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經濟風向標(《商界》2018年第9期)
- 《商界》雜志社
- 1170字
- 2021-05-27 12:11:01
新興市場應警惕金融風險
文/易憲容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從2014年美聯儲放出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口風以來,國際市場一有風吹草動,新興市場的股市、匯市及債市便立即掀起波瀾,或馬上引起“緊縮恐慌”。盡管表現方式不一樣,但根源都是QE (量化寬松)緊縮所導致的市場恐慌。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后,主要發達國家通過QE貨幣政策救經濟,向市場注入海量的流動性,而且流動性一次比一次多。
國際金融協會今年7月發表報告指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債務已攀升至247萬億美元新高,遠超出150%警戒線水平,這反映出全球各國具有非常高的債務負擔。
當海量的流動性流入本國的股市與債市,股市指數會快速飚升,股市繁榮也將進入前所未有的高漲期。同時,會有大量的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從而全面吹大房地產市場的泡沫。
并且,海量的流動性也會涌入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根據國際清算銀行 (BIS)計算,新興市場非金融機構信貸水平較2008年增加2倍以上,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信貸出現了快速擴張。廉價的資金流入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造就了這些國家經濟的短期繁榮。但是,這些國家的外債負擔則全面上升,且全都處于債務亢奮之中—即債務增長得越快,越能夠在低廉的融資成本中獲益。
然而,這場全球QE盛宴要結束時,新興市場的風險也隨之而來。
2018年,隨著美國經濟真正走出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以及美聯儲新主事人的上任,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進入加速狀態。特別是美國經濟增長開始強勁、失業率低企、通貨膨脹率開始上升到目標水平,更是強化了美聯儲加快加息的預期。
強勢美元不僅會讓之前流向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流動性回歸到美國,也會加重這些嚴重依賴美元外債國家的債務負擔。
尤其是當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貨幣暴跌后,這些國家的許多企業會由于無法償還過重的債務負擔而出現嚴重的債務違約風險;并由此導致資金外逃加速,其貨幣將進一步貶值,企業債務風險也會增加。
同時,美元的強勢還會讓整個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市場的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甚至于暴跌。對于不少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來說,價格暴跌將影響經濟收入,更會全面影響其經濟復蘇。并且,這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為了應對資金的外逃采取信貸收緊政策,更是會讓經濟狀況雪上加霜。所以,在當前美元強勢以及美國總統不斷地挑起全球貿易戰的情況下,全球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將面臨來自外部的各種金融風險,而且這種風險正在全球蔓延。
特別是,就目前整個國際市場的形勢不確定性全面增加,以及美元強勢還會繼續的情況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風險也正在增加,這可能導致貨幣危機爆發。
盡管阿根廷、土耳其、南非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并不高,但如果處理不當,所引發金融市場的風險肯定會遠超出想象。因此,對于中國的投資者和政府而言,面對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蔓延的各種金融危機,不得不保持警惕。
編?輯:楊紅艷?843250460@qq.com
- 陳天橋的對與錯
- 雪球專刊第196期:2018美股投資必讀
- 海外知名機構瞭望2022:全面注冊制開啟新一輪做多良機(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49期)
- 當代縣域經濟(2020年第10期)
- 特朗普時代的全球化戰略:2017年麥肯錫獎必讀文章(《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買債券,怎么辦(財蜜eMook)
- 中歐商業評論12月刊
- 給未來門店畫個像(《商業評論》2022年4月號)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19年第2期)
- 上海信息化(2021年第4期)
- 你如何擁有復原力?(抗“疫”復工特刊)(《哈佛商業評論》微管理系列)(哈佛商業評論)
- 蹚過逆全球化暗流(《復旦金融評論》第2期)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19年第11期)
- 雪球專刊303期:逆勢抗跌債基怎么選?
- 中國最孤獨的億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