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商人
- 開局被李世民幽禁十年
- 起名不可用
- 2074字
- 2021-07-26 22:09:15
李桓正坐在首座之上,下邊坐的是十幾位涇州的大商戶。
這些商人們現在猶如驚弓之鳥,正瑟瑟發抖的等待著李桓的訓話。
場面顯得十分怪異,一群商界的老油條正在等待著一個十三歲少年的訓話。
李桓不緊不慢的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香氣怡人,沁人心脾,唇齒留香。
隨后淡淡的說道:“諸位都是涇州的老人了,雖然之前有些小誤會,但誤會終究是誤會,說清楚了便好了,不必如此拘謹,諸位放松些。”
“對對對,武王殿下說的極是,先前呢,都是一些小誤會,有些得罪之處,還望武王殿下能多多包涵,今后武王但有召喚,隨時候命。”
說話的是涇州本地最大的糧商裴家鴻,太原王家都算是外來的,裴家鴻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糧商。
短短的餓小胡子看起來成熟穩重許多。
李桓滿意的點了點頭,很好,都懂的審時度勢,明白誰才是這里的老大,這樣用起來才能順手。
“諸位能如此識時務,本公子深感欣慰,這次叫諸位過來,主要是想讓諸位幫個小忙。”
裴家鴻表現得十分積極,“殿下盡管說就是,我等萬死也要完成殿下交代下來得任務,大家說,是不是啊?”
“是。”
“是。”
……
李桓覺得這個裴家鴻很有當狗腿子得潛質啊。
“很好,既然大家都肯賞這個臉幫這個忙,那我也不藏著掖著了,涇州的重建需要很多的資源,比如鋼鐵、煤炭、糧食和工匠,但是呢,我手上并沒有那么多的資源,所以呢,我想讓諸位替我跑個腿,把這些東西運回來,然后賣給我。”
眾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沉默了起來,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個虧本的買賣,就看李桓愿意給多少價錢才成。
李桓也不等這些人說話,便開口說道:“當然了,我也不能讓諸位虧本,賣出去的價錢就按市場的價錢來定,你們看如何?”
裴家鴻不放過任何表現得機會,說道:“若是如此得話,那殿下列個清單,我裴家全包了。”
太茍了這個人,李桓想。
李桓環視了四下,說道:“其他人是個什么意見?”
“既是如此得話,那么我沈家也愿意替武王殿下忙這個忙。”
“我們原本就有這些生意,既然武王殿下發話了,哪有不從得道理,我也跟了。”
……
不多時,在做得所有人紛紛表示愿意支持涇州得重建工作。
“還有一事,需要提前給諸位打個招呼,涇州的商業亂象橫生,為了整頓商業,本公子準備對涇州的所有商業活動進行立法管理,我不想再出現大災之年里還有人大肆發國難財。”
“諸位,有些錢可以掙,沒人攔著,但是有些錢碰不得,會要人命的,做人做事總要有個底線,這次立法就是要把這條線畫出來,誰過了線,我就剁誰的爪子。”
此言一次,滿堂寂靜,眾人只是張著嘴巴,卻不知道說什么。
“不知……殿下想如何立這個法。”
有人忍不住開口問道。
隨后眾人將目光聚集在李桓的身上。
而李桓確是淡定的品了品手中的茶,緩緩說道:“自然是涇州官府和諸位一起參與其中,暢所欲言,我不會弄什么一言堂,到時候諸位有什么想說的盡管說,但是我事先聲明一下,若是立法的時候不說話,等到商法立好之后誰膽敢有什么怨言,拒不遵守,那可就別怪我了。”
“是是是,我們一定暢所欲言,積極參與。”
“殿下放心,到時候商法立好,誰若是不遵守,不必殿下出手,我等直接滅了他。”
眾人紛紛表決心,卻不管將來這個法該如何立,先要把態度擺正了。
“很好,我對諸位的態度感到很滿意,既然大家這么配合我的工作,我也不能讓諸位白干活,總是要有些好處的。”
李桓邊說著邊拍了拍手,幾位侍女魚貫而入,手里捧著精美的紅布,定眼一看便知道紅布下面蓋著什么東西。
“諸位不妨掀開來看看。”
李桓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裴家鴻上前看了看,緩緩掀開紅布,一塊潔白無暇的布呈現在眾人的眼前。
裴家鴻試著用手摸了摸,很柔軟,很暖和,宛若女子的肌膚。
“殿下,這時和物?”
他好奇的問道。
“這叫羊毛衣,是冬天穿著御寒保暖的,你不妨穿上試試,這樣更能感受它的好處。”
裴家鴻又看了看摸了摸,說道:“這可是殿下打算給我們售賣的東西?”
裴家鴻是個聰明的人,聯系李桓剛才說的話,再看看眼前的羊毛衣,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李桓微微一笑,道:“正是,此物使用羊毛所制,柔軟舒適,輕薄便捷,定會深受喜愛。我說再多都不如諸位一試。”
眾人也不客氣,紛紛躲在屏風之后換上了羊毛衣。
少時,一群白衣人便站在了李桓身前。
李桓問道:“如何?”
“好熱。”
眾人一致點頭說道。
“這一件衣服頂的上之前穿的兩件,而且柔軟舒適,非常不錯,像我們這種常年在外跑生意的最適合帶幾件這樣的衣服了。”
“真舒服啊,殿下果真是把此物交給我們來售賣?”
眾人聞言,眼神變得火熱了前來,羊毛價值很便宜,做成這樣一件衣服就能賣道幾百個大錢,甚至再傷心病狂一些能賣道一貫錢。
百倍的利益啊,怎么不讓人眼紅,只要能拿下這個合作,將來就等著數錢就是了。
李桓笑了笑:“暫時可以給你們,但是這只能是暫時的,將來會逐漸減少你們的供應,最后固定在二成給你們。”
眾人一聽便慌了,怎么才給二成啊,這里這么多人分,根本不夠啊。
“殿下,這二成是不是太少了?這里這么多人,一人分一點也不夠啊。”
李桓搖了搖頭說道:“將來的生產數量會翻倍的增加,將來的二成或許可能是現在的十倍二十倍,都說不好,諸位可不要太貪心,我有不是只有這一種商品。”
說著,李桓指了指其他的幾個盤子。
眾人期待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了這些沒有打開的盤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