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培養孩子

若雅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稀飯,走到屋外面,將稀飯從碗中間向碗的邊沿扒,讓涼風吹散熱氣。捧著碗的手感覺沒那么熱了,她走回屋內,把稀飯放在阿祖專門為外孫打造的一張小桌子上。

阿祖還做了一張靠背的小木椅,小星星坐在上面,腳剛好到地,坐在桌子傍邊吃飯,桌子的高度剛好到小星星的胸口下。

桌和椅都是用水松木做的,夠沉,不容易倒。

小星星看見有吃的,馬上坐在木椅上,接過媽媽遞給他的不銹鋼湯匙,開始吃飯。

小家伙已快兩歲了。

若雅回想起小星星在哺乳期,奶水是供應充足的,到了六個月,小家伙開始長牙齒,若雅慢慢添加一點點輔食,先是加一點紅蘿卜青菜湯,逐漸添加一茶匙的瘦肉。

材料都是整片的,只取湯汁,不放調料,幾個月大的小孩,臟器還很嬌嫩,不宜吃鹽,腎還沒發育好,避免吃一些刺激臟器的東西,難消化的肉類等食物也只取湯汁喂,要照顧還沒發育好的胃,謹慎喂食。

小孩子,要從認識原味開始,要讓他知道每樣食物的真正味道,杜絕零食,你只要讓他發現零食的美味,他就不會乖乖的吃飯,飯食再好吃,也抵不過零食的美味。

到小星星七個月大,開始吃有顆粒的去梗的蔬菜葉和紅蘿卜,用肉湯煮。

八個月后,若雅開始訓練孩子自己吃飯。

那些日子,還沒會走路的小星星,拿著湯勺,笨拙地將稀飯往嘴里送。

通常是,吃一半,浪費一半。

阿琴心痛外孫,要去喂他,被若雅阻止。

“媽,你不能心軟,這是在訓練孩子的腦,手和腦是相連的,從小就讓他動手,他的腦在指揮手的同時,會變得聰明。

“還能鍛煉他的毅力,男孩子,要從小訓練,否則,長大了,也只能是個怕苦怕累的主。”

若雅上世,也是這個年齡就接受訓練,所以,她小學時,平時要記爸爸教與她的醫學上的東西,又要記課本上的,讀書成績還是全班第一,她歸功于父親的早教,八個月大就讓她自己獨自拿湯匙吃飯。

現在,她也是這樣調教小星星,希望他成為一個聰明的人。

手,是越早訓練越好,但學走路,卻不宜太早拉著他學。

讓孩子自然的,想什么時候學走,就什么時候去扶持。太早學走路,腿骨沒有發育到位就硬拉著教走路,這樣容易做成腿骨斷裂,這對孩子的生長是不利的。

有些人說,讓孩子自然學走,跌倒也不要去扶,若雅認為,這是錯誤的,孩子的骨胳還沒生長得夠堅固,在沒跌倒之前去扶,可避免發生骨折這些不好的事情。

孩子的骨,是大人要加倍小心的地方,為什么剛出生不久的小孩洗澡要兩個人幫,正是因為,一個人專門抱著孩子,另一個人專門負責洗,這樣才能避免弄斷骨。

若雅在上一世,發覺不少的人,抱著孩子上街,大熱的天氣,穿著厚厚的尿不濕。大人只穿薄薄的衣服都熱到夠嗆,你讓孩子穿成這樣,捂到嚴嚴實實,能舒服嗎。

甚至,有些人,孩子睡覺的時候,打麻將,高聲放電視,噪音,大人睡都難受,何況小孩子。

七八十年代,沒有尿不濕,沒有麻將桌,孩子會好受一點。

若雅認為,愛孩子的話,你就少讓他穿尿不濕,少讓他受噪音干擾。

養育孩子,一定要站在孩子的方面多想,孩子小,味覺,聽覺,都是跟大人不一樣的。

現在,兩歲的小星星,已經能熟練地使用筷子和湯匙。

吃過晚飯后,一家三口回到自己的家,蘇翰坐在沙發上,看著若雅和兒子在大廳中玩。

很難得她今天不去弄那些草藥,陪兒子。

大廳的地面鋪的是粉綠色的瓷磚。

蘇翰買了26張七彩的塑膠拼圖。

象瓷磚一樣大的方形拼圖上,每一張都有一個英文字母。

五顏六色的,拼接在一起,孩子看著喜歡。

小星星的幾十輛各種造型的電動玩具小汽車,已經沒有他喜歡玩的了。

他現在,喜歡上了飛機玩具。

買回來的玩具,玩幾天,就厭倦,不喜歡玩。

唯有蘇翰買的那個飛機模型,他最愛玩。

孩子剛會說話時,若雅就教他學英文。

到現在,剛過兩歲生日的小星星,已經會說不少的英文單詞。

剛開始教他英文時,蘇翰有點擔心,孩子太早學外語,會不會造成兩種語言的相互干擾。

事實證明,不會。

孩子從小同時學習雙語,兩種語言在大腦里的表征區,是象網狀一樣交織在一起的,像馬賽克一樣。

孩子學習的不單止是語言,而是一整套與環境互動的方式。

他會很自然地明白,在什么樣的情境下使用什么語言。

不存在不同語言之間相互干擾的問題。

越早學不同語言,語言的神經可塑性也就越強。

蘇翰是師范名校畢業的,學過教育。

他深深地感受到,教育,是一門大學問。

養育孩子,不是隨便喂點食,調皮了,吼他幾句那么簡單。

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可能和父母眼中的世界一個樣,細心留意各種細節,比如環境,音量高孩子會難受,溫度,大人覺得合適,小孩卻不一樣,皮膚的厚薄不一樣,冷熱的感覺也不一樣。

