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來信

  • 端坐的悲傷
  • 丹肅
  • 1299字
  • 2024-06-25 21:52:11

連日的陰云散去,空氣中仍彌漫著潮濕的水汽。紅磚瓦房低低的屋檐下,兩只麻雀探頭探腦地張望著,剛抖索了幾下翅膀,就被木門打開的聲響驚動,拖著濕漉漉的羽毛向遠處飛去。

李良生披著一件單衣,慢慢搬動那把受了潮的藤椅,把它安置在小院的正中央。

陽光斜照在藤椅上,把手和坐墊上都蒙上了光亮。

李良生摩挲著自己的老伙計,眼睛里是所有上了年紀的人都會有的溫柔、悵然的神情。他彎著腰坐上藤椅,緩慢放空思緒,進入慣常的假寐狀態。

就在這時,屋子里的電話響了起來。

李良生遲緩地眨著眼,蹣跚著步子去拿話筒。

“……什么?有人給我寄了一封信?……我要到郵局自取是嗎?”老人聽著話筒那頭女接線員的甜蜜聲音,一時覺得有些不知所措。

誰會給自己寫信呢?李良生試圖重啟自己卡頓的大腦,仔細地回想起來。

會是多年未見的戰友嗎?

不應該。同輩大多早早離世,僅存的兩位也幾乎老得走不動道了,不靜靜享受人生的最后一段時光,反而給自己寄勞什子信,李良生是不信的。那幫糙漢子可沒有這樣的閑情逸致,他一邊想,一邊套著秋褲。

會是伯元和仲萍嗎?

他悉心栽培的一雙兒女,一個去了上海教書,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一個遠渡日本留學,學業繁忙。兩個孩子年紀尚輕時還是很喜歡用書信和自己交流的,李良生想,后來改用了手機,再后來連手機的消息也少了。他們會不會是突然想家了,才寫了信來?李良生自嘲地笑了笑,覺得這種猜測可能性不大。

李良生戴上老花鏡,想了想,又取了下來。他掏出懷里的手絹,慢條斯理地擦拭起自己的臉。

總不會是自己過世多年的母親寄來的吧。李良生覺得自己越想越離譜,忍不住笑了起來。

如果這是母親寄來的,那再好不過了,我一定要快快赴約,說不定還能見到父親和妻子,還能和戰友們聚一聚呢。老人漫不經心地想著,思維愈加發散。

話說起來,自己當年收到的第一封家書就是母親寄來的呢。母親一輩子也不認識幾個字,又想知道兒子在外地訓練打仗辛不辛苦,就托了村里的讀書人,把自己和丈夫想說的話轉到紙上,最后自己慢慢謄寫一遍再郵到李良生手中。老人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讀家書時的驚喜和感動,一顆心像是浸在了溫水里,妥帖、安穩。

他又想起自己和妻子第一次讀仲萍寄來的信。兩個人一會兒擔憂一會兒欣慰,不時互相咬咬耳朵,希望女兒過得舒心,能像哥哥一樣自立自強。已經拾起拐杖的手頓了頓,轉而去取壓在抽屜底部的一沓書信。

李良生把這一沓紙整齊地擺在桌面上,然后取下放在玄關的帽子,眼神留戀地逡巡了一圈,這才退出了房間。

信啊,真的會是給我的嗎?

李良生從郵局返還到家中,心里仍舊帶著一絲不可置信。

正午的陽光明艷,屋子里則顯得昏暗冷寂。李良生干脆坐在藤椅上,迫不及待的拆開了紙封。

一張卡片直直落在老人的腿上,李良生拾起卡片,推著老花鏡,仔仔細細的辨認:

“祖父:

您好!很抱歉打擾您平靜的生活。我們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要求我們給家人寫一封信。之前我已經給爸爸媽媽寫過了,所以這次想也寫一封給您。我寫這封信花了很長時間,希望您可以給我也寫一封回信。

小杰”

小杰是伯元的兒子,也就是李良生的孫子。

李良生把孫子寄來的卡片和書信都念出了聲。他楞怔了一會,昏黃的眼睛里多了一些神采,老人起身進屋,取了紙筆便寫:

“孫兒:

來信已閱,多謝掛念……”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改则县| 和硕县| 沁水县| 黑河市| 大荔县| 东山县| 阜平县| 赤壁市| 亳州市| 昌都县| 鄂托克前旗| 吉木萨尔县| 穆棱市| 客服| 宜兰县| 洪江市| 青田县| 和政县| 建平县| 德保县| 新闻| 恩施市| 开阳县| 四子王旗| 伊川县| 揭阳市| 定边县| 华容县| 拉萨市| 会理县| 木里| 滦平县| 涞源县| SHOW| 佛学| 海晏县| 乌鲁木齐市| 集安市| 吉隆县| 凤城市|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