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跨入罪業寺的門檻,映入眼簾的是連綿枯黃的沙子,罪業寺中的全貌似乎被它半數掩蓋,從沙土中,依稀能看見一張石桌,一口撞鐘,一座被風沙吞噬的殘樓,還有一棵枯萎化木的老樹,在這烈日滾沙下,有種說不出的寂寥。
陸平徐徐挪步到石桌邊,拂去桌上的沙土,徒手挖出一張石凳,坐了上去,也許是他太累,又餓又渴,終于難以支撐,便進入了夢鄉。
他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一位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僧人坐在自己對面,二人四目對視,從他的雙眸中,陸平能看見不同尋常的閱歷,游走于山川湖海,天涯海角,尋覓于凡塵間,唯留幾分苦澀與無奈。
“你是誰?”
面對陸平的質問,那僧人并未回話,只是嘴角溢出一絲淡淡的微笑,輕輕的搖了搖頭。
他手中的念珠徐徐墜落到地,散落成一粒粒珠子,滾落四方,回憶的片段,呈現在二人面前,歷歷在目。
香火鼎盛的大雷音寺中,威嚴的佛祖石像之下,一位老和尚在眾多僧人朗朗誦經聲中,正在為一位小和尚剃度。
當最后一縷黑發劃過他的面龐,印上戒疤,披上一身袈裟,他便斬去凡塵,歸依我佛。
他的生活過的無比充實,每日傾聽方丈講解佛法,誦經念佛,修煉佛門神通,挑水,劈柴,撞鐘,甚至是掃地種菜,一切過得平淡無奇,他卻成了大雷音寺眾僧人中,悟性最高的人。
待他十四歲之時,方丈找到了他,令他游歷神州浩土,僅憑一張三寸不爛之舌,一顆熾熱之心,渡凡塵萬千不平,十年后,回歸大雷音寺,將所感所悟寫成經文,供弟子傳頌。
他去過很多地面,見過許多人,許多妖,甚至是魔,還有那冷冰冰的尸,他渡過許多人,許多妖,甚至是許多魔,可沒渡過尸,他受過許多傷,甚至很多次都險些喪命。
凡塵中,有幾位女施主和他糾纏不清,自此以后,他頭上毛發無論每日怎樣刮,總會第二日出現,還有師傅給他點的六顆戒疤,早已不見蹤影,他很想到逃,可距十年之期,僅僅過去了一半,師傅的囑托還歷歷在目,咬著牙,都要走完這趟旅程。
直到有一天,他一怒之下,打死了一位殺人不見血的大魔頭,萬般責備浮現在他心底,他知道,他回不了大雷音寺了,可天下之大,何處能容下他?
當神州浩土再現動亂,妖魔橫行,災禍連連,百姓身處于水深火熱之中,那位小僧的身影再度出現了,不過卻不是往日那般憫天在懷,赤心肉嘴相勸,無量佛法在他手中,就是奪取他人性命的天地浩劫。
三年后,妖消失了,魔沒了,那些不朽不滅的災禍之尸也不知所蹤,人們再也沒見過那位小僧的身影,只在綿綿人群中看見一位娶了兩位媳婦的花和尚,再到最后,便沒人見過他的蹤影。
一切的一切消失的無影無蹤,只留下一個空蕩蕩的庭院,還有那位年輕的和尚,一步步的踏過地面上的青磚,在一顆郁郁青青的大樹下打坐,伸手拂過那口大鐘,穿梭在殿堂中,誦讀著佛文經法,可至始至終只是一個人。
陸平的眼睛剛剛泛動,一切又回到最初的時候,那位年輕的和尚又坐在石凳前,撥動著手中的念珠,仿佛什么都沒發生過。
在陸平看來,那位僧人的一生非常糟糕,深陷凡塵,沒成佛,但先成了魔,不過一切都以憐憫天下蒼生為準則,從一個普通俠士的角度來看,倒是個大義之人。
年輕僧人的目光再次挪到陸平的雙眸之上,手中依舊有調不紊的撥動著念珠,“施主,何為佛?何為魔?”
“普濟天下蒼生為佛,濫殺無辜則為魔?!?
“呵呵!”淡抹笑容浮現在小僧的嘴角,“誦經朗文一輩子成不了佛,反而屠戮蒼生墮入凡塵的和尚成了佛?!?
這可顛覆了陸平的所有認知,出家人皆宅心仁厚,憐憫天下生靈,就連踩死一只螞蟻都是莫大的罪過,不食葷腥,終日以佛法經文滌蕩肉體靈魂,可以說,他們的一切都是純潔無瑕的,怎么可能與殺人不見血的魔頭沾上關系。
而那位小僧似乎能看穿陸平的心靈,又輕輕搖了搖頭,“佛道本源,敢問施主,何為道?”
“順應天意,遵循萬物生息運轉規則,平世間不平,渡他人所不能渡,方為道。”
小僧徐徐起身,轉身背對陸平,似乎有些悲涼的感慨道,“那么施主一輩子都無法得道?!?
這可讓陸平更加疑惑了,有些激動的追問道,“那你告訴我,什么是佛?什么是道?”
“先成魔,再成佛,先殺人,再得道!”
陸平依舊滿臉不相信,可見小和尚徐徐轉身,指向罪業寺外,他也追尋著方向望去。
只見滾滾黃沙中出現了一道熟悉的身影,雖細眉白膚,長得像文弱書生,但滿目猙獰,面紅耳赤,一副要吃人的模樣,手中的長劍撞的劍鞘叮叮作響,不是李琳又是何人。
“陸平,你這個龜兒子,別以為蜷縮在一座破廟中,我就不敢動你,今日,我就將這座破廟和你一起夷滅?!?
他手中的長劍恰似虎嘯龍吟般震天動地出鞘,一劍化千影,寒光瀲萬丈,卷起浮塵黃沙遮天蔽日,冰冷的劍意早已拂去沙漠中的熱風,留下刺骨的苦寒。
千劍齊出,如游龍升空,遮天蔽日,長驅直入,勝似疾風驟雨,連綿無盡,無休無止,先行的劍勢將整座罪業寺壓入土中三尺。
千道寒光夾雜著漫天飛沙而至,陰風嘶戾,長劍嗡鳴,陸平內心不由驚嘆道,“這就是納靈境后期的全部實力,一劍化千影,寒光瀲萬丈,恐怕夷滅一座小城都并非難事?!?
可罪業寺門前的那尊佛像突然發聲了,“孽畜!你一生殺戮無數,草芥人命,今日渡你在畜生道中走一遭,反省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