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仿佛天氣都停止了呼吸,天藍海闊的景色映入眼簾。
即使生活在這樣一個小二線城市,吳棕闌覺得也十分快樂。
她不像尋常人,在她五六歲的時候被確診出先天性右耳聽力障礙。
出于對疾病的畏懼,吳爸吳媽托關系將吳棕闌送去大城市接受治療,也是在那個時候和于芍認識的。
于芍小時候就十分的放浪,做事隨隨便便,不計后果,但是又拿捏得當,誰能想到當時她也才上高中。
在南城生活了很多年,有很多刻骨銘心的回憶,但是對于吳棕闌來說,家鄉才是屬于她一輩子的地方,或許多少受落葉歸根,魂歸故里思想觀念的影響吧。
上高中之前,吳棕闌和于芍玩的很好,正是因為關系好所以后來自然而然成為了彼此最重要的那個人。
于芍以前不知道吳棕闌聽力有問題,因為她小時候脾氣比較暴,也小姐脾氣,所以在說幾次發現吳棕闌好像都沒有在認真聽她說話的時候關系差點鬧僵。
還是于媽媽偷偷和她說吳棕闌身體有點不舒服,讓她多包容一點。
漸漸的上了初中,吳棕闌在于家的幫助下去做了人工耳蝸手術。
當時能有錢去做這種手術的不是一般人家,吳家萬分感激,看到吳棕闌和于芍關系又這么好,吳爸吳媽感激的話語無法表達。
臨近高考那一陣子,吳棕闌老家發生了點變故,所以連夜趕回老家,也拜托于家爸媽不要和吳棕闌說家里發生的事,讓孩子專心備考。
等吳棕闌高考結束,卻連爺爺最后一面都見不到了。
現在她回到這個屬于她的地方,晴空萬里,田間野道一望無垠。
吳棕闌所任教的地方在市里的一所特殊學校,盡管是一個小二線城市,但對于這個學校的投入,該市也可以說嘔心瀝血了。
教育工作者任重道遠,特殊學校的學生更是需要老師的親力親為。
到學校任教的第一天,吳棕闌徹徹底底的感受到了寂靜這個詞所隱晦的程度有多深了。
學校一共開設有七八個課程這樣,針對不同障礙學生進行分開式教育。
而吳棕闌被派到了一個“聽力障礙學生”班,許是有相同的經歷,她深受感觸,一天天的她逐漸融入到這個班級,成為了他們當中的“一份子”。
自從吳棕闌離開南城,馮陌時也申請了提前歸隊,他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上她一面。
他喜歡過很多人,其中包括吳棕闌,或者對于她,這說不上喜歡的喜歡不知道有沒有意義。
少年時期的心思是最敏感的,一些舉動就暴露出自己的性情。
和同齡人不一樣的是,那時候馮陌時發現吳棕闌不僅沒有早戀的想法,連和男生的接觸都很少。
后來馮陌時才知道她男性朋友少是因為以前根本聽不清別人說話,想交朋友都是一件難事。
據吳棕闌自己說,因為身體患有殘疾,家庭出身也并不優越,唯一能做的只有努力學習,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