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降落前,強忍頭暈惡心的感覺看完這一章節的故事,合上書的同時立刻抬頭看向飛機窗外以緩解此時此刻的不適。
一馬平川是我從空中看到的呼和浩特的第一感覺,心中不由的感慨內蒙大草原確實名副其實,雖然此時此景并沒有看到多少綠草青青。
短暫的顛簸調整后,雙腳第一次踏入呼和浩特的土地,雖然此次僅是在白塔機場做短暫的中轉,但我依然在觀察區分著這里與別處的不同。
首先,白塔機場的整體布局與國內其他我去過的任何一座機場都不相同。大多數機場都是比較緊湊的三層或者四層樓,樓內會盡可能的利用好可以利用的空間。然而白塔機場就是一個很長很長的長方形結構,一樓為到達區域,二樓是出發和安檢進站區域。由于我轉機的緣故無法出站從外向內再走一遍,但是從機場大廳的穹頂結構可以推測出整體的架構!在不斷向內前進的過程中,候機樓內機構再一次讓我有個內蒙土地之大的感慨,完全沒有絲毫吝嗇的感覺。
其次候機樓內商業的布局也同樣很豪放,整個通道從南到北(也有可能是從西到東)目測應該是有超過一公里長,左側旅客休息區和右側商鋪之間有接近10米的通道,零散的旅客不緊不慢的步履其間,感覺又是空曠!涉及的商鋪也是星星點點,完全不介意是不是需要集中吸引過客的感覺。
最后,在我等待登機的登機口對面有家格日勒阿媽羊湯小館,店內面積不大,在青海的話應該就是平時我去吃早餐的羊腸面,羊雜湯館類似!本著既然來了內蒙就該嘗嘗當地美食的態度走進這家小店,因為是下午3點多不在飯點的原因,店內沒有一個客人,看過菜單后決定點一碗羊雜面。沒吃之前內心基本已經很清楚大體的成品及其味道!但還是因為自己走哪都喜食面食的西北胃和挑剔的味蕾的緣故,依然花大錢嘗了這碗羊雜面!面碗很大,第一眼是在一碗紅油之間點綴著各式羊雜部件,特別讓我覺得新奇的是里面居然還有羊血,這應該是與西北羊雜最大的區別了。中間是蔥花和香菜碎,端至面前撲鼻的羊肉味填滿了整鼻腔,對于喜食羊肉的人來說應該是很香,出乎我意外的是這股香味并沒有參雜我預計中的那種油膩的羊膻味!第一口吃羊血,很嫩!如果不是在羊雜店里吃的話你告訴我是鴨血我也會信(沒準真可能用的鴨血)。之后是一口湯,很鮮,辣油香而不辣;到胃里很暖,很舒服!之后是一口面,面到嘴里有點硬,屬于機器壓制的面條,雖然筋道但是缺少了手工面入口的Q彈和面香!之后就是面條和羊雜一起的大快朵頤!最后我覺得這個羊雜面應該屬于西北的羊雜湯與重慶小面的一種結合,直到我走出面館之前聽到店員滿口濃郁的重慶方言,更是確信了我的這種想法。
白塔機場以后是否還有機會再來,不得而知,但是內蒙的大確實在這一次深深的烙印在了我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