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兒出生在一個異常富貴的家中。可她的出生,似乎并沒有給整個家帶來哪怕一絲的喜悅。
原本充滿期待的父親在看到她后失望的搖頭離開,母親在看到了她后更是失望的哭了出來:
“女孩兒,為什么是個女孩兒!”
是的,為什么是個女孩兒?
如果是普通的人家,那生出男孩女孩倒也無所謂,可在林家,可在這漩渦中心的朝歌朝堂,只有男孩兒是家中長輩想看到的。
這里是朝歌,曾經被稱為“人之極”的地方。雖說遠比不上當今的“人之極”京城,但也是遠比洛陽等地繁華的大夏朝故都。
這么龐大的地方,自然有無窮無盡的權利斗爭,官場糾葛。
林家本是朝歌內一普通的貴族,可林府林家的地位,卻是跟著家主林安官職太師而水漲船高,一夜之間變得風頭無兩,成為了整個朝歌數得上號的名門望族。
可這靠著家主林安一人的太師職務得來的地位,似乎一點也不牢靠。更何況林安這太師職務在眾多才華橫溢的年輕后輩面前,也是岌岌可危。
想要穩固住自己的地位,想要穩固住家族的地位,對于林家林安來說,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趁著自己還有足夠的影響力,將自己的兒子捧上朝廷,加官進爵。只有靠著更加年輕有前途的后代地位,才能讓林安繼續坐穩太師的職位。
林安的長子,便是這樣被捧為了兵馬大將軍。
可誰知這個兒子在長期鎮守北邊,見多了北邊流民的苦難生活后,竟然心生憐憫,向大夏朝末代皇帝求情希望寬赦流民。
要知道那些流民大部分可是叛國逆臣,如此為叛賊情,雖說末代皇帝并未責罰,但也在心中為這兵馬大將軍的前途劃上了句號。
可林安只有這一個獨子,若是獨子的前途被毀,那就代表著,他林家也走上了末路。于是林安開始迫不及待的繼續生子,他需要其他的兒子來為自己,來為林家延續繁華。
至于為什么不能是女兒?因為整個大夏朝,沒有任何一個女子有地位。
于是林安的那個大女兒,就這樣從出生開始便被扔給奶媽,成長于偏院。
父母不會來看她,只有奶媽一心一意的把她拉扯長大。
后來林安的各房妻子又產下了多個兒子,無一例外,全是兒子,林安大喜,費勁心思培養這些孩子,再也沒有過問過女孩兒。
可女孩兒在奶媽的照顧下生活的很是開心,偶爾還有年邁的管事爺爺帶糖給她吃,雖說清貧寂寞,但也無憂無慮的度過了童年。
但在女孩兒九歲那年,她在偏院玩耍的時候,被一名誤闖的王族少爺撞見了。
女孩兒雖然不過九歲,但那絕美的臉龐已經初具雛形,王族少爺立刻喊來了林安。
“太師,這是你女兒?怎么會在這外府?”
“正是。”
“幾歲?”
林安不知,猶豫了片刻,從一邊走過來護住女孩兒的奶媽開口:
“小姐九歲。”
那王族少爺聽了這話大喜,對林安說:“等她十二歲時,將她許配給我如何?”
聽了這話,林安自然是大喜過望,原本毫無作用的女兒,竟然能攀上王子的高枝,他自然是連連答應。
只是那個照顧女孩兒九年的奶媽,聽了這話之后立刻對林安說:
“老爺這可使不得啊!十二歲的小姐怎么能就嫁人呢!”
可林安,哪里聽得一個奶媽說出這種話,攀上王族的機會可不多見。他一個耳光扇了過去,打得奶媽飛出數米,吐血不止,氣絕當場。隨后對其他下人吩咐:
“處理一下,然后把小姐帶回內府,這什么不三不四的下人,帶著小姐來這種地方玩,該死。”
隨后就攬著王子朝別院走去。
他這話算是給王子說明了,女孩兒是嬌生慣養的林府小姐,配得上他這個王族少爺。
可年幼的女孩兒什么都不知道,她只看見了養育了自己九年,疼愛自己的阿媽,就這樣倒在了地上,似乎很痛苦。她掙扎著想跑過去抱住阿媽,就像她平常生病的時候,抱住阿媽一樣。
給阿媽摸摸頭,給阿媽喂湯藥。
可她無法靠近她的阿媽,下人們都拉著女孩兒,要把她帶回內府,要讓她過上本該有的錦衣玉食的生活,然后養得白白胖胖的送到王子府上。
女孩兒哭著撕喊著倒在血泊中的阿媽,可現在阿媽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溫柔的答應著她然后再抱住她了。
女孩兒就這樣被帶到了內府,住在見所未見的空闊房間中,被一堆丫鬟好生服侍著。
可她還是哭著喊著要找阿媽,丫鬟們沒人回答阿媽在哪兒,女孩兒就這樣被養在了深閨中。
偶爾那位管家爺爺會來看女孩兒,女孩兒就會問爺爺阿媽去哪兒了。可爺爺也沒辦法回答,只能苦笑著說:
“阿媽在這大房子外面等著婉兒,等婉兒長大了,就能看到阿媽了。”
從那天起,女孩兒就無比的渴望著長大。長大然后出去見阿媽這個信念,支撐著女孩兒度過了那沒有任何玩伴的孤獨的三年。
女孩兒的十二歲的日子終于來臨了。那天丫鬟們為她盛裝打扮,她滿心歡喜,以為自己走出這扇三年不曾踏足的大門后,便可以看到笑臉迎接自己的阿媽。
可是門外的,不是阿媽。
是一個滿是紅色繡球的八抬大轎。
女孩兒哭了出來,哭得那么的無助:
“阿媽,阿媽呢!”
