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京師發生了衣帶詔事情。因為曹操驕橫,
衣帶詔”之事,是一場醞釀中的未遂的政變。《三國演義》的第二十回至二十四回敘述此事說:曹操誅滅呂布后,班師回朝,把劉備帶回許都。一日,曹操與獻帝在許田打圍,劉備與關、張等亦跟隨。獻帝射一鹿,三箭不中,曹操討天子的寶雕弓、金紕箭,將鹿射倒。群臣將校見了金鍵箭,以為是天子射中,都踴躍向帝呼萬歲。曹操縱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
曹操不歸還天子的寶雕弓,就自懸帶。獻帝回宮,想要除掉曹操。伏皇后之父伏完以為董承可托,獻帝便自作一密詔,暗令伏皇后縫于玉帶紫錦襯內,賜予董承,董承回去檢看,發現密詔,即與工部侍郎王子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西涼太守馬騰、昭信將軍吳子蘭、左將軍劉備等簽寫義狀,共議起事。這時劉備唯恐被曹操謀害,親自種園澆灌,以為韜晦之計。
曹操青梅煮酒,與劉備共論天下英雄,曹操說了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嚇得劉備失匙箸(小勺和筷子)落地。適值袁術欲棄準南,赴河北投袁紹,劉備便尋了個脫身之計,請求率軍就半路截擊袁術。得到曹操允許,便帶兵而去,乘這機會脫離了曹操。馬騰見劉備已去,邊報又急,也回西涼去了。董承與王子服等又生一計,要利用太醫吉平為曹操醫治頭風時,進毒藥殺之。但由于家奴告密,“衣帶詔”事發,吉平、董承等被處死。
三國演義》圍繞“衣帶詔”一事所展開的故事情節,寫得非常生動細膩,著墨甚多,在藝術手法上頗具特色。但核諸史實,卻有不少出人。
但《后漢書》成書較晚,不僅大大晚于《三國志》,比《后漢紀》也晚了五十多年,資料的原始性是遜于二書的。到了北宋司馬光編《資治通鑒》時,沒有采用《后漢書》的說法,而是采用了《三國志》的說法,寫道:“車騎將軍董承稱受帝衣帶中密詔,與劉備謀誅曹操。”把《三國志》的“辭”字改為“稱”字,意思就更明確了,是說董承自稱接受了“衣帶密詔”,別人并沒有見到原件。
可見獻帝不一定搞過“衣帶密詔”,在曹操的嚴密控制之下,這個性情聰慧的小皇帝未必敢冒這個險,很可能是董承假借這個名義,聯結劉備、王服等人謀誅曹操的。
?
董承劇照
第二,作為“衣帶詔”導火線的許田打圍的場面,并不見史書記載。只是《蜀紀》中說:當初劉備在許都時,和曹操共同出去打過獵。這大約是《三國演義》許田打圍情節的出處,但這里寫的只是曹操與劉備共獵,并沒有獻帝同行,所以曹操遮前受賀,留寶雕弓等情節便不存在了。這件事與“衣帶詔”之事并沒有直接的聯系。
第三,按照史書的記載:董承所聯合的同謀者只有王服、吳碩、種輯、劉備等四人,而《三國演義》則為六人。其中馬騰與這件事無關,純屬虛構;吳碩和吳子蘭,在不同的史書中,有的寫作吳碩、有的寫作吳子蘭,應該是一個人,名碩,字子蘭。
?
董承劇照
第四,伏皇后及其父伏完,與“衣帶詔”這事并沒有直接關系。據史書記載:“衣帶詔”事發之后,正在懷孕的董承之女董貴人也被殺害,其狀甚慘。伏后目睹此事,便給在朝中任職的父親伏完寫信,請他密圖曹操。但伏完當時懾于曹操的威勢,并沒敢鬧什么事。
伏完死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而到了建安十九年(公元214),也就是董承死后十四年,曹操才追究了這件事,逼獻帝廢掉了伏后,幽閉而死。可見伏后和伏完僅僅是旁觀的第三者,說伏后和伏完參與了“衣帶詔”事件,而且由伏后親手把密詔縫在玉帶中,是沒有什么根據的。如有此事,這父女二人早就被殺了,怎能在十多年以后才犯事?
?
曹操劇照
第五,太醫令吉本和“衣帶詔”也是毫無關系的。當時吉本并沒有向曹操投過毒,而是在董承被殺十八年以后,即建安二十三年,伙同京兆人金祎(衣yi)少府耿紀等人發動了武裝政變,但很快便失敗了。
“衣帶詔”事件和吉本等人的武裝政變,在性質上是相同的,都是擁漢反曹的舉措。把它們集中在一起來描寫,源于《三國志平話》,《三國演義》又作了進一步的藝術加工。從藝術的角度上,可以增強故事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感染力。但從史學的角度來看,二者相差十八年,情節各異,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這是關于歷史上衣帶詔事情,但是如今的情況,雖然與歷史發生反轉,但是情況卻也是迥然不同。如今的情況已經從袁紹換成了公孫亮,公孫亮可不是他曹操能夠應對。
此刻的劉協也是打算利用衣帶詔,來對付曹操。曹操是一個老狐貍,如今的天下也只能寄托于公孫亮。
漢獻帝雖然居住在宮殿里面
但是也是受到了消息,說公孫亮占據了冀州。從他奪取冀州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本事到底有多大。所以漢獻帝考慮很久以后決定發布衣帶詔事情,讓這些事情做的盡善盡美。
他派人通知董承,董晨得到情況?也是即可來到皇宮,看到了漢獻帝坐在那個位置。他用一個藥水,涂抹在皇帝給自己衣服上,董晨作為忠臣,也是毫不客氣,把這些東西也是全部收了起來。
而董晨來到了的情況,也是由曹操的手下,匯報給了曹操。曹操準備親自進宮,看看這個漢獻帝接下來到底在玩什么花樣。
曹操心里也是收拾了自己的衣服,帶著夏侯淵,來到了皇宮。看到了曹操的來到,夏侯惇也是說了一句丞相你來了。
曹操也是笑了笑,然后徑直朝皇宮內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