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幼兒集體中毒,病源在于裝飾
- 幼兒教育法制案例分析
- 童憲明主編
- 1223字
- 2021-06-03 11:04:11
案情
某幼兒園利用寒假把三個大班教室進行了重新裝修、粉刷,面貌煥然一新。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一進教室看到墻壁上嶄新的動畫圖像,非常興奮。可是午餐前,部分小朋友開始惡心、嘔吐,頭暈眼花,并有漫延的趨勢。而這一情況集中在大班三個班級里,其他班級沒有。大班的三位當班老師也感到有些頭暈惡心。校醫感到情況不妙,迅速向園長作了匯報。園長立即到教室進行了察看,室內空氣很不好,帶有強烈的異味。由于尚未進行午餐,食物中毒的可能性不大,估計是教室內墻面的粉刷物有問題。馬上作出了決定,讓三個大班的幼兒全部離開教室,到活動室上課,將有不良反應的15位孩子送往附近醫院治療,并通知幼兒家長,說明了情況。由于發現早,治療及時,三天后15位孩子全部回到幼兒園上課,未造成太大的傷害。但是,家長們心有余悸,他們強烈要求幼兒園拆除有害人體的裝飾,并重新裝修,否則家長將集體起訴幼兒園。據查,三個教室是由某公司承包裝修,墻面裝飾材料的甲醛含量嚴重超標,是導致幼兒集體中毒的原因所在。
分析
這是一起幼兒在幼兒園遭受傷害的糾紛案。涉及三方當事人,存在著兩個訴訟法律關系。幼兒園與幼兒的侵權訴訟關系;某公司與幼兒園的違約訴訟關系。
本案中,某公司與幼兒園之間存在著合同關系,公司為幼兒園提供裝修服務時,應提供合格的產品和服務,但某公司的材料不符合國家的規定,損害了幼兒園的權利,應負違約責任,作出一定的賠償。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7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該法第41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人人身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我國《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該法第262條規定:“承攬人交付的工作成果不符合質量要求的,定作人可以要求承擔修理、重作、減少報酬、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幼兒園迫于家長的呼聲,把某公司推上了法庭,要求對方拆除原來的裝修材料,重新裝修,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并賠償幼兒園為幼兒治療所支付的費用。幼兒園又提供了的質量監督局出示的質量檢測報告,證明裝修材料嚴重超標,幼兒園的請求得到了法庭的支持。
一部分家長原先要把幼兒園推上被告席,但由于幼兒園的事后工作做得十分積極、頗有誠意,分派教師到醫院及家中看望小孩,并向家長誠懇道歉,主動對幼兒作了一定的經濟補償,平息了家長的氣憤,家長紛紛撤訴了事。
建議
(1)幼兒園教室的裝修,盡可能尋找正規的、信譽高的大公司,相對而言質量的保險系數較高。
(2)教室裝修后,應請相關部門作一個檢測報告,合格后才可使用。
(3)一旦幼兒有集體性不良事件發生,要盡早作出處理,并與家長聯系,不要隱瞞事實,避免與家長造成對立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