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和陳母陳父的坦白
唐榮晨直接把來電拒接了,并把手機還給了許欣笛,若無其事地說:“喏,這下沒事了,你不用再心驚膽戰了。”
許欣笛看著唐榮晨手里的手機,簡直快要震驚了,這直接掛了不就表示自己不想接電話嗎?
許欣笛欲哭無淚,為什么唐榮晨不等別人掛電話,一定要提前掛斷?這下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許欣笛腦補著陳母和陳父生氣內疚的模樣,內心狂哭不止,感覺頭疼更厲害了,許欣笛抱住頭部,藏在雙臂中。
唐榮晨知道這是在煩惱什么,丟下一句:“這種事情直接告訴你父母不就好了,你現在這么躲著無濟于事,勇敢去面對。”
唐榮晨就留下許欣笛一個人在客廳,自己回臥室去了。
這種事情只有許欣笛想通了才可以,別人怎么勸都沒用。
許欣笛就是沒有勇氣去面對陳母和陳父,只能這么耗著,讓雙方都痛苦不堪。
陳母意識到許欣笛掛斷了她的電話,更覺得許欣笛被學校開除這件事是他們的錯了。
她怎么對得起許欣笛的親生父母,她的兒子把許欣笛給毀了。
如果不是陳錦玉在外面欠了五百萬,那些殺馬特怎么找到燕京大學,又怎么會砸了寢室。
這些種種都沒有發生的話,許欣笛就不會被學校開除。
明明許欣笛馬上就要畢業了,馬上就要迎來她的輝煌。
陳母一直陷在自己的自責中,越陷越深,走不出來。陳母后來就抱著這樣的決心,要打到許欣笛接電話為之。
所以許欣笛的手機持續響著,手機鈴聲讓許欣笛更加暴躁,到底該怎么辦呀!
許欣笛覺得她不接電話,陳母是一定不會放棄的,所以許欣笛給陳母回了一個消息:“我一會兒回家說這件事情,不要打電話了。”
陳母收到許欣笛的消息,感覺許欣笛在責怪她,擔心她會埋怨自己,心理負擔變得愈發地沉重。
唐榮晨聽著外面客廳許欣笛的動靜,就知道她想通了,也就不擔心了。
任何事情只要當面說開了就不會存在問題。
經過一陣折騰,終于到家了,誰讓唐榮晨的家離陳母和陳父家這么遠。
陳母從收到消息開始就一直焦急地等待著,坐在椅子上不斷地瞅著門口。
“媽媽,我回來了。”許欣笛像以前回家一樣,鎮定地開門問好。
陳母一看到許欣笛,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流,急忙去抱住許欣笛,許欣笛都很別扭,她不習慣陳母這樣悲傷。
許欣笛將陳母從自己身上扒拉下來,對著陳母說:“媽媽,你哭什么呀,我這不是好好的嗎?”
許欣笛始終微笑著,她不想讓陳母和陳父難過、自責,再說了,最難熬的那段時間已經過去了。
現在許欣笛的狀態已經恢復如初,只是對于自己沒有從燕京大學畢業感到有點可惜和遺憾。
陳母撫摸著許欣笛的臉,看到她的微笑,心里揪了一下,心疼這樣懂事的許欣笛。
陳父心里也不是滋味,他和陳母都希望許欣笛對著他們大哭一場,把她的情緒都發泄出來,最好能責怪他們一下。
像許欣笛這樣冷靜的情況,反而讓他們覺得更對不起許欣笛,是他們虧欠了許欣笛,導致她現在出現這樣的事情。
陳父木著一張臉,什么都沒有表示,他們家實在是對不起欣笛,雖然欣笛是他們領養的朋友的孩子,但是一直都將許欣笛作為自己的親生孩子看待。
現在自己的孩子出現了這樣不幸的事情,還是因為自己的兒子,陳父也覺得很為難,誰都不能責備,只能怪自己教子無方。
許欣笛不想回來的原因就是害怕這樣局面的出現,她不知道怎么才能安慰父母,他們的悲傷也會影響著許欣笛的心情。
陳母哭咽著說:“欣笛,你怎么不早點告訴我們這件事情啊!這樣我們也可以為你分擔一些,結果讓你承受了所有的痛苦。”
確實剛知道被學校開除的時候,許欣笛的確覺得世界都坍塌了,所有的事物都是灰暗的,對什么也提不起來興趣。
但是現在已經完全不一樣了,特別是唐榮晨男神的話很大程度上鼓勵了我,現在的許欣笛就只是想把接下來的生活過好。
許欣笛將陳母攙扶著坐到椅子上,告訴陳母:“媽媽,我沒事,你不用擔心,你再哭下去就變成丑女人了。”
陳母破涕為笑,都什么時候了,這許欣笛還知道開玩笑,被學校開除的事情這么重大,她還這么冷靜。
陳父一直就跟隨著陳母和許欣笛的腳步,站在她們身邊,就像一個雕塑一樣。
“爸爸,你快幫我勸勸媽媽呀,她還是一直哭,我都說了我沒事了。”許欣笛求助地看著陳父。
許欣笛對于安慰人這一方面真的很不擅長,因為她的觀念就是:無論關系多親密的朋友親人,你不高興的時候,就算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你的痛苦,但畢竟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沒有人能切身體會當事人的心情。
陳父給許欣笛的回應就是:“欣笛,恕老爹我無能為力,這次你被學校開除的事情確實是因為你哥哥欠債這件事情導致的,所以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陳父都很矛盾,他也想和陳母一樣抱著許欣笛痛哭表達自己的歉意,可是他是一個男人,不能這樣。
同時陳父困擾的就是該為許欣笛做些什么才能彌補兒子犯下的錯誤,才能讓許欣笛接收到來自他作為一個父親的歉意。
許欣笛對于陳母和陳父的行為感到無力,她知道父母對她有歉意,可是他們都是一家人,實在是不必這樣。
許欣笛連在心里吐槽的1精力都沒有了,陳母一直悲傷著,她不可能就這么放任著陳母難過下去。
按照陳母的身體狀況,恐怕繼續悲傷,身體會承受不住的,許欣笛非常擔心陳母的身體,她可不想陳母為了自己的事情而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