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經濟風向標(《商界》2018年第9期)
- 《商界》雜志社
- 1409字
- 2021-05-27 12:11:01
人類很忙,有事請找機器人
文/本刊記者?李垣諭
守住倉庫萬兩金
過去幾年來,京東為在電商“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斥巨資自建了完善的倉儲物流體系。但隨著倉儲規模變大,傳統人工巡檢的效率大大降低。
于是,京東自主研發了倉庫機器人“瓦力”來應對此事。它能規劃行進路線,實況巡檢。同時它搭載了滅火功能,不僅能判斷火情危險等級,還能召集附近的機器人同伴前來滅火。畢竟,做物流服務的,確保物品完好最重要。
落地心得:找準倉儲規模和人力之間的失衡點,向無人倉儲更進一步。
出發!機器人警長
相比于倉庫巡檢,人居環境、人群聚集地的安防工作痛點更多。
傳統安防系統=攝像頭+人力巡邏,但是這樣有不少缺點。比如攝像頭存在盲區,遇上惡劣天氣更是沒轍;人員遇襲的危險性高。
于是,大道智創推出一款安防機器人——“e巡 ”機器警長。2017年,“e巡 ”機器警長正式在鄭州高鐵站落地應用。它不僅可以在車站運營結束后進行清站工作,還可以全天候自主巡邏,抓取并識別旅客的面部信息,與公安系統黑名單進行比對,從而協助民警抓捕逃犯。
如果這種安保巡邏機器人能再加上防暴技能,那就更能讓不法分子聞風喪膽了。
落地心得:安防機器人的價值不僅僅是取代人,更重要的是,它能做人做不了的事。
機器幫你打官司
現在的法院案子多、人手少,導致百姓有三難:排隊難、咨詢難、解決難。但百姓的問題大多并不復雜,只是處理起來比較花時間。
重慶大牛機器人研發公司為此推出AI法律機器“大牛”。它能夠模擬法官和律師的思維,以多輪發問的方式了解法律事實,并一鍵生成民事訴狀、仲裁申請、報案材料等法律文書。在測試中,普通律師要近1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大牛機器人10分鐘內就能搞定。
落地心得:信息不對稱是法務、政務工作推進過程中最大的難點,而永遠不會失去耐心的機器人,最適合做那些機械的、重復性的基礎工作。
火眼金睛揀垃圾
城市一般如何處理垃圾?堆肥、焚燒和填埋,既浪費也不環保。因此,全球各國都在提倡分揀垃圾,但是分揀垃圾既要體力也要腦力,大量垃圾里既有“雷”也有“寶”,光靠人來分揀還不夠靠譜。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就研制出了能從復雜的垃圾堆中準確識別出目標物,并在精確定位后通過機械臂將其抓出的垃圾分揀機器人。
盡管目前它們僅以瓶類為分揀目標進行工作,但未來完全有可能做到先拆解一整個垃圾,再進行細致歸類。比如,它會在垃圾堆中識別出廢棄的iPhone,將iPhone拆分為塑料、芯片和藍寶石玻璃,再進行回收。
落地心得:垃圾分類的公共教育推行了很多年,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那么不如換個思路,讓機器人來做垃圾分類。
您有一份美食,請查收
如果你一個人住酒店,大晚上突然餓得慌,手邊又沒有零食,那只能出去買點吃的。然而,如果是女孩子,深夜走出房間、接觸陌生人都有不小風險。
擎朗智能針對這類安全隱私問題,研制了可在酒店中上門服務的機器人“PEANUT”。PEANUT的艙體可以接收物品,艙門會加密上鎖。它能自主乘坐電梯抵達客房門口,顧客只需開個門憑密碼取件即可。
照這個劇情發展下去,今后酒店還會推出既能打理我們的生活,遇到賊人又能給上兩拳的貼身管家型機器人吧。
落地心得:從消費者安全隱私痛點切入市場,對酒店來說也算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編?輯:梁玉龍 heart560@163.com
- 雄安新區破曉時(《商界》2018年第4期)
- 現代經濟信息(2021年第7期·中旬刊)
- 效率革新(《商界》2018年第3期)
- 雪球專刊232期:雪球季度熱股榜(2020年一季度)
- 全球商業經典(2021年第5期)
- 雪球專刊236期:創新藥投資攻略
- 第一次領工資就該知道的理財常識·互聯網金融篇
- 雪球專刊277期:2021上半年投資總結
- 基金2022年排頭兵“回歸價值”(《證券市場紅周刊》2023年01期)
- 分級基金,怎么辦(財蜜eMook)
- 雪球專刊134期:輕松學會倉位管理
- 中國新興科技再造下一個“騰訊、阿里”(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48期)
- 案例:中國手機的晚近面相(第31輯)
- 企業轉危為機的秘訣(抗“疫”復工特刊)(《哈佛商業評論》微管理系列)(哈佛商業評論)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34期)