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時尚企業管理
  • 李成鋼
  • 2743字
  • 2021-06-04 15:24:11

三、時尚的文化本質

時尚與文化,主要是滿足于人們的精神需求,同時也有著各自的物質載體。從這個意義上說,二者是同源的。文化作為人們心理和行為方式更深層次的架構,具有比時尚更強烈的穩定性。而這種穩定性能夠不斷延續,從而具備傳承性,在傳承過程中又不斷地去蕪取精,從而不斷創新,所以文化的傳承中自然擁有著創新性。而時尚是文化在一定時間階段內的重要的表達形式,研究時尚,其實就是研究在歷史傳承的、特定階段內的文化。

(一)時尚屬于文化的范疇

根據前面的描述,可以對時尚做出一個界定:一種風格因美而被創造,進而被逐步地模仿和廣泛接受,并加以傳播。正如愛默生所說的,文化開啟了對美的感知,美是人們心理的一個評判標準,而模式化的風格是人們的一種思維模式或行為模式,而且創造性、創新性恰恰是在文化傳承基礎上的改革和創新,而時代性在孕育了文化的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時尚的產生和風格。對比時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含義,可以得出結論,時尚是屬于文化范疇的一個概念。

從時尚的起源看,在前面梳理和分析時尚的起源時指出,時尚具有奢侈性、階層性、參照性、城市性和創新性。奢侈性是當時主流社會所崇尚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方式,它所代表的是財富炫耀性和上行下效的一種傳播模式。階層性代表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傳播渠道和模式。而人的參照性,是源于人的羨慕、從眾以及炫耀的心理,這是時尚產生的根本的心理因素。城市論所界定的是時尚產生和傳播的空間和場所。偶然性的創新,代表著文化傳承過程當中人們消費心理發生的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所以從時尚的起源來看,時尚源于文化。

(二)時尚產業屬于文化產業

時尚產業不是一個嚴謹的產業概念,也不是單一的產業。截至目前也沒有一個機構能夠嚴謹地界定時尚產業。時尚產業是一個融合性的產業,它是融合了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而以特殊形式表達出來的一種產業形態,并沒有在我們國民經濟的部類當中直接來體現??梢哉f,各個產業、各類產品都可以納入時尚產業、時尚產品這一表現形式中來,它代表的是一種創意性的、生產性的新興的運作方式。在一般的時尚產業研究報告中,通常把時尚產業分成服裝、服飾、家居、藝術品、旅游、體育、娛樂、消費類電子產品等來進行研究。而文化產業啟蒙較早,在國內外均有研究,文化產業這一術語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表現方式,影響著人們對文化產業的不同理解,盡管有世界各國的不同角度的不同定義和理解,但文化的精神性、娛樂性等基本特征沒有變化。2004年我國國家統計局對文化產業做出了相關界定: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2012年進一步把文化產業界定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的集合。根據國家統計局修訂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標準,文化及相關產業被分為10個大類:新聞出版發行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工藝美術品的生產、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文化用品的生產、文化專用設備的生產。這一分類把文化產業分為了生產和輔助生產兩個大的部分,具體表現為四個方面:為直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而進行的創作、制造、傳播、展示等文化產品(包括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必需的輔助生產活動;作為文化產品實物載體或制作(使用、傳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產活動;為實現文化產品生產所需專用設備的生產活動。文化產業有專門的管理部門,其產業類別和劃分有較為規范的標準,納入了統計局國民經濟的統計范疇,是相對嚴謹和規范的。前面所述時尚產業相對寬泛,但從內容體系來說,時尚產業的內容體系基本上包含在了文化產業的范疇之內(圖2-3)。

圖2-3 文化及相關產業

(三)時尚是文化的時代表達

如前所述,在研究時尚的起源、含義范疇和內容體系過程中,都能表現出,時尚的文化本質。從另外的角度,我們也可以得出,時尚是文化的時代表達。二者都側重于精神層面,同時也有著物質載體。另外,二者都是通過一定的群體性思維方式形成既定模式和規范,從而影響人們的心理和行為,也就具有了示范性、導向性、約束性、規范性的作用和功能。文化是時尚表達的土壤和基礎。首先時尚的形成有著最廣泛的群眾基礎,它并不是藝術家、創造者憑空創造出來的,而是對于群體消費心理、精神世界的一種滿足和表達,而一定時期的消費心理和精神世界受制于傳承的延續、約定俗成的習慣、風俗、世界觀、價值觀等文化層面的因素影響。其次,時尚表達方式的多種多樣,一定程度上受亞文化的影響。亞文化是一種集體文化,它屬于某一領域或某一團體所特有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梢詮牟煌哪挲g、不同的區域以及民族甚至人種的角度加以區分。如年齡可以分為青年、老年,區域可以分為城市、郊區、鄉村。作為主流文化的構成和具體表達方式,亞文化包含著與主流文化相通的價值觀念和構成要素,同時也形成自己的特色。由于亞文化群體往往是在與人們直接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所形成的,而且從屬于某一個團體的共同特征,其影響力往往比主流文化更大,可以形成一種團體的特殊的精神風貌和氣質。從時尚的表達方式來看,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團體,都有著各自的時尚的表達方式,而這些表達方式無疑代表了這一群體的行為方式、精神世界、價值取向,主要是受到了亞文化的影響。如現在蔚然成風的網絡語言、網絡行為方式,正是網民基于互聯網這一空間下的時尚表達,從而正在形成一種全新的網絡文化,而網絡語言多數是在互聯網上形成并流行的,例如,非正式的、諧音的、或流行的一些經典語錄等。比如BS(鄙視)、蒜你狠、蘋什么、灰常好等。這些網絡語言的詞組可以分為字母型、數字型、混合型、詞語變異型、口語型、圖畫型等。簡單地看網絡語言是語義語音表達的一種替換,它不需要標準、嚴謹、規范地使用漢字,但卻能夠清晰表達出使用者的意思、情緒,甚至更生動,隱含了網民對自身、對社會和對時代的一種態度,而這種特殊的語言逐步為各界所重視。2010年,“給力”一詞登上了人民日報,也是一種從非主流亞文化逐步向主流文化滲透的過程。再次,時尚的傳播表達了文化傳播的規范。在前面研究文化的規范性問題時,提到了在文化層面的心態和行為,都是通過一定的群體性思維來形成既定模式或規范,進而影響人們的心理和行為。文化的這種示范性、導向性、約束性和規范性的作用和功能,影響著時尚的傳播方式。從傳播的角度來看時尚,時尚是一種風格的被模式化,而這種模式得以推廣并被廣為接受,而這種模式化的風格,主要表達的是受文化影響的行為和心態,而傳播的路徑和方式,也受到特定的群體性思維方式或規范的影響和制約,如傳播的群體受到亞文化的或主流文化群體的制約(圖2-4)。

圖2-4 時尚的文化本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县| 犍为县| 西乌珠穆沁旗| 广河县| 玉山县| 开原市| 临沭县| 云林县| 中方县| 女性| 珠海市| 松桃| 桐乡市| 冕宁县| 林西县| 卫辉市| 日喀则市| 浮山县| 桐庐县| 虞城县| 偏关县| 上饶市| 老河口市| 吉隆县| 长武县| 体育| 正镶白旗| 始兴县| 长寿区| 大庆市| 鞍山市| 麻阳| 桃园县| 永宁县| 富顺县| 塘沽区| 绥江县| 万安县| 桦甸市| 新和县|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