守在一邊的老管事輕聲安慰著,可無濟于事,女孩兒越哭越傷心,越哭越大聲。
其實十二歲的她已經全都知道了,從周圍丫鬟的竊竊私語中,從林爺爺對自己的詢問躲躲閃閃的眼神中,她已經明白了一切。但她不愿意相信這是真的,執著頑固的相信著那個所謂十二歲就能見到阿媽的謊話。
可直到真正面對這一天時,她還是把這么多年來憋著的傷心,一同哭了出來。
女孩兒哭著上了轎子。女孩兒的哭聲也漸漸被周圍揚起的歡快的鑼鼓聲,鞭炮聲給蓋了過去。
轎子外面是歡聲笑語鑼鼓喧天,轎子里面是泣不成聲淚如雨下。
不知道走了多久,轎子停了下來。女孩兒頭上蓋著紅巾,她什么也看不到,只能感覺到自己被一個人引導到了一個房間中,坐到了一張蓋著紅色被褥的大紅床上。
過后就是幾個時辰的安靜,女孩兒只能坐著等待有人來解開她的紅頭巾,而解開她紅頭巾的那個人便會是她以后的夫君了。
可她不想嫁人,她只想見阿媽。
等了好久好久,她聽到了有人走進房間的腳步聲。那人一步一步的走了過來,停在了女孩兒面前,伸手掀開了紅頭巾。
是那日在林府見到的王族少爺。
可他現在雙目圓瞪,嘴角甚至還在不停的冒出鮮血。
女孩兒驚呆了,連忙后退。可隨著王族少爺倒地身亡,女孩兒看到了他背后持著鮮紅長刀的林爺爺。
婚房外,早已是戰火連天,死人鋪滿了整個院子。
其實女孩兒成婚這天,就是林安林家勾結當今尊皇帝發動叛國的一天。那天整個朝歌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可女孩兒還是在老管事的保護下,毫發無損。
之后便是改朝換代,林安因為開國有功又被封為了太師,整個林家遷至京城,繼續做豪門貴族。
可女孩兒的好日子,并沒有到來。老管事因為那晚第一時間去救了女孩兒,讓本來由他保護的小少爺被敵人亂刀砍死,被林安重重的責罰。
女孩兒也被視作害死小少爺的罪魁禍首,更加不受林安的待見。
于是林安完全把自己這個女兒當成了聯姻的工具,他不知疲倦的找來了一位又一位的貴族公子,希望他們能娶走女孩兒。
可縱然女孩兒花容月貌,當他們聽到女孩兒曾與前朝王子聯姻,并且在成婚當天王子慘死天下大變后,便一個個打消了念頭。就算有些見色心起不顧忌諱之人,也會被家中長輩全然否決。
這林府上有個克夫甚至克國運的千金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偌大的京城。
于是女孩兒應該是嫁不出去了,她就又被冷落在了林府的外府偏院。
不過還在還有老管事能陪著她,她也把老管事當做親爺爺一般。
可命運總是愛捉弄人。
來到京城的襄陽王和洛陽王聽說了這個傳聞,想來林府內見見這個女孩兒。林安也是沒法推辭,便領著來到了偏院。
可一入偏院就看到女孩兒正在照顧被林安重罰后生命垂危的老人,正在細心的給老人喂粥。
堂堂太師的千金竟然對著普通的管事如此貼心。洛陽王和襄陽王看著眼前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
洛陽王膝下無子,襄陽王也只有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绔兒子。他倆決定將這個善良的女孩兒收為義女。于是洛陽王成了她義父,襄陽王成了她叔父。
此后女孩兒的日子開始好了起來,偶爾去洛陽有柳兒陪伴的日子更是她最快樂的時光。
在林府中她作為洛陽王的義女,也不會受人冷落了。只是說來難受,她明明就是這個家的女兒,為什么還得靠著別人給的義女身份來獲得家人的認同。
她對這個家,沒有任何好感。她寧愿繼續住在偏僻的偏院,也不想回到內府看父親哥哥的臉色。
不過在女孩兒十七歲那年,又發生了一件足以改變一切的事情。
女孩兒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她只記得那天晚上林爺爺焦急的把她從暗門帶出了林府,然后在一群黑衣刀客的保護下,開始了長達三個月的逃亡之旅。
可就在逃亡之旅的最后關頭,一直保護女孩兒的老管事,也是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