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西北起反(二)
- 蛇蝎毒妃:本宮不下嫁
- 冷月一江秋
- 2043字
- 2014-08-07 23:50:13
“其二,平安太年輕了。”我說出第二個理由。
“令則如平安這么大的時候,已經去討伐北疆了。”太子顯然對這個理由無法接受。
“討伐北疆與與次平叛是不同的。”我道,“北疆滋擾我邊境由來已久,討伐北疆仍是出于民族大義,國仇家恨。而此次平叛,平安將面對的不是那些擾我邊民的番邦,而是我們大尚國的子民,平安,我且問你,你現在可以面不改色的在沙盤之上討論如何平叛,可當你站在城頭,看到城下成千上萬的災民涌過來時,他們面黃饑瘦,骨瘦如柴,衣衫襤褸,他們眼中沒有恐懼,只有對死的漠然和執著,他們可能手無寸鐵,但他們扛著自己親人的尸體去沖撞城門的時候,你還忍心下令攻打他們嗎?你在忍心與不忍心之間猶豫的時候,戰場局勢瞬時已經逆轉了。”
不知為何,我有些生氣,氣這些包括襄王與太子在內的政客們,把成千上萬的災民作為棋子,來贏取自己的政治籌碼。
“太子殿下你剛剛說過,張韃是一名悍將,他去殺這些人正好合適。”說這句話的時候,我都聽見我的心在滴血了。“張韃常年駐守甬州,想必是經歷這一些腥風血雨的,我之所以說平安年輕不是因為我覺得他年齡小,而是覺得平安比較心軟,張韃既然是悍將,那讓他只管殺人便好了,至于朝廷日后決定對這些反民是招撫,還是鎮壓,都不要緊。當下把這些造反的人震懾住,才是主要的。”
太子顯然也是有所觸動的,“可可你是如何得知災區慘狀的?仿佛是親眼見過一般。”
我能說我只在電視上見過嗎?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天下糧倉》,當時雖然真真切切的明白,那只是電視劇而已,可時到今日想起電視劇當中的畫面,還是讓人心有戚戚。
我看著太子,認真的說道,“可可沒有親眼見過此等慘象,但可可招募了百余名從災區逃出來的災民,是他們講給可可聽的,而這些是無法在朝廷的奏折中看到的。”
太子思慮良久,“百姓造反,也是被逼無奈,但愿此種人間慘劇可以早日了結。”
“我還有第三個原因。”我想了一下,既然要說,索性把話給說透,我不是政客,也不想摻和其中,所以也不想顧忌太多。雖然接下來的話會帶來一定的麻煩,但這樣可以讓太子下定決心推舉張韃。“可可聽坊間傳聞,太子與二皇子在朝中分庭抗禮。”
一時間望遠亭中靜默了起來,襄王擔心的看向我,太子無所動作,只是稍稍換了一下姿勢,“本宮與二皇弟政見的確有所不同。”太子淡淡說道。
當然,從太子這一方面講,兄友弟恭這種戲碼在人前還是要演下去的,什么話也不能說的太絕對。
“隨便吧,如果我沒有猜錯,張韃是二皇子的人,但我若是太子殿下,現在馬上回宮啟稟皇上,說經過思慮再三,極力推舉張韃。”我道。
“此話從何講起。”太子問道。
“不僅如此,太子殿下還要在各位大臣之間推舉這個張韃,這樣一來,在皇上眼中,太子便是顧全大局,不為私利。在各位朝臣當中,太子便是謙讓兄弟,宅心仁厚。而在二皇子心中會如何?”
太子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我接著說道,“太子此時若在給張韃寫封信就好了,也不用寫別的,只要督促他早日平叛,然后再稍稍好語問候一番,言辭之間最好再親密些。”
“反間計!”襄王道。
我點點頭,“不錯,太子殿下與張韃突然變得熱絡,二皇子必定生疑,疑則生變。照常理來說,二皇子便不會對張韃如此放心了,而此時,正是太子殿下招攬張韃的最好時機。”
太子起身走向亭邊,望著湖面一言不發,似是在想些事情,他是該好好想一想,這場局要不要賭一把,而我則要在這場賭局上再加上一道保險。“殿下如果實在不放心,還可以向皇上請旨,派一個監軍過去,前面皇上已經遂了二皇子的意,后面你再派個監軍合情合理。這個監軍最好是殿下你的人,不用他上什么戰場打什么戰,只要他在平叛間隙,見縫插針的討好張韃、游說張韃就可以了。”
太子笑了,走了過來,“可可,你若是男子該有多好,本宮定要你做我的親隨,隨我入宮常伴于我左右。”親隨?那不就是太監?
“一入宮門深似海,可可幸虧不是男子。”若不是今天有空,我也沒有閑心來管這些事,況且我對太監這個職業不感冒。
“可可幸虧不是男子,”襄王道,“若是男子進了朝堂,不一定到朝廷禍害成什么樣子。”襄王你真看得起我。
“不過,可可說到底還是一個市井女子,對朝廷國事了解甚少,今日這些話也是根據坊間傳聞,一時間的有感而發,還望太子殿下與王爺對可可的胡言亂語不要在意,權當聽聽笑話罷!”今天我說的話有些多,不知這兩個人精心里會怎么想。
太子又在座位上坐好,“無論如何,今日聽可可姑娘這一席話,收益頗多,由此可見,可可見識非常人可比,不知可可平日里都讀寫什么書,或是有結交什么高人嗎?”
我一笑,“殿下如此說倒教可可慚愧了,王爺是見識過的,可可如今連字都還沒有認全,平時也就跟王爺的幾個側妃,或是店里的幾個掌柜走的近些。若說是對朝中局勢的了解,只要殿下到清心茶坊多喝上兩天茶,那里盡是些南來北往的客人,家事國事天下事,無事不談,聽得多了,也就知道了些。”我能告訴你,茶館就是一個業余的《百家講壇》么?
“看來日后要到清心茶坊多坐坐了,聽聽這些市井小民的治國平天下之語。”襄王道,我看得出來,襄王完全不相信在茶館里喝茶,就能喝出平叛之策來。
無論如何,信不信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