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人別太敏感,也別太不敏感
- 水微瀾
- 831字
- 2021-06-02 15:28:34
前言
生活中,我們很害怕見到那種木誚的人,他們似乎感覺上也很遲鈍,有的曰寸候對于外界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反應過來。還有些人則與他們恰恰相反,這類人是屬于敏感型的,而且因為過分敏感,變得有些神經質。曾經有人說過,太敏感的人大多不幸福,因為他們總是因為神經質,想得太多,思慮太多。有的時候,別人只是一句無心的簡單的話,他們也會在心里不停地醞釀發酵,生發開去,這就是過于敏感的痛苦。思來想去,雖然敏感對我們在人生之中更好地感知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是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痛苦和糾結。要想讓敏感發揮正向積極的作用,我們就必須把握好一個度。一切事情,只有適度,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敏感不是一種病,過于敏感就變成了神經過敏。這種病讓人胡思亂想,心生不寧,簡直罪大惡極。例如,走在街道上遇到了一個熟人,寒暄的工夫,這個熟人因為沙眼便使勁地眨巴了幾下眼睛,后來人家走了,你卻站在那里琢磨半天:他剛才對我眨巴眼睛是什么意思呢?其實,如果不是因為過于敏感,你完全可以這么想:他要是有什么事情就會直接說的,眨巴眼睛大概是因為眼里飛進小蟲子了吧。
神經敏感的人,精神總是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他們不但關注外界,也更關注自己的內心。可以說,很多事情都是他們臆想出來的,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就是他們最大的長項。他們的神經就像是高倍的放大鏡,把無數的細菌沙礫都暴露出來,讓人心里很忐忑。實際上,要是能夠更加大條一些,也許反而能夠中和敏感,讓敏感發揮其最佳的作用呢!
當然,過于敏感是不好的,而過于不敏感同樣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諸如,面對一個不好直接表達的問題,對方用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意會你,還用意在言外的話點撥你,你卻無知無覺,依然故我。假如在談判桌上你無法意會團隊成員的意思,則一定會耽誤大事。這就是過于遲鈍的極大弊端。
從現在開始,我們既不能太敏感,也不能太不敏感,只有把握好敏感與不敏感之間的度,我們才能發揮敏感性的最佳效力,使其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創造便利,實現功能最大化!
編著者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