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這些巨魔戰士裝備簡陋至極,但是戰斗力絲毫不減。
一次次靠著掌中大腿般粗細的骨棒,硬生生敲開了眷族兵團的防御陣線。
跟同階哥布林相比,同為高階的巨魔戰士,在力量、體魄、生命力等諸多方面,都有碾壓優勢,巨魔并沒有什么過人的特殊法術,只有超人一等的基礎素質。
目前,雙方之間交鋒進行的如火如荼,面對巨魔兵團的狂暴進攻,己方唯有被動防御。
寧森最新整合的一只哥布林重甲戰士千人團早早頂在最前面,靠著略勝一籌的精良盾甲勉力維持著防線。
手上除了少部分預備隊和刀斧手,幾乎所有精銳戰士都已經披掛上陣。
他們每一位都飽受戰陣考驗,加上精良無比的裝備,暫時可以做到拒敵方巨魔戰士于墻垛之外。
這一刻,雙方正圍著墻垛和云車之間的方寸之地血腥廝殺,寸土必爭。
另一支哥布林短矛投手千人團則是不斷向巨魔兵團發起攻擊,盡管鋒利的短矛能夠扎進敵人身軀,但是經過皮膜和肌肉組織重重阻隔,結果特別令人沮喪,很難造成致命打擊。
當然,寧森并不指望最新裝備的短矛能夠干掉巨魔,那完全是不切實際的異想天開。
不過他也不是吃干飯的,短矛尖端采用古老的三棱結構,這種冷兵器時代的巔峰之作最早記載于《毛詩.秦風.小戎》,不但有利于刺穿巨魔表層皮膜,而且造成方形窟窿傷口不利于止血和愈合,就連矛身最前端部分也做了細微倒鉤設計,傷口處理不當,還會造成多次傷害。
實力不夠,詭謀來湊。
寧森為了這場反擊所做的各項準備,可以說從雙方開戰的第一天就已經開始了,一直都在暗中收集敵人各大主力兵團的詳細數據,其中王牌巨魔兵團無疑是主要針對目標之一。
果不其然,這種針對性出裝取得了顯著效果,換來己方殺傷力進一步增強,反觀敵方巨魔戰士則是愈合能力受到限制,一進一退之間導致巨魔兵團體力迅速流失,與以往相比,猛烈攻勢維持的時間足足縮短了三分之一。
任何一位合格的指揮官都不會放任王牌軍團落到體力告罄的地步,更何況對手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明顯上升了一個檔次。
為了保險起見,遠征軍指揮官不等巨魔兵團體力下降到臨界點,就已經發出了輪換命令。
于是敵方陣型緊跟著有所改變,先是中軍進一步壓前,其中被哥布林重甲戰士層層保護的射手兵團全力爆發,無數飛矛迎面而來。
敵人使用的飛矛更為短小精悍,重量更輕,射程更遠。
瞬間給墻頭上所有兵團造成巨大壓力,巨魔兵團則是趁機放緩攻勢,緩緩拉開距離做好準備撤離。
最多只需要半分鐘時間,等到中軍千人重甲兵團抵達云車底部預定位置,就可以全部撤退。
這就是敵方指揮官所用的“疲勞戰術”,前鋒、中軍、大營,三軍交替,輪轉不休,倚仗巨魔兵團強悍的恢復力,不住撕扯防線。
不得不對梅翎語徹底心服口服,真要論戰略眼光和全局掌控,小哥倆加起來都不是對手。
勝負手逆轉的時刻已然悄然臨近,眼看自家小兄弟出戰在即,寧森身為二兄必須要交代兩句。
這個時候也顧不得什么羞恥之心了,不都說人不中二枉少年嘛。
可是給他整點啥好呢,不如缺啥補啥。
眼瞅著巨魔兵團攻勢開始放緩攻勢,沒有功夫慢慢思考,寧森只能想到《孫子兵法·始計篇》中廣為流傳的金句,眼睛頓時一亮。
“兵者,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逸而勞之,親而離之?!?
面對寧森頗為熱切的眼神,朱曉龍還是默默承受了很多期待,表現相當配合。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看起來兩個人跟發神經沒什么兩樣,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你一句,我一句,但是小哥倆念到最后一句的時候,卻是不約而同的大笑起來。
作為戰爭三要素之一的重要組成部分,士氣這種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嚴重影響戰士們的作戰狀態。
他們小隊的作戰計劃說穿了一文不值,就是圍繞著雙方之間的士氣做文章,如何才能提升己方同學的信心,只有克敵制勝,才是唯一出路。
具體一點來說,就是“三板斧”。
不久之前丟下的第二道防線,以火攻之術出其不意的給了哥布林遠征軍一記迎頭痛擊,勉強算是第一板斧;剛剛的攻防戰力挫巨魔兵團,打亂對方的進攻節奏,逼迫敵方指揮官臨時換將,堪稱第二板斧;即將發起的反擊則是第三板斧。
現在前兩斧取得成功,很快就會輪到他們上場。
朱曉龍當然能夠明白兄長的良苦用心,也知道為什么要以兵家制勝之道鼓勵他,因為預定計劃最終能夠取得多大戰果,主要看自己最后一板斧能夠發揮多大作用。
此刻關卡后面近千精銳兵團都以朱曉龍馬首是瞻,他輕輕朝著寧森點點頭,表示自己都明白。
然后朱曉龍堅定不移的將左手握拳放在胸膛之上,開始他鄭重其事的宣戰儀式。
“隨我出戰,不死不休;沖鋒陷陣,有我無敵~”
盡管聲音并不洪亮,但是攜帶著坐下純血紅龍之威足以震懾全場戰士,那股子“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意志,深深植入在場每一位戰士腦海當中,僅僅只是一句話功夫,就樹立起足夠的威望來。
要說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是他自己的眷族兵團,在龍槍特性意志延伸之下,朱曉龍迅速跟身后三百余位高階狗頭人眷族的精神意志緊密連接在一起。
狗頭人龍血戰士忍不住緊握手中的火焰尖槍,龍血沸騰,戰意激昂;狗頭人龍脈術士激發變身法術半龍之軀,周身覆蓋著堅韌鱗甲,可以提供強大防御,背后肋生雙翼,能夠靈活自如的低空飛掠。
眾志成城,士氣可用。
深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對士氣的重要影響,朱曉龍當即一騎當先,順著坡道沖上關卡,率先朝著有序撤離的巨魔兵團發起了沖擊。
三百余狗頭人精銳緊隨其后,如果眷主要戰個痛快,他們這些眷族可以不計生死;即使眷主要不死不休,他們這些眷族也只有舍命相陪。
此刻朱曉龍帶領麾下狗頭人兵團直插后撤之中的巨魔兵團,他只盯著那些巨魔戰士中的超凡巨魔動手,破壞局部巨魔小組內部組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