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自己狠一點,離成功近一些
- 陳楠華 王怡文 郭靜
- 1523字
- 2021-06-02 15:28:03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很多時候,我們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自以為陷人生活的絕境無法自拔,因而心深感絕望。其實,我們只是看似陷人絕境,只要我們的內心不放棄希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我們完全有機會把絕境變成新的生機和機遇,從而幫助我們的人生再次掀開新的篇章,展開新的旅程。
也許有些朋友非常樂觀,覺得自己一生之中永遠不會陷人絕境。其實不然,沒有人能夠永遠在生活中順遂如意。假如我們覺得自己很順利,不會遭遇絕境,也就恰恰意味著我們正在走向絕境。與此相反,對于一個有著憂患意識的人而言,也許經常會害怕自己遭遇絕境。其實命運是無常的,不管我們多么擔憂,都無法避免絕境的突如其來。因此,最好保持平靜的心態,即便真的面對絕境,也要相信這是命運對于我們的考驗,能夠幫助我們歷練和提升自我,讓自己變得更加頑強堅毅。尤其是當你成功的時候,你要感受的不是自己身處順境,而是要感受那些曾經使你感到絕望和沮喪的絕境,正是因為超越和戰勝絕境,你才成為今天的你。
和讓人警醒的絕境相比,順境如同是一種麻醉劑,會讓人的心靈變得越來越麻痹,整個人也會更加懶散。唯有絕境,才能激勵我們不斷奮斗和進取,始終保持頑強的戰斗力。對于任何人而言,絕境不只是一次轉折,也是一次升華。光陰荏苒,當我們漸漸老去,我們才會發現命運中值得我們拿出來與子孫后代分享,與他人炫耀的,是曾經的絕境。我們必須相信,一個人除非自甘平庸,否則絕不會被困難打倒,更不會陷入人生的絕境。所以,我們必須突破自身的局限,遠離命運的詛咒,成為征服困境和絕境的強者。正如巴爾扎克所說的,絕境,是天才進步的階梯。
張明和劉思雨是同事,都在一家旅游公司當導游。有段時間,因為公司遭遇危機,所以他們全都被裁員了。對此,張明感到很沮喪,當即四處奔波找工作。但是劉思雨呢,卻不想再繼續打工,而是想借此機會開展屬于自己的生意,自己當老板。
盡管好朋友張明和家里的親戚家人都表示反對,劉思雨卻一往無前。為此,他還拒絕了張明為他介紹的一份很好的工作。轉眼之間,五年的時間過去了。張明已經憑借出色的表現成為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劉思雨呢,卻因為經營不善,導致生意經營慘淡,最終宣布破產。面對這樣的情況,已經擁有決策權的張明再次向劉思雨伸出橄欖枝,真誠地邀請劉思雨去他所在的公司工作。但是劉思雨卻信誓旦旦:“我已經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只要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我一定能成功。”看著負債累累的家,劉思雨卻依然充滿信心。
轉眼之間,又是一個十年。張明成為公司的高層領導者,但是劉思雨卻擁有了屬于自己的連鎖餐飲企業,在全市擁有二十八家分店。盡管張明發展得也很好,但是充其量就是一個高級打工仔,劉思雨卻成功地絕地反擊,擁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家族產業。不得不說,他們的人生,也許從他們一起被辭退的那一刻起,就出現了分水嶺。
大多數人在自己做生意失敗之后,一定會第一時間結束嘗試,規規矩矩地找工作。不得不說,他們都缺乏越挫越勇的精神,這也正是人們獲得成功必須具備的精神。幸好劉思雨沒有接受張明的邀請,成為張明的下屬,所以他才能總結經驗和教訓,踩著失敗的階梯層層攀登,越挫越勇。同樣的道理,我們在人生之中,也不要因為看似遇到絕境就放棄。正如海明威筆下的桑迪亞哥老人所說的,一個人可以被打倒,但是不可以被打敗。我們也要擁有這樣的堅毅精神,才能在一次次被打敗的經歷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教訓,踩著失敗的階梯攀登成功的高峰。
正如唐代大詩人孟郊所說,深山必有路,絕處總逢生。只要我們在人生路上永不停息地往前走,我們就能夠找到新的生機,從而為自己的人生開辟新的道路。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必須記住,希望永遠在我們的心里。只要我們心懷希望,我們的人生就永遠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