大人不能過多的限制孩子,隨意限制孩子,會讓孩子感覺受到束縛,這是孩子最為反感的。

也不能經常吼孩子,經常這樣做,會造成孩子越來越膽小,越無助,越自閉。

也有可能越來越叛逆,越肆意妄為,越跟父母對著干。

吼孩子和隨便罰站,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壓抑。

孩子會認為父母不愛他。

應該多和他玩發散性的思維游戲。

蘇翰還經常訓練孩子超級記憶術,能記住學到的東西才有用。

平時,蘇翰注重教孩子換一種記憶編碼,用諧音、圖像或地點來關聯信息。

雖然,這不能幫他深度處理語義,但起碼,他能掌握到一種很快記住東西的技能。

他還有一個提高孩子記憶力的秘訣:

多重復,多聯結,孩子越會分塊,記得越牢。

從他教過的學生中,證明這秘訣很有效。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興趣更加重要。

小星星在剛學走路時,蘇翰在賭城生活的父母,買了一個學走路的步行車。

他們認為在學步車的保護下,孩子學習走路,減少了跌倒的風險。

事實上,孩子的運動系統是從大量的試錯練習中獲得發展的。

學習走路,在磕磕絆絆的過程中,雖然有大人護著,大腦仍然能得到豐富的信息和鍛煉機會。

學步車會剝奪了這一機會,孩子在平衡能力還不強的階段,給了大腦一個錯誤信號,認為自己可以走路了。

學行車,會阻礙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

他家那個學步車,一直就放在一邊,沒給孩子用過。

如果想讓孩子的運動能力發展得更好更快,奧秘在于前庭系統。

舉高高或者坐轉椅,這樣做,可以促進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

蘇翰的父母信奉快樂教育,他們認為,應該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

不能“訓練”孩子,要順其自然,否則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

這是他的父母去了賭城生活之后,從別人那里學來的一套教育方法。

但蘇翰學過腦科學。

原理表明,孩子需要充分的練習,才有可能精通任何腦力活。

人的認知是有限的!

練習可以把低層次的思考過程自動化。

給更高層次的思考留出足夠的空間。

孩子不論是學琴、做算術,還是鍛煉思維,都需要刻意練習。

不過,孩子的大腦發育沒有完全成熟,自控力和計劃能力較弱,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減少練習中的沖突,幫助他減少負面情緒。

多練才會“熟能生巧”,一定需要要注意突破舒適區,需要有目標的練習,才能進步。

一味只強調讓孩子自發探索,老師和家長不介入指導,但這會讓孩子只停留在舒適區里學習,很難進入學習區的領域。

但若雅認為,在認知科學和腦科學領域,智力不能這么分。

與其花大功夫,為孩子定制一種學習風格,不如讓他學習多元的思維過程,這樣才能從整體上強健孩子的大腦。

需要提高孩子的社會情緒能力,是對的,這是一項在未來社會必須要有的技能。

若雅是從那個年代穿越到這個年代的,她知道,未來的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她已制定好了一整套培養孩子的方法。

若雅盤著腿,坐在拼圖上,小星星站著,看著媽媽拿著飛機,飛向他,他一邊笑一邊躲,惹得坐在沙發上的蘇翰,忍不住坐過來,一起玩。

“飛機為什么會飛?”他問兒子。

“因為,里面有一個方向盤,扭一扭就會飛。”

兒子以為飛機也和汽車一樣,里面也會有方向盤。

“飛機是不需要方向盤的!”蘇翰說。

這時,小星星的注意力,卻在飛機的外型上。

他吃葡萄時,將果汁弄到飛機上去了,紫色的顏色印在灰白的飛機模型上,非常顯眼。

小星星指著飛機說:

“飛機很臟,沒沖涼涼!”

惹到蘇翰和若雅開心地大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银川市| 辰溪县| 金阳县| 安新县| 阿尔山市| 南宁市| 交口县| 故城县| 枣庄市| 潼南县| 邹城市| 瑞昌市| 湘阴县| 潼南县| 大英县| 招远市| 宁安市| 宜都市| 平陆县| 修文县| 淅川县| 衢州市| 定西市| 周至县| 崇左市| 潍坊市| 门源| 恩施市| 汤原县| 小金县| 隆尧县| 昭通市| 安福县| 中西区| 武夷山市| 金平| 平远县| 红桥区| 葫芦岛市| 永春县|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