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會講故事,怎么做管理:優秀的領導都是會講故事的人
- 唐孝華
- 1781字
- 2021-06-02 15:25:19
你為什么無法說服下屬
我們都知道,在任何一個團體或群體中,都有領導者,他所領導的這個團體或群體,可以是幾人或幾十人,可以是幾十或上百人,也可以是幾百或幾千人。作為領導者,他每天都需要管理這個群體或團隊,或是下達工作任務、做工作總結,或是提出工作意見等,以此實現領導的目標。而這一切管理工作的開展和落實,都始終離不開領導的口才力。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一個領導若是口才卓越,他的管理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也就是說,一個領導者,要想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首先就要歷練自己的口才,因為,領導的管理離不開好口才。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經說過:“凡是我所認識的重要領袖人物,幾乎全都掌握一種正在失傳的藝術,就是特別擅長與人作面對面的交談。我認為這個共同點并非偶然。領導即說服。一位領導者如果不能在交談時吸引人、打動人,那么,他大概也說服不了人,因此也未必能成為領導者……”作為現代企業或組織中的領導,開展工作任務的關鍵部分就是說服下屬,然而,在現代企業中,不少領導者遇到了這樣的困擾,在與下屬溝通的過程中,正是因為無法說服下屬,才導致了工作中下屬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效率低,進而導致整個企業的效益不高等,對此,我們不妨先來看下面的案例:
有人講了這樣一段話:“同志們,在改革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旗幟鮮明地肯定那些應該肯定的事物,堅決否定那些應該否定的事物。我們不能只知道肯定應該肯定的事物,而不知道否定那些應該否定的事物;也不能只知道否定那些應該否定的事物,而不知道肯定那些應該肯定的事物,更不能夠肯定了應該否定的事物,而否定了應該肯定的事物。我的講話完了。”
這個講話,等于沒講。
有的領導在講話的時候,就是不會說實在話,只會教條式地把一些話搬出來,顯得空洞無味。領導沒有必要把一些華麗而無實際意義的語言用到自己的講話中,畢竟講話并不是寫優美的文章,你的講話重要的是要讓聽眾明白你的意思,所以盡量多說實在話,少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這一點呢?其實,領導可以在講話的時候,運用簡單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就會讓人清楚地明白你所要表達的意思。對此,我們不妨再來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時值“二戰”伊始,美國的一些科學家通過情報了解到德國已經在研發原子彈,他們請求科學家愛因斯坦寫了一封信,經由羅斯福的私人秘書薩克斯轉交給羅斯福,希望總統也能同意試制原子彈。
然而,對于科學家們的請求,羅斯福斷然拒絕了,此時,薩克斯為羅斯福總統講了這樣一段歷史:
英法戰爭期間,在歐洲大陸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侖,在海上卻屢遭失敗。當時美國發明家富爾頓勸他撤去船上的風帆,在船上裝上蒸汽機,把船上木的甲板換成鋼板,這樣,軍隊戰斗力能大大提升。然而,固執守舊的拿破侖卻認為,船沒風帆不能航行,木板換成鋼板會下沉,所以駁回了富爾頓的提議。其實,當時如果拿破侖能不剛愎自用,接納富爾頓的建議,可能18世紀的歷史就得改寫了。聽了薩克斯的話,羅斯福若有所思,最終同意了科學家們的建議。
在這個故事中,薩克斯是如何說服羅斯福總統的?在總統拒絕的情況下,他列舉了歷史人物拿破侖的失敗教訓,借此讓總統認識到新式武器研制的重要性,進而讓總統同意自己的建議。
的確,我們不得不說,一個領導的口才力直接體現其作為領導的管理能力,但凡一個卓越的領導,他都擁有很強的口才力,試想,作為一個管理了幾百位,甚至上千位員工的領導,如果連話都不會說,那他又有什么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公司或團隊呢?簡單地說,領導管理離不開好口才,一個擁有好口才的領導一定是一個卓越的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不管是哪一個行業或哪一個層級的領導,都是一個群體或團體活動的籌劃者、指揮者和管理者,無論是下決策、安排工作、部署任務,還是教育下屬、管理下屬,領導的這些工作都需要通過口才來實現。當然,作為一名稱職的領導,應該具備較高的口才能力。領導者管理下屬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展現其口才的過程,口才作為領導者必備的一項基本功,千萬不可忽視。
一個領導的口才能力,不僅會對領導活動的順利開展和領導目標的順利達成產生巨大的影響,對領導者個人樹立稱職的領導形象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一個具備好口才的領導者,都善于講故事,在說服下屬的過程中,他們絕不會大放厥詞,敘述空洞的大道理,而是善于將好的故事運用其中。因此,作為企業領導人,在提高管理能力的同時,也應該學會講故事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