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動蕩港九社(下)
- 港綜:1991追緝令
- 賽北峰
- 2098字
- 2021-09-15 09:00:00
這天方禮賢把沈君誠招致麾下。
僅僅隔了一周。
方禮賢就接到唐寶儀的電話,她已經回港,這意味著港九報社的收購談判也即將開始。
早在唐寶儀回港之前,就有財團與唐寶儀接觸過,但具體的收購方都有哪些,始終沒有水落石出。
方禮賢一直密切留意這方面的新聞,香江媒體整日都在報道收購方的資料。
不過這些報道普遍是捕風捉影,雖然媒體提到唐寶儀正與某家財團磋商談判,可是消息并沒有得到相關方的證實。
包括唐寶儀自己在內,她從來沒有明確向公眾說明,她的談判對象是誰。
因為牽涉到商業機密,方禮賢也沒有向唐寶儀打聽。
他一直在耐心等待時機。
一晃過去了半個月,方禮賢的十件唐三彩終于被銀行接收,抵押貸款全部批下來,這是一筆足有兩千萬港幣的龐大財富,足夠方禮賢參與到港九報社的收購里。
彈藥已經充足,方禮賢立刻打電話給唐寶儀。
“江太太,你最近有時間嗎?我想請你吃頓飯。”
唐寶儀詫異他的言行。
回港后唐寶儀沒有空閑過一天,她的所有時間都用在了商業應酬上,她對方禮賢提過這個情況,方禮賢應該知道她最近非常忙,沒空理會私人交際。
唐寶儀就問他:“阿賢,你講實話,是不是遇到什么難處?”
方禮賢坦白回答:“沒有難處!我想找你談一談,有關港九報社出售的事情!”
“你想了解哪一方面?”
“我想買下港九報社!”
“你是不是在開玩笑?”唐寶儀訝然失聲:“我家的報社價值幾千萬港幣,你怎么買?難道你的漫畫公司在一個月內掙了幾千萬?”
方禮賢知道她會懷疑自己的資金來源。
所以方禮賢早就做了準備。
他解釋道:“我最近引入一位戰略股東,他家里以前做古董生意,存了一筆資金,這個行業沒法擴大經營,他就想另尋投資,于是找上了我,成了我的合伙人。”
他所說就是沈君誠,但這只是借口,他僅僅是雇傭沈君誠,并沒有給予任何股份。
唐寶儀聽了以后,心里苦笑起來。
方禮賢的漫畫公司價值只有幾十萬,按照潛力來說,根本不值得投資,之所以有股東找上門,恐怕是專門為了收購港九報社,畢竟方禮賢救過江文基的命,由方禮賢牽頭,唐寶儀應該會酌情給予優惠。
但港九報社是祖傳家業,唐寶儀不可能廉價發賣。
她不會對方禮賢讓步:“阿賢,既然你張了口,我愿意和你談!你說個時間與地點,咱們當面談,把那位股東也叫上!”
方禮賢把時間選在次日的早茶期間。
地點定在半島酒店。
等到第二日。
方禮賢帶著沈君誠一塊赴宴。
在宴席上,雙方所聊幾乎都與收購報社無關。
期間唐寶儀一直在打聽沈君誠的家世。
唐寶儀判斷真正要收購港九報社的人是沈君誠,而不是方禮賢。
但唐寶儀問過以后,發現沈君誠并不是出身城中望族,她就有些失望。
這頓飯,吃的時間比較短。
等散席以后。
唐寶儀回到轎車上,拿起大哥大,不停撥號碼。
她是在聯系熟人,調查沈君誠的背景,結果她認識的社交圈里,沒有任何人聽說過沈家名號。
她還有不少富豪朋友是收藏家,嗜好玩古董文物,她就繼續聯系,一問之下,竟然把最近震動香江收藏界的唐三彩給打聽了出來。
十件唐三彩的抵押全部是由沈君誠經手,他從五間銀行里貸了兩千萬港幣出來,這讓他在香江收藏界乃至整個商界,都已經小有名氣。
得到這個消息后,唐寶儀還是相當意外的。
只聽她在電話里問:
“傅生,那十件唐三彩真的價值兩千萬港幣?”
電話那頭回道:“人家僅僅是把唐三彩抵押給了銀行,貸款是兩千萬,假如全部拿去拍賣的話,這個錢至少會翻一倍!”
“也就是說,那位沈君誠先生,家資相當雄厚嘍?”
“能一下子拿出十件極品唐三彩,他家里估計還有存貨,財力應該低不了!他家是不是介入了報社收購?”
“不錯,而且非常有誠意!”
“等收購結束,咱們一塊出來吃頓飯,我想見見他,他家的唐三彩獨一無二,我實在是中意,非得找他購一件不可。”
這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唐寶儀一口答應,又笑道:“倘若傅生你開口,他肯定不會拒絕。”
這位傅生做地產生意,是身家幾十億的大亨,拒絕這樣的大人物,不利于在香江商界里馳騁。
唐寶儀掛上傅生電話后,馬上聯系方禮賢:“阿賢,把你的團隊派來吧,咱們先磋商一次。”
有了唐寶儀的口風。
接下來的收購談判進行的非常順利。
但一件意外變故,突然打破了雙方融洽的關系。
這天早晨六點鐘,方禮賢剛剛起床,正準備出外晨跑,忽然接到沈君誠的電話。
“方生,出大事了!”
“大事?什么事?”
“你有沒有看今天的報紙?”
“我還沒有出門呢,到底是什么新聞?”
“昨晚凌晨,港九報社設在柴灣的印刷廠失火,燒傷了幾個工人,目前仍在醫院搶救。”
聽聞印刷廠失火的消息,方禮賢下意識認為是意外。
但沈君誠卻有不同看法,他判斷這不是自然事故,而是一場受人指使的蓄意破壞。
“方生,雖然報紙上說,這場火只是意外,但我認為這是人為事故。”
“人為?你覺得是有人在故意縱火?”
“十有八九是這樣!”
沈君誠為什么會有這種看法?
因為太巧了。
早不失火,晚不失火,偏偏等到收購報社的關鍵時刻,報社旗下的印刷廠卻失了火。
一家報社的核心資源是報紙,印刷廠承擔著制造報紙的重任,一旦失火停工,那么銷量就會遭遇嚴重打擊。
而如果銷量開始巨跌,報社的資產價值也會隨著大打折扣。
毫無疑問,這場失火事故,會讓唐寶儀承受不菲損失。
那么誰是受益者呢?
收購方!
收購方可以使用失火為借口,認定報社的凈資產下降,從而壓低收購價格。
所以沈君誠才會認定,這場事故是有人在幕后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