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保健護兒郎
- 王雪峰
- 371字
- 2021-06-03 15:11:01
(三)重視五經,補瀉分明
五經穴居小兒五指末節螺紋面,自拇指至小指依次為脾、肝、心、肺、腎經。小兒推拿臨床治療中,對于不同的病證常常需要采用臟腑辨證與八綱辨證,根據各類疾病的不同癥狀、不同病因,將之歸屬于某一臟、某一腑,然后取與五經相對應的某一經作為主穴來進行治療。當然,在確定取哪一經后,還須采用八綱辨證,辨其寒熱虛實,而后采用或溫或清、或補或瀉等不同的具體治法。
小兒推拿還十分重視和強調手法的補瀉,尤其是對于五經穴的操作,必須補瀉分明。小兒疾病以實證或虛中夾實之證居多,純虛者較為少見。小兒雖然有“脾常不足” “肺臟嬌嫩”之特點,但虛中常常兼夾實邪。況且小兒為“純陽之體”,生機旺盛,易趨康復,所以多用清法,或補后加清。但并非只有補瀉兩法,而是在補瀉操作的基礎上,結合各穴位的特點,才能產生各種作用。因此,小兒推拿既以補瀉為主,又是八法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