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天衍寶鑒
- 千機魔盒
- 竹中侶
- 3289字
- 2021-06-17 10:26:48
劍閣本是鑄劍世家,內(nèi)部權(quán)力的更迭向來以血脈傳承為宗旨。雖然鄭一銘橫空出世把劍閣帶上巔峰,后又不斷招收門徒成為江湖第一大門派,卻依舊承襲這一宗旨。鄭佩言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下一任掌門的接班人,無數(shù)的資源和卓越的天資,他的武學(xué)之路高歌猛進從未遇到過坎坷。今日這異域刀客出言不遜,正好拿他開刀在江湖上揚名立威!
“閣下小覷天下英雄,一番狂言狂語之后想就這么走了?”
刀客打量了一番眼前攔住他去路的鄭佩言,毫不在意地說了句:“我要下臺尚有十步,就看你有沒有能耐阻止我邁出這十步了。”
鄭佩言何時被人如此輕視過,當(dāng)即怒起心頭提劍便刺。這一刺看似激憤魯莽實則暗藏殺機,長劍直指刀客眉心瞬間即至。
就在眾人皆以為鄭佩言不過如此時,卻見他劍身暴起數(shù)道劍氣正好封死刀客的閃避空間。
那刀客并不驚慌,他右手快如閃電,只見一道寒光閃過,長刀出鞘在身前不停圓轉(zhuǎn),將鄭佩言的劍氣盡數(shù)攪碎。
鄭佩言一擊無功,身影四散如鬼魅一般飛得擂臺上到處都是,讓人無法辨別哪一道身影才是真的。
那刀客止住腳步,看似身形未動,整個人的朝向卻在不停變換。他知道擂臺上這些并非虛影,而是身法太快所致,鄭佩言正在尋找出劍的角度和時機!
幻影跳動越來越快,刀客身形似乎略有遲滯眼看就要跟不上了。鄭佩言知道機會來了,滿場幻影歸于一處,劍若流星仿佛刺破了空氣直接刺到刀客身后,快得令人驚嘆。眼見就要刺入刀客后背,鄭佩言再度發(fā)力,長劍吐出劍芒透體而過,在地面炸起無數(shù)碎石。
心鄭佩言心中一喜卻又緊接著馬上一驚:“不好!”原來刺穿的是虛影。
危機從一側(cè)傳來,刀客手握長刀自上方攔腰砍下,刀刃處隱隱有電光閃現(xiàn),行進間似聽聞雷霆之聲,若被砍中必然一刀兩斷分尸當(dāng)場。
鄭佩言急忙一掌撐地身形向后彈起,刀尖堪堪貼著腹部劃過,險些將他開膛破肚。
臺上劍閣弟子齊齊松了口氣,掌門鄭天成卻仍是眉頭緊皺。
卻說那鄭佩言躲過催命的一刀剛剛落地,卻是長劍拄在身前右手捂著肚子嘔血不止。眾人見狀大驚,原來剛才那一刀雖然沒有砍中,但刀身的暴烈內(nèi)力已經(jīng)傷到鄭佩言的內(nèi)腑。
刀客也不殺人,只是笑問:“閣下還要阻攔在下嗎?”
“佩言退下!”臺上鄭天成喝道。
鄭佩言已知不是對手,此時又身受重傷,雖然顏面大失也只能退下擂臺。
鄭天成一揮說道手:“天擇,你去!”
“大哥稍待,小弟去去就來!”
鄭天擇是鄭天成的胞弟。自鄭一銘以來,劍閣數(shù)百年來以劍稱雄,而鄭天擇卻不喜歡練劍。只因他生得高大粗壯,又天生神力,三尺長劍握在手里輕飄飄的很不帶勁。鄭天則偏愛于拳腳,數(shù)十年苦修橫練功夫,尋常刀劍難傷分毫。二十年前進入大周天后,一身渾厚精純的內(nèi)力難逢敵手。
上得擂臺后鄭天擇不敢怠慢,此人輕松打敗鄭佩言實力不容小覷。這個大侄子雖然浮躁了些,對敵經(jīng)驗淺薄,但也是實打?qū)嵉拇笾芴炀辰纭?
