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夢想的人在奔跑,沒想法的人在流浪
- 張芝涵
- 2014字
- 2021-06-04 14:46:01
你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優(yōu)秀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潛能。那些獲得成功、實現(xiàn)人生夢想的人,也是因為將他們的潛能發(fā)揮出來而已。一個人的成長,必須通過磨煉,才能活出自己。然而,在安逸的環(huán)境下,人的潛能是隱藏的。我們只有逼自己一把,才能突破自己,挖出自身隱藏的潛能。
有句話說得好,“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yōu)秀”。是的,有時候我們就是對自己太過縱容,反而無法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從而在很多難題的處理上就看不到自己優(yōu)秀的處理能力。
不得不說,對于很多人而言,對于人生的現(xiàn)狀,是不滿意的,他們覺得自己既沒有天賦,也沒有好運氣,總是這樣被命運遺忘在角落里,過著不好也不壞的人生。實際上,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他們在人生之中的拼搏還遠遠沒有上升到拼天賦,或者是智商、情商的高級層面,而只是在努力這個看似低級的層面上,就因為不能吃苦而繳械投降、丟盔棄甲、落荒而逃了。
所以說,不要老是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在困難面前也不要為自己的怯懦找退路。做一個強者就要敢于突破自己,對自己狠一點,這樣你才能更加優(yōu)秀。
遺憾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盡管人人都知道努力的重要性,也知道必須非常努力才能激發(fā)自身的潛能,讓自己獲得更加長足的進步和發(fā)展,但是真正能夠做到努力的人卻少之又少。努力是通往成功的第一個階梯,如果我們連努力都做不到,又如何需要動用天賦呢?為此,一個不曾努力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優(yōu)秀,也根本沒有資格去說起天賦等更加重要的成功因素。
朋友們,我們不要無視自己的能力,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很棒的,只不過有的人付出了行動來證明自己,而有的人在困難面前不知所措罷了。古時候作戰(zhàn),經(jīng)常用的一個計策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將士兵引入沒有退路的絕境,促使他們竭盡全力、勇往直前,直至打敗敵軍贏得勝利。這就是為了不給自己找退路,要想活著,就必須豁出一切逼迫自己向前沖。破釜沉舟的故事說的也是這一點。
為此,要想在人生之中有更好的成長,我們一定要首先對自己狠一點。只有在努力奮斗的過程中為自己奠定一定的人生基礎,讓自己脫離低級的拼搏,我們才能到達需要拼天賦、智商、情商的高級拼搏階段。否則,努力還遠遠不夠呢,有什么資格抱怨自己的天賦不高,智商和情商都有所欠缺呢?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這個世界上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工作而已。的確如此,當別人都在勤奮刻苦的時候,你卻在娛樂和休閑,你是沒有資格抱怨自己不如別人的。也許有些朋友會說,生活如此忙碌,我根本沒有時間更多地努力。魯迅先生還曾經(jīng)說過,時間就像是海綿里的水,擠一擠總還是有的。如果我們總是因為時間的流淌而放棄各種努力的機會,那么可想而知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里,我們幾乎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要想獲得成功的人生,要想讓自己的一生出類拔萃、卓爾不群,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非常努力,哪怕遭遇坎坷挫折也不放棄,這樣的人生才是值得期待的,也才是能讓我們更加綻放自身光彩的。
一個人如果始終處于安逸的環(huán)境中,就會按部就班地生活和工作,而從來不會把自己逼到絕路,更不會讓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地進步。有的時候,人生是需要絕境的,我們或者被動地接受絕境,或者主動地創(chuàng)造絕境,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么強大。正如心理學家研究得出的結論一樣,每個人的身體里都蘊含著巨大的潛能,即使是像愛迪生、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科學家,也只使用了自身能力的十分之一。如何激發(fā)潛能,如何逼著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和努力,這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和做到的一點。為此,不要抱怨,而是要繼續(xù)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前行,當你足夠強大,世界都會向你臣服。
總之,逼自己一把,你就能看出自己有多優(yōu)秀;逼自己一把,你才能不會總給自己找退路。朋友們,如果遇到困難,我們不要總想著逃避,說不定向前走一步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要太寵著自己,這樣你會把自己慣壞的。多一點磨煉,才能多一點成長;多一點努力,才能多一點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