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云南大理
- 游記:云南行漫記
- 現(xiàn)代劍客
- 1740字
- 2021-08-24 10:43:24
“下關(guān)風,上關(guān)花,蒼山雪,洱海月”是大理迤邐風光的四大景致,俗稱“風花雪月”。不過很可惜,一般的游人是欣賞不到這著名的“風花雪月”的,除非你愿意在這里住上一年半載!
此外,大理有一個白族漁村,是我國唯一的高原的漁村,五十年代著名的電影《五朵金花》反映的就是這里白族人民的浪漫生活。
不過,到了云南,這大理的蒼山洱海是不得不去的地方!
洱海,洱海形成于冰河時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蝕,屬高原構(gòu)造斷陷湖泊,海拔1972米。
洱海,古稱昆明池,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位于YN省DLBZ治州DL市。湖水面積約246平方公里(一說251平方公里),北起洱源縣南端,南止DL市下關(guān),南北長40公里,是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中國淡水湖中居第7位。
蒼山,是云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guān)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
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
蒼山十九峰上有一個罕見的飄浮游動的氣象云景,遠遠望去,猶如高高的山峰上被蓋上了一床厚厚的白色棉被,這就是著名的大理蒼山“望夫云”。
相傳,南詔王有一個美麗的阿鳳公主愛上了獵人阿龍,父王不允,阿龍阿鳳就私奔到了蒼山。為給阿鳳避寒,阿龍在神助之下飛到了海東盜取羅荃法師的迦衫,不料,阿龍被羅荃施法打入了海底變成了石騾子,阿鳳聞訊悲憤而死并化作一朵白云飄在玉局峰頂,遙望阿龍。這就是“望夫云”的來歷。
游覽蒼山洱海,最佳的是乘坐游輪在洱海里蕩舟遠眺蒼山十九峰。游輪有二種,一種是大型游輪,上面可以乘坐上百人。還有一種是豪華快艇,上面能坐十幾個二十個人。
坐大型游輪,用當?shù)貙в蔚摹巴猎挕敝v,等于坐“拖拉機”,簡直就是老牛拖破車,慢騰騰地,從碼頭出發(fā),到對岸的羅荃半島要1個小時,來回2個小時,由于時間有限,這樣在羅荃半島上游玩的時間就被大大壓縮了!
這就是少花錢要付出的代價!不過,旅行社不是這樣說的。他們的宣傳是這樣的:“2小時,坐大型游輪暢游洱海!”。而實際上,是擺渡過去1小時,擺渡回來1小時。所以,所謂的坐游輪暢游洱海,實際上就是坐“擺渡船”到洱海彼岸的羅荃半島去!(哈哈,旅行社真有才?。?
而如果坐豪華游艇,用當?shù)貙в蔚脑捴v,等于坐“跑車”,來回只要30分鐘。
這時間好像短了一點,但是試想,雖然說是“擺渡”,但好壞也是在洱海上“兜風”!你坐在一輛“黃魚車”(上海土話,即人力三輪運貨車)在高速公路上“兜風”,和開一輛法拉利跑車在高速公路上兜風,這感覺是一樣的么?!(哈)
好在我們選擇了攜程5鉆的服務(wù),因此坐了一把這“法拉利”。
......
游覽洱海蒼山,這羅荃半島風景區(qū)是必須要去的。這是洱海中最大且最典型的半島,古稱羅荃山。銀蒼玉洱、古城大理、三塔寺盡收眼底,是觀賞蒼洱風光的最佳位置
羅荃半島景區(qū)是原天鏡閣景區(qū)發(fā)展而來的,包括觀音閣、太子閣、八仙樓、天鏡閣、羅荃塔、羅荃寺、石騾子等景點。
羅荃半島景區(qū)最著名的要數(shù)羅荃塔。羅荃塔始建于南詔時期,即唐代,一說約建于大理國時期,即宋代。大理民間故事《望夫云》,故事中神通廣大的羅荃法師就住在這里。
羅荃塔歷經(jīng)數(shù)次毀壞重建,1961年7月,時任中科院院長郭沫若游洱海,留下“洱海真如海,羅荃塔尚存”的詩句。1996年10月,大理州文管所對羅荃塔殘基進行考古發(fā)掘并重建。
1996年復建的羅荃塔,保留了原塔無頂及四方密檐的顯著特征,整個建筑包括塔身與底座,總高四十二點八米。精心設(shè)計的燈光夜景再現(xiàn)《太平廣記》所描繪的“見塔每放光明”景象。羅荃塔重建后,成為大理州最具特色的殿、閣、塔三者合一的佛塔,大理白族佛教密宗的最大道場,洱海東岸最顯目耀眼的標志性建筑,與洱海西岸的崇圣寺三塔隔海相望。
羅荃半島景區(qū)上的天鏡閣又名觀音閣,建于明代,坐落在大理洱海東玉案山上,山勢到這里忽向洱海伸去,三面臨水,懸崖壁立,地勢險要,有山環(huán)吞海,澄海如鏡之勢。故名“天鏡閣”,成了大理洱海4大名閣之一,后毀,現(xiàn)在大理天鏡閣舊址上重建天鏡閣。
可惜的是,盡管這洱海蒼山和羅荃半島景區(qū)非常漂亮,但由于這手機相機實在太差,因此拍攝的效果實在不盡人意!聽說華為的Meta 20 PRO要出來了,計劃去買一個,4個攝像頭,5倍光學變焦,3D效果,哇塞!明年,再給大家分享時,想必不會再如現(xiàn)在這樣差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