒聽起來倒是個點子,就是沒有做過市場調研,不敢輕舉妄動。你不懂算帳,我可是要算的!這事還得從長計議,仔細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