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批評會表揚培養自覺主動的好孩子
- 李萍編著
- 2004字
- 2021-06-04 14:55:07
讓孩子在激勵中發展自己
孩子有著強烈的好勝心,總想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但是因為自己能力有限,往往事與愿違。有的孩子會因為自己的一時失利而對自己失望。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要對孩子及時鼓勵,不要因為孩子一時失敗就對孩子嚴厲斥責。要讓孩子樹立信心,勇于嘗試新事物。對于孩子的進步,要及時鼓勵,用欣賞的口氣,恰到好處地多鼓勵孩子,使他擁有強烈的自信心。
擁有自信心的孩子,才會堅定地去做完自己要做的事情。父母要走進孩子的心靈,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讓孩子在不斷成長中走向成功。父母對于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孩子,要給予溫暖,培養他的自尊心、自信心,挖掘其存在的潛力,適時地給予孩子有益的幫助和指導,讓孩子收獲希望。對于思想活躍、多才多藝的孩子,要多加贊賞,恰到好處地鼓勵孩子,以使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
用欣賞的口氣和孩子說話,對孩子多點鼓勵,多點贊賞,父母就會對孩子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使孩子明白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知道自己如何去做才能成為好孩子。得到欣賞的孩子,心里是喜悅的,是充滿自信的,能夠獨立行事。無論去做什么事情,他都會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對自己的期望。若父母懂得贊美孩子,那么孩子也會很快得到人們的認可;而一味對孩子嫌惡,說話句句打擊、輕視的父母,對孩子只能造成不良的影響后果。如果父母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懂得贊美孩子,孩子就會對未來失望,這樣,孩子的心里就會蒙上陰影。特別是對于犯錯的孩子,如果父母嚴厲指責,孩子就不會有改正的動力。因此,為了完善孩子的人格,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要用欣賞的口氣,恰到好處地鼓勵孩子。
用欣賞的口氣,恰到好處地多鼓勵孩子,孩子受到贊賞,受到重視,就會積極上進。如果父母和孩子說話措辭嚴厲,讓孩子聽了不知所措,孩子的上進心就會遭到打擊,以致心里蒙上陰影,對自己失去信心。事例中的李萍,在看到孩子小佳有音樂方面的才能之后,就對他進行了及時的鼓勵,言語中流露出欣賞,讓小佳充滿信心地走向一次又一次成功。
小貼士
為人父母者,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孩子說話時要用欣賞的口氣,恰到好處地鼓勵孩子,如此,孩子才會對未來、對自己充滿信心,即使遇到困難,也能夠獨立解決。因此,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不要言語激烈,句句批評,要著眼于孩子身上的優點,用欣賞的口氣贊美孩子、鼓勵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接連取得成功。得到欣賞、受到贊美的孩子,無論做什么事事情,都會變得勇敢自信。因此,父母要用濃濃的親情去關懷孩子、愛護孩子、欣賞孩子、鼓勵孩子,讓孩子激勵中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父母經常犯的錯誤是好高騖遠,一方面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另一方面又因為孩子達不到自己設定的標準而感到失望,他們總希望孩子表現優秀,有最好的前途,所以比較難以容忍孩子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學習上不及同齡的人,認為這是孩子的失敗。父母經常犯的錯誤,就是拿優秀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比較:大家都一起學習,別人能學好,為什么你學不好?那肯定是孩子不肯用功。實際上,面對那些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孩子,橫向比較這種錯誤做法正是父母需要避免的,因為這樣的錯誤對孩子自信心的打擊最大,而對于提高孩子的成績是毫無作用的。
毫無疑問,做父母的,沒有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常常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相比,也是出于好心,希望孩子能以他人為榜樣,學習別人的優點,為父母爭氣。不過,父母有時候就是好心做壞事,真的愛孩子,就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作比較。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大人物小時候那樣聰明,用心是很好的,不過往往會因為對孩子有太高的要求而達不到教育的效果,甚至會引起反作用。
父母常常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作比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很嚴重的,那些常被父母拿去作比較的孩子,通常會有一些負面情緒,諸如不開心、沒有安全感、憤怒和嫉妒等。那些被父母作比較的孩子覺得自己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因為父母似乎喜歡別的孩子多一些,因此孩子會做出一些吸引父母的行為,不過這些行為通常都是父母不喜歡見到的,這就是一種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