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調查情況還是張宗羨去安排,對于陳子冉這種人際關系幾乎為0的存在,他也是相當無奈。
“這么多年你都在干什么?”
陳子冉掰著手指數著第二段人生的記憶:“吃東西,喝東西,睡覺,吃東西……”
“得得得!”張宗羨打斷他。
“別跟我復讀機,要是沒事就去請人回來培訓學生,不然到時候連聯賽大門朝哪開都不知道。”
“朝錢開!”一個重音。
見張宗羨做出打人的手勢,陳子冉陪著笑臉連忙跑了。
但是請人又談何容易!
還是老一句話:好的難請差的不要。雖說他對這次聯賽沒有報任何期望,但也不可能隨便找個湊數的,這是對學生的極度不負責。
想了一下午沒有絲毫頭緒,他也用搜索查看相關信息,發現只有寥寥幾位帶出過6級學校賽事中冠軍隊伍導師的介紹。
這幾位要么進了國家隊,要么開了大型培訓機構,此時的起航在他們眼中就跟野雞大學一樣,腦子抽了才會過來。
其余帖子和問答里都多是灌水、無意義回答,還有答非所問。
就在陳子冉越加煩躁打算關掉網頁的時候,教委辦·岳西地區教育論壇一個題目為——學校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賽事培訓老師?的帖子引起他的注意。
注冊賬號再用學校證件加實人認證后,點開了帖子進去看,發現居然是認證為嶺州中學的賬號發的。
帖子里提到學校老師應付中小賽事還行,一旦參加國家級以上的賽事,就要請專業培訓機構的團隊。
一學期請兩次,花費實在不菲,所以想自己培養團隊,卻又沒多少大賽的培訓經驗。
參賽學生倒是有經驗,但只是培訓團隊教導怎么做的一套流程,里面的核心技術被他們牢牢掌控著,偷學就學了個皮毛,一旦大賽內容和規則改變。
立馬抓瞎。
回復里沒有培訓機構的身影,基本都是普通學校在排隊形:
一學期兩次大賽,羨慕!!
翻了幾頁才有一個同為4級的中學回復:大數據分析加公式,具體公式還得自己琢磨,沒有誰會給出來的,除非想坑你們。
陳子冉揉了揉臉,這算是有點眉目了?
考慮到開賽時間臨近,他便開始找培訓機構,一問價,他總算知道嶺州中學為什么叫貴了。
4級聯賽150萬,大學生時政聯賽220萬,保底一個省前十。然而一聽他是新開的大專學校,學生水平低到爆炸,也沒有任何賽事經驗。
十個有九個機構拒絕接單,還有一個報出600萬天價培訓費,還只是保證能進入省選賽,不包排名。
陳子冉聽著話筒傳出的忙音,心里積了一口氣出不來。
剛才那個機構負責人在他說考慮考慮后,就對他說:
“你們這種野雞大學賺賺沒腦子的學生家長的錢就好了,不要碰這個,你們玩不起!還什么垃圾學生都想參賽,嘁。”
簡直,憋屈啊!
合著他一個國家認可的大專,就成騙子學校了?而且學生雖不是很優秀,也不至于到垃圾的地步吧。
更離譜的是,這賤人說完就掛斷電話,不給他開噴的機會,特么!!
找出舉報網站把這家機構掛上去,陳子冉才氣消了些。
也知道聘請專業團隊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想辦法請老師,或者學校自己培養。
估計是很難趕上聯賽,那聯賽還要不要繼續參加也讓陳子冉頭疼。
最后想到先組織老師開會,看看有沒有自薦的。哪怕這次趕不及聯賽了,學校現在開始培養起來,趕得及以后的賽事也好!
一個通知發下去,晚8點會議室,老師教授齊聚一堂。
待培訓方案提出來,卻均都沉默了。
陳子冉也不急,視線聚焦在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似乎只是一瞬間,也可能等了很久,終于有人出聲道:“能力不足,沒辦法接此重任!”
隨后一些人也附和著。
陳子冉點點頭表示理解,視線掃了黎英他們一下,可惜專業不對口。
慢慢的,老師拒絕的差不多了。
一位女老師卻突然站起來,說:“校長,我在大學時有參加過兩次省時政聯賽,不知道可以嗎?”
安杏,上都大學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1年,目前為中級講師。
陳子冉環視其他人,沒有在起立的,也就說道:“好,都沒意見的話,時政聯賽培訓導師由安杏老師擔任,另外我會招聘數據分析團隊輔助培訓。”
“還有就是,安杏老師你的待遇從這個月起,提高到高級講師水平,并隨參賽隊伍的名次提獎金!”
“好好加油!”
“散會。”
其余老師神色復雜的看著安杏,這么簡單的話他們也接呀,反正校長沒限定名次才有獎勵,也沒說罰的事。
不過已經晚了。
羨慕過后,老師和黎英他們紛紛對安杏表示祝賀。
另一邊回到辦公室的陳子冉才點開系統信息。
【時政聯賽培訓導師已入職·安杏:
開啟導師模式:(首次獎勵)
時政敏感度500%;
猜題準確度500%;
答辯成功率(加持學生)500%】
系統的輔助效果看多了,陳子冉也就習慣了,看過就關掉窗口,毫不留戀。
他剛才說要招數據分析團隊,也是想要評測師生效率,然后根據細分到每一個人的結果來推進教學速度、深度,以及培養學生專長,還有分析當下情況適合參加那些賽事。
不至于讓他感覺什么事都是一團糟,包括前不久他自己訂的課程表。
因此他在開會前就給某知名獵頭公司打了一筆錢,要挖支高質量團隊過來。
一旦數據分析完善,他也不用對著系統的效果【因人而異】而懵逼,也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系統。
感謝衡水老白干提供賽事方法的提點。
……
夜深了,一輪明月掛當空。
陳子冉也是至此才感覺到學校的路在哪里。
路~在腳~下……咳,串臺了。
在頂部名校基本穩固、在頂部師源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優質學生也都是往里擠的,所以一家學校想要從零開始往上沖,很難!
沒有優質學生,也就沒有了升級的希望。
因此陳子冉思考良久后,決定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前行:
金錢開道加人文關懷加大數據分析加系統加持;
所有條件均為了極限培養師生,從微塵走向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