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肯錫精英的工作效率手冊
- 張浩峰
- 1174字
- 2021-06-04 14:54:50
2-6 清晰思考的神器:2×2矩陣
工作幾年,王培新晉為銷售主管,按理說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但他卻有些愁眉不展。
一問原因才知,面對能力水平參差不齊的員工,王培不知道該如何帶團隊,“一開始很羨慕那些當領導的,現在好不容易熬到這個階層,卻沒發現是如此的束手無策。”
“從管理的角度來講,沒有帶不好的團隊,只有不會帶團隊的領導。”我坦言道。
“我有耐心好好學習這門學問,但一天管不好這個團隊,公司就面臨著一天的損失,有沒有速成的解決方法?”王培誠懇地求教。
我沉思了一會兒,隨即想到麥肯錫常用的2×2矩陣。
一般來說,我們固有的思維是“A→B→C→D”,這種思維簡潔又直觀,但卻無法解答復雜多樣的問題,因為事物不可能恰恰好只有一個變量。
而2×2矩陣是由兩個相對重要的維度組成的,并且這兩個維度往往是兩個相反的發展方向,將此當作看待事物的角度,從而擴展我們的思維領域。
利用2×2矩陣將王培的下屬進行細分,從員工能力與態度兩個維度來分類分析,事情會怎樣呢?呈現效果如圖2-1。

圖2-1
在這里,員工能力和員工態度是兩個維度,利用2×2矩陣我們可以分為四類,這就得出了一個管理的基礎模型,對能力強又勤奮的員工適當放權,對能力強但態度不好的員工進行激勵,對能力弱但勤奮的員工加以培訓,而能力弱又態度不好的員工干脆辭退,如此便解決了之前不知如何帶團隊的問題。
整體思路是不是非常清晰了?這就是2×2矩陣的妙處所在。
2×2矩陣的應用非常簡單,大體可以分為四步:
◆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比如管理團隊的問題。問題越明確,越細分,越能得出可執行的解決方案。
◆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思考,并從中選出兩個最重要、最核心的變量,它們最好是緊密聯系的,比如員工能力與態度,畫出2×2矩陣。
◆列出矩陣中具有的特性,判斷不同區域具備哪種特性,彼此之間是否具備轉化關系。
◆針對每個區域寫出具體的應對策略。
雖然2×2矩陣只是一種簡化思考,而且生成過程有很強的主觀性,但是相較于“A→B→C→D”的思維方式,已經大大提升了我們的思考認知。我們可以很輕松地把面對的問題劃分到相應的區域,針對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更清晰地審視自己的工作,更高效地處理各種問題。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咨詢公司工作期間,我經常會被企業培訓負責人問及一個問題:“我們明年應該重點做點什么項目呢?”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但一味地討論很難得出答案,于是我就嘗試著找出了企業所考慮的兩個重要因素——業務變化和市場變化,并據此畫出了下面的矩陣。

圖2-2
經過這樣一番分析,接下來的工作思路就有了。如果是新市場新業務,那企業就做一些變革落地的項目。如果是新業務舊市場,重點就是考慮人才發展……以此類推。
另外,2×2矩陣只是一種簡單形式,增加變量它可以變成2×2×2,增加維度又可以變成3×3/4×4,甚至更多,這就依賴于我們自身的思維深度和專業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