刀客見鄭天擇不用兵器上來挑戰(zhàn)自己微微覺得有些驚訝,不過此人氣息渾厚凝練,鋒芒內(nèi)斂,整給人的感覺就像遠(yuǎn)處的山岳一般沉穩(wěn)厚重。
高手對決,雙方都是一臉凝重,鄭天擇內(nèi)力凝于雙手,左手為拳右手為掌,雙手逐漸化為赤色,好比燒紅的鑄鐵一般,蓄勢之后鄭天則率先發(fā)功攻勢拳掌交替攻向刀客。
刀客立馬沉腰,周身氣勁環(huán)繞,雙手握刀迎著沖過來的鄭天擇一刀劈下。
鄭天擇不閃不避,前臂交叉架住長刀,兵刃與血肉之軀相接,竟然發(fā)出金石碰撞之聲,鄭天擇的金剛氣勁果然不負(fù)金剛之名。
一刀劈下,刀客已知對手深淺,隨即抽刀回身連連劈刺,呼吸間已遍攻對手咽喉、肋下、雙眼、等多處要害。然而鄭天擇徒手極為靈活,守得密不透風(fēng),令刀客一輪攻勢下來寸功未見。
此時鄭天擇窺得時機,雙手化作爪扣發(fā)動迅猛攻勢。
刀客感覺到鄭天擇帶起的勁風(fēng)都灼熱得很,于是內(nèi)力護體沉穩(wěn)招架。場外的看客難得有機會見到如此絕頂高手對決,看得目不轉(zhuǎn)睛,希望能從中有所啟發(fā)。
一個時辰過去,二人對拆了數(shù)百招皆是中規(guī)中矩。高手對決一招定勝負(fù)那是笑話,在未莫清對手的路數(shù)之前,除非實力懸殊,否則不可能一招制敵,最大的可能就是兩敗俱傷。
此時酉時已過天色漸暗,劍閣弟子四處點起火把。看臺上、山石上、樹上亂坐著的人也都不舍的離去。
只見鄭天擇再次發(fā)力,上身衣物崩碎,整個人如煅燒出來的銅人一般。他周身灼熱氣浪散開,逼得擂臺邊的人紛紛運功抵擋,更有功力不夠的慌忙躲開。
眼見鄭天擇氣勢越提越高,刀客三分凝重七分興奮。他長刀斜指內(nèi)力凝聚,四周狂風(fēng)大作,長刀再次握至身前時刀身電光乍現(xiàn)。而此時的鄭天擇渾身似要融化一般,身后的擂臺下數(shù)丈之內(nèi)已無人站立,全都被灼熱氣浪逼出老遠(yuǎn)。只聽他一聲爆喝,整個人激射而出沖向刀客,所過之處石臺化開一道淺痕。
刀客內(nèi)力提至巔峰狂風(fēng)反而漸止,全身內(nèi)力注入長刀隨后轉(zhuǎn)身騰躍一刀劈出。刀罡裹挾著電光以雷霆之勢斬向鄭天擇。鄭天擇雙臂上舉,刀罡轟隆隆透體而過,長刀劈在手臂上再難寸進。
而此時鄭天擇身上赤色逐漸褪去,上身油光锃亮。見對手氣勢回落,鄭天擇正要起腳飛踢,哪知手臂上的長刀忽然再次雷光炸起,他心中一驚急急提氣抵御。鄭天擇雙手紅光才起,那刀客大喝一聲,雙手握緊長刀猛力回拖。鄭天擇手臂上一陣電光跳躍,霎時間炸得皮開肉綻。他身形連連后退,一雙手臂血肉模糊顫抖不止。
此時滿場寂靜,包括五大派在內(nèi)的人無不震驚,這名不見經(jīng)傳的異域刀客,竟然如此強勁,連敗劍閣兩名高手,那鄭天擇的實力可僅次于掌門鄭天成,江湖上能與他對招的人屈指可數(shù)。
“承讓!”
