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其實不想走
- 穿越到古代做你的愛人
- 作家8mR4mv
- 1001字
- 2021-07-10 13:14:00
有一首歌,“其實不想走”,表達當代青年的糾結與懵懂。如果父母都在茍且,你何談詩和遠方。
做一位遠嫁的女人,你何必糾結離開與存在,如果二十四孝道里,講過一樣,人不能忘本,小時候父母摻扶著你長大了,長大了,你要贍養老人,一樣有些什么想法。
比如,你想干嘛就干嘛,長大成人一樣,為生活笨波,為工作努力,你就不能常回家看看,一家人輪流照看年老的父親,你也一樣像過日子一樣,脫不開身,往往成功的人是如何的忘我境界,只有付出才有回報。
有時間的慢慢積累經驗,突然覺得時間像開了一個玩笑而已,找不到原因,只有硬著頭皮往前沖。原來生活很好,只是自己不承認自己罷了。無奈的思緒,帶不走的疲憊。
劉小敏就是這樣一個人,遠嫁他鄉遇故知,卻不知道怎么悟出胡同道理來。
超市里人滿為患,一群又一群,一又一個,在超市門口閑逛,你肯定為了轉上一天,拼命的購物,轉兩三個小時左右的。也不知道回家。
“買了這么多,幫我算一下多少錢”。
服務員態度很好,只是有時候也不愛搭理你,緊張的刷著存在感,刷著條紋碼。
刷完商品說:“一共一百六十元”
“你是刷卡,還是現金”
“掃二維碼,微信支付”
劉小敏從包里取出來錢包,翻看銀行卡,“刷卡吧,刷卡可以嗎?”
“行,可以”
服務員態度很好,取出來pos機給了劉小敏,“你的這張卡余額不足”
“嗯,等會,我再找別個卡”
換了一張工商銀行卡,卡上有余額,在電腦上一覽無余,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富足,承擔著一個人的富余。做一個富余的寶媽,富富有余,多好啊?有誰不是因為銀行卡來衡量金錢的重量。
網上的理財大叔劉先生,每次買理財都定投,定投了一年,掙了一萬多,就是一種知足。
知足常樂,有誰跟錢過不去,曾幾何時。魏一凡就這樣,為了掙錢,拋家棄子去了遠方,掙錢不容易,花錢也不容易。
非常時期,非常節儉,這個夏天你會吃上小時候的味道,你會走街竄巷,尋找舌尖上的味道,會買到便宜的一元小食品。一個冰糕,一塊豬油糖,一瓶92年啤酒,一件小時候玩過的玩具,一個難以忘記的回憶。
“給我買包煙”
“還是老牌子”
“嗯,就是,一條多少”
“沒事,可以便宜十元,一百七十元一條”
“那不好意思,一百八十元一條,買一條”
魏一凡隨手掃了碼,拿著香煙離開了小賣部。
開著車慢慢的離開了街道,有人約著吃飯,一樣是開心的事,夏天支鍋,踏青的人很多,你可以一個人開車去郊外轉轉,郊外視野開闊,一眼望不到天的油菜田地,綠油油的遠山和草地。去郊外轉轉,每一條道路如新,嶄新的一天。耶,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