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每個人都有那么一個階段吧,離開了家一段時間,再回家時,覺得什么都不適應,家人改變了性格,物件換了位置。
這樣的不適往往是伴隨著爭吵的,可能,人變了,性格也變了,一會到家,說什么都是錯的。
林鑫的高中,是住宿的,一個星期回一次家,一次兩小時,一個月放一次大假,總會給林依然買許多東西,而不吃飯的林依然,又會惹的張志毅一頓牢騷。
林鑫在學校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刷題和想弟弟,再見時,卻不知說什么,只是看著弟弟笑著。
人就是這么奇怪,不見面時,腦子里想的,紙上寫的,心里念叨的,都是那個人;見面了,卻又不知道說什么,只能笑著。
后來林依然開始學交際上的事情,沒想到的是,學習不怎么好的他,說起話來卻很優美。
林鑫林依然,兩人就像是生錯了靈魂,林鑫喜歡林依然的藝術天賦,林依然仰慕林鑫的學習成績。
林鑫:“其實,學好,沒什么難的,我那時候,電視都沒幾個臺,暑假回家只剩下無聊,就背起了書,背著背著就會了,還有數學,也不是我自己想學好的,我二年級的數學老師說考的好有糖吃,我就考好了。”
但林依然當然不相信這幾句輕輕松松的鬼話,他曾經在林鑫的書桌里扒出來她那暑假背的書,雖然字很丑,但很明顯,光三字經就寫了不下十遍。那個連記節名都頭疼的人,背書又怎么會輕輕松松?月餅節,湯圓節,粽子節,吃的倒記的清清楚楚。
林依然知道林鑫吃飯是很挑的,但家里炒的飯,再難吃她也沒嫌棄過,后來他也問過林鑫,為什么,
見過滾雪球嗎,本來只是一小個,不一會就越滾越大。
債務是這樣,矛盾也是這樣。
林依然看出了父母的債務在身,不過變得很消極,他在做一個林鑫長大會還錢的夢,一心想要放羊和搬磚,畢竟,所有人都對他這樣說,說不努力,就回家放羊,或者跟著林守業搬磚。
小孩總覺得學習更難,大人總覺得學習更簡單。
債務問題讓林依然萌生了想搬磚的愿望,但看在林鑫說他聰明的面子上,他還是呆在了學校。
后來,
爺爺奶奶呆在老家,守著早已買好的棺材,
林守業當工頭當多了,也學會了嘮叨,原來,買菜會讓人嘮叨,
林鑫上了大學,做著她需要一輩子去完成的夢,她很幸運,早早的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為怎樣的人,
林依然繼續他的學業……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