對于鄭天擇,刀客雖然勝了但心中還是留有一分敬意,這是一個不多見的強者。
隨后他原地盤坐,養(yǎng)神調(diào)息。照規(guī)矩今天的挑戰(zhàn)時限已過,劍仙城內(nèi)不得生事,現(xiàn)在可以靜心調(diào)息不必再戰(zhàn),但是刀客卻傳聲道:“在下就在此處靜候各位英雄賜教,無論何時!”
眾人驚嘆:“還是這么狂啊!”
劍仙城自此傳開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名號‘風(fēng)雷刀’。
因為封鐵虹重傷,封歌已無心關(guān)注比武,此時的他正回想著父親的話,手里翻著的正是那一部天衍寶鑒。
“天道無我,故我道生,澄明諸世,教化沉淪……唯我唯君,可濟蒼生。”寶鑒開篇是一篇偈語,洋洋數(shù)百句近萬字,說的盡是稟天道而生,竊天之賊一類虛無縹緲的東西。
封歌暗自苦笑:“這般空口說故事,怕真是要虧了父親一番良苦用心……”他一手翻著書,一手把玩著自制的小方塊。
偈語之后是一篇總綱。
“諸世生于道而育其氣,諸世之氣又育萬物于世,萬物稟其氣而生,蓋因天時不同而地勢有異,是以事有諸形,物生萬象……如草木生滅于水土,萬物亦生滅于氣,循環(huán)往復(fù),無窮無盡……”
封靈看后想了想對封歌說:“這似乎不像武學(xué)典籍!”
封歌不知道武學(xué)典籍長什么樣子卻看明白了上面的意思:“此人窮究萬物衍生之法,求逆成天地之道,志向宏大。但是天地萬物何其浩渺,人生一世短短數(shù)十年,說得不好聽就是坐進觀天罷了,而且底之蛙還沒有能力跳出時間這口枯井。”
封靈卻不同意封歌的說法:“你這樣想就不對了,一人之力是井底之蛙沒錯,但人不同于其他。人懂得記載和傳承,那莫清并非獨自坐在井底,而是站在無數(shù)先賢的肩膀之上,也難說被他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那樣的話反倒是我等坐井觀天了。”封歌想了想覺得封靈說的也有道理。
總綱上全是超出常人認(rèn)知的言論,并未談到與武學(xué)有關(guān)的東西。隨后又有三部注釋,分別是凝氣注釋、凝神注釋、化境注釋。封歌大致翻看一下,前兩部都是完整的但是第三部化境注釋只有一半,后半部全是空白。翻完后,第一頁空白上寫著“大限已至,難竟全功,悲哉痛哉!”原來這一部化境注釋沒有寫完那莫清就去世了。
一開始的偈語和總綱,初看天馬行空,似乎空話大話連篇。但是從第一部凝氣注釋開始卻詳盡起來:“以自身之氣為引,納天地之氣為己用謂之凝氣。人本稟氣而生,身體發(fā)膚皆為氣之造化……。”這部凝氣注釋詳細(xì)道出了行功之法,卻唯獨沒有說清楚這個‘氣’為何物。習(xí)武之人的內(nèi)力是由內(nèi)而發(fā),并非從外界引入體內(nèi)。
一旁的封靈照著注釋里的法門行功后說:“這篇注釋若是內(nèi)功心法的話,當(dāng)真是普普通通。”一套功法是什么層次,只要按照其中的法門將內(nèi)力運行一遍便知,不同層次的功法行功收效不同,這是檢驗功法優(yōu)劣唯一的標(biāo)準(zhǔn)。
封歌百思不得其,他解喃喃說道:“又或者這根本是胡編亂造的?那莫清既然被傳得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不可能窮一生所學(xué),編造這一套不知所謂的東西。”
究竟‘氣’為何物,二人一時間